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液阻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8-09-07 02:40袁雪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稳定期步行上肢

袁雪

(十堰市太和医院心肺康复中心 湖北 十堰 44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的常见疾病,我国40岁以上人群患COPD的几率约为8.2%,男性多于女性[1]。COPD急性期以药物和机械通气治疗为主,可较快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但如何在COPD稳定期延缓肺功能下降,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活动能力等已成为医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现对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上肢液阻训练以提高呼吸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科的COPD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7.84±15.3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符合COPD诊断标准,分级在2~3级的稳定期患者;(2)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3)入选前4周未使用糖皮质激素;(4)入选前4周未出现急性发作;(5)ADL评分40~60分。排除标准:(1)COPD急性期,症状未控制;(2)严重心肺疾患,病情危重;(3)上肢疾病不能行上肢液阻训练;(4)精神疾病不能配合。

1.2 分组及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上肢液阻训练,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时间为8周,具体步骤:治疗组患者在上午 9∶00~ 10∶00,下午 3∶00~ 4∶00两个时间段进行上肢液阻训练,以患者可耐受的阻力为标准,记录患者运动时间变化及耐受阻力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测定:采用CAREFUSION呼吸功能测试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0/FVC%)及弥散功能(DLCO)。(2)采用Barthel评分法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3)六分钟步行试验,主要记录步行距离的改变。(4)治疗组患者上肢液阻训练的阻力变化及运动时间变化。

2.结果

经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功能变化情况、ADL评分及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治疗组患者行上肢液阻耐受阻力及运动时间的结果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1 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

表2 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前后ADL和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变化

表3 治疗组治疗前后耐受阻力及运动时间变化

3.讨论

COPD患者肺功能持续下降原因可能为:呼吸肌功能的障碍、气流受阻、肺和胸廓的顺应性下降,同时肺膨胀过度,横隔活动范围变少,减少了肺的通气量。主要表现为MVV、PEF、FEV1/FVC等指标的下降。COPD对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明显的危害,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近些年来,临床数据显示COPD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对于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影响[3]。目前已有较多的训练方式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改善起到极好的作用,如呼吸训练,传统的太极拳等方法[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COPD患者在通过上肢液阻训练以后,肺功能指标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FVC和FEV1,但是对弥散功能改善不明显,可能与患者病情或年龄等其他因素有关。同时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管是ADL评分还是六分钟步行距离,都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的自我感觉也有了较好的改善。

本试验采用上肢液阻训练与常规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促进了患者呼吸肌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呼吸肌力量,对肺内气体交换气道一定的改善作用,通过增加膈肌活动度,训练时膈肌的收缩力增强,提高呼吸效率。

综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COPD患者相应的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的呼吸功能训练,积极在训练过程中加以引导,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稳定期步行上肢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
中西医联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