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及控制分析

2018-09-07 02:40石晓柳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流行性传染性

石晓柳

(射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遂宁 629200)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支原体、细菌、衣原体以及病毒等病原体从患者的气管、咽喉、支气管或者鼻腔等部位感染入侵有关,常见疾病包括风疹、肺结核、流行性感冒以及麻疹等,严重危害患者健康[1]。当前在治疗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时,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是因为这类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的依从性不高,所以加强疾病管理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分级预防控制运用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县某医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26例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年龄20~73岁,平均(46.2±18.4)岁,其中23例为女性、40例为男性,疾病类型:39例为肺结核、16例为流行性感冒、8例为流行性腮腺炎;观察组年龄22~74岁,平均(46.4±18.5)岁,其中25例为女性、38例为男性,疾病类型:40例为肺结核、14例为流行性感冒、9例为流行性腮腺炎。两组的疾病类型、性别等资料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即坚持无菌原则,对于确诊的患者,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并且加强病房巡视和管理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疾病预防控制:(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将呼吸道疾病的特点作为基本依据,再与医院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使疾病预防效果提高。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高峰期,应该加强疾病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开展讲座等方式,讲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使人们正确认识疾病,提高保健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医护人员要加强环境护理,定时打开病房窗户,使房间内保持空气流通,运用过氧乙酸和紫外线照射的方法进行预防性消毒,将环境中的病原体消除,并且了解患者接种白喉、风疹以及麻疹等疫苗的情况,做好针对性预防工作;(2)二级预防,又被称之为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医院设置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台,及时发现和诊断传染性疾病患者,对于确诊为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及时隔离,单独安排病房,并且严格划分区域,包括半污染区、清洁区以及污染区等,设置缓冲地带;叮嘱患者正确佩戴口罩,严格消毒患者用过的物品、器械设备以及仪器等,避免出现院内感染;(3)强化预防控制,即疾控中心与医院各个科室部门进行密切合作,建立疾病预防和控制小组,选择传染性疾病知识丰富的医护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进行密切监督。同时,严格分类处理医疗废物,由于一些科室人员缺乏传染性疾病知识,定期进行学习和培训,掌握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责任意识,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评价疗效:①显效。咳痰、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且患者的体温、呼吸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的体温基本恢复正常,且咳嗽、咳痰等症状改善明显;③无效。临床体征和症状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2]。同时,对两组的交叉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1.3.2 交叉感染:即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包括其他病人、环境、污染的医务人员手和医用设施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5软件分析,运用χ2对组间计数资料比较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观察组的交叉感染发生率为3.17%(2/63),低于对照组的15.87%(10/63),并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传播途径较多,包括气溶胶传播、菌尘传播、飞沫核传播以及飞沫传播等,通过空气、环境等途径,加快传播速度,增加传染率,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并且也是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一个重点、难点[3]。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通过正确认识疾病的危害性,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医护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坚持无菌原则,严格消毒,可以减少病原菌传播,从而预防交叉感染[4]。同时,在分级预防和控制中,疾控中心通过联合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的社区医疗机构、医院等进行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发现传染源,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并且通过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可以使患者与医院等医疗机构做好预防控制的配合工作,对疾病的临床特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一定的筛查技巧,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降低交叉感染率[5-6]。

综上所述,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通过开展分级预防管理,不仅可以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流行性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金融风险交叉感染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折痕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慎独精神与常规洗手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