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9-07 02:40杜心仪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消化道医护人员化疗

杜心仪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1)

肝脏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的器官,对于人们正常生活的开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出现消化道肿瘤方面的疾病,并且没有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就有可能导致患者的肝脏受到血行转移问题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水平[1-2]。消化道肿瘤肝转移这种疾病拥有着极高的发生率,虽然这种疾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疾病问题的改善,但是实际上能获得手术切除者仅占10%~20%。因此为了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介入治疗这种新型的治疗措施被逐渐运用到了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过程中。而在对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这种疾病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可以运用肝动脉化疗栓塞促进患者疾病治疗质量的提升。为了做好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工作,我院将72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相应的工作,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将72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患者进行了研究,并且将其分成了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而在观察组之中,男性患者有19例,其余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25~38岁,平均年龄为(31.5±6.5)岁。而对照组拥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为27~36岁,平均年龄为(31.5±4.5)岁。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指标: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可能影响实验的遗传性疾病、罹患畸形、先天性心脏病;(2)患者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并且对于医护人员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存在着抵触心理。

1.2 治疗方式

介入治疗是观察组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为了确保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的质量,医护人员需要通过经皮穿刺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动脉造影,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医护人员做好患者肿瘤供血情况的探查。而在这过程中,如果患者为双叶单发或单叶单发的结节病例,则需要对其进行微导管插管,如果患者为肝动脉变异的病例,医护人员就需要对其进行变异血管插管,并对肝动脉以外迷走肿瘤供血血管如膈肌动脉、内乳动脉、肾上腺动脉等行超选择插管(尽量靠近病灶血供动脉),依次进行灌注化疗与化疗栓塞治疗。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期间,需要将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表柔比星等化疗药物运用到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而医护人员对患者使用的栓塞剂,主要为超液态碘油与化疗药物注射剂混悬液,对于患者的疾病拥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在使用这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4~6周的重复治疗,并且进行2~8次的治疗,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一定的帮助。等到下次再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工作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做好CT检查的工作,观察碘油沉积情况或行DSA造影对比肿瘤染色情况。而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则将常规的化疗措施运用于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再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等方面的定期复查的工作,同时还要将经外周静脉给药运用于治疗过程中,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2)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90.83±5.65)分略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2.25±4.98)分(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6 70.18±4.14 90.83±5.65对照组 36 70.22±4.65 85.62±5.21 t值 0.05 4.07 P值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较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9.44%(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讨论

介入治疗作为我国当前医院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期间使用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措施,被逐渐运用到了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介入治疗是新近治疗肝脏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之所以将这种治疗方式运用于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因为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患者患上这种疾病之后肝脏血液供应系统出现了异常情况,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改善,促使患者经过治疗后肝脏内血药浓度水平的提高,经肝动脉输注化疗药物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4-5]。并且根据相关人员所进行的研究显示[6-7],碘油可吸引瘤体内皮的正、负电荷,因此早期碘油堆积量越大,肿块也有更明显的缩小,将碘化油栓塞运用于介入治疗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相关疾病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促使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体内所使用的药物滞留时间能够得到延长,对于癌细胞杀灭效果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工作期间,需要将介入治疗这种新型的治疗过程运用到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患者自身的身体健康拥有良好的改善,促使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

根据我院所进行的研究显示,观察组使用介入治疗的方式对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同时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此表明,将介入治疗运用于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对于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患者的身体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消化道医护人员化疗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跟踪导练(二)(3)
猪的消化道营养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