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2018-09-07 02:41李晓霞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喹诺酮口服抗菌

李晓霞

(如皋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江苏 南通 226500)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以4-喹诺酮类为母核合成的一类光谱抗菌药,具有口服吸收好、抗菌谱广、抗菌能力强、半衰期长、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交叉耐药现象少等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感染性及炎症疾病的治疗;目前,氟喹诺酮类已经位居医院抗菌类药物使用量排名第二位,仅次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1,2]。随着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影响患者治疗;因此,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发生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寻找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为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好的发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药用价值,保证用药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19例;年龄21~87岁,平均年龄(47.8±11.6)岁;原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31例,外科手术预防感染5例,消化系统疾病11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9例,免疫系统疾病6例。

1.2 方法

调查采用我院自制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调查表》进行,采用直接询问和病历资料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年龄、体重、原发疾病、医院名称、病历号或门诊号、既往药品不良反应史、家族药品不良反应史等),用药情况(所用药物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用量用法、给药途径、用药起止时间、用药原因、是否初次应用、及是否合并用药等情况)及不良反应/事件详细情况(不良反应/事件临床表现、不良反应/事件过程、不良反应/事件结果、停药或减量后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是否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及是否再次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对原发疾病有何影响)。

1.3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整理,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构成

6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占71.21%,女性占28.79%;<35岁患者占12.12%,35~60岁患者占72.73%,>60岁患者占15.16%;详见表1;提示35~60岁间的男性患者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

表1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构成

2.2 发生不良反应药品种类及给药途径

发生不良反应排名前三位的药品为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及诺氟沙星,占比分别为34.85%,18.18%和16.67%;在给药途径上,静脉滴注占比最高,为60.61%;给药方式中主要为单独用药,占比为81.82%;详见表2。

表2 发生不良反应药品种类及给药途径(n,%)

2.3 不良反应的累及系统及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排名前三位的是消化系统、全身性反应及泌尿系统,占比分别为31.82%,19.70%和15.15%;不良反应的累及系统及临床表现详情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的累及系统及临床表现

3.讨论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种细菌DNA回旋酶特异性的抑制剂,该类药物可与DNA合酶结合组成三聚体络合物从而抑制酶活性,进一步抑制细菌DNA的复制、转录和合成,最终导致细菌死亡,达到杀菌、抑菌的目的[3]。该药物独特的作用机制降低了该药与其他药物发生交叉耐药的可能性,也加大了该药的使用范围。

氟喹诺酮类虽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炎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常发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命健康。本研究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应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发现35~60岁人群为不良反映高发人群,且男性患者显著多余女性。分析原因可能为: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经肾脏或肝脏代谢,随着年龄增加人体各器官功能退化,加大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但本研究中35~60岁发生不良反应人数多余60岁以上人群,主要因为在我院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人群中35~60岁人群总体基数大,因此,发病人数也较多。此外,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习惯有关,多数男性有抽烟、喝酒习惯,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静脉滴注比口服和肌肉注射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原因为口服时药物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可降低药物对人体的刺激,而静脉滴注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对人体的刺激较大[4]。分析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我们发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主要累及人体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神经系统及全身性反应,分析原因为:药物本身会刺激消化道产生不适;研究发现与每日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600mg相比,用药量>800mg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发的全身性反应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与药物本身所含有的氟烷子有关,该物质可提高药物的脂溶性和渗透性,使得药物更容易穿透人体的血脑屏障,并起到抑制γ-氨基丁酸的作用,使得中枢兴奋性增加,进而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此外,肝脏参与药物代谢过程,因此,长期的使用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5-6]。

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对于胃肠道疾病患者需慎重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其他抗菌抗感染药物;详细了解患者既往过敏史,避免不良反应发生;选择合适的给药剂量和途径,能口服尽量口服,禁止随意滥用。

综上所述,只有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诱因进行了解,才能更好、更安全的使用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喹诺酮口服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