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中暑患者早期快速综合性降温治疗疗效分析

2018-09-07 02:41黄月刚游从银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热射病控制率降温

黄月刚 游从银

(1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四川 简阳 641400)

(2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四川 大竹 635100)

中暑(heat illness)是指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条件下,机体水电解质丢失过量、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中暑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的特 征,常见于长时间在阳光下工作的人群,其中青壮年发病较 多,且多发于夏季[1]。中暑依据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在临床工作中急诊常会遇见重症中暑的患者,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重症中暑患者常常病情非常危重,常常会危及患者生命,尤其是热射病死亡率可达20~70%[2]。降温治疗是治疗重症中暑早期治疗的关键,患者高温的持续时间与患者的预后程正相关。为了进一步探讨降温治疗对重症中暑患者治疗的影响,我科开展了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入选对象60例,全部为我院急诊接诊的重症中暑患者,入选时间为2015年8月—2018年5月,入选患者均符合重症中暑的诊断标准,并且体温均>40℃,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9~68岁,均值为56.4±4.5岁。研究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38~69岁,均值56.2±4.4岁。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两组病员在年龄,既往病史,家族史等一般资料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拥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降温治疗措施,措施有环境降温(空调设置在20℃)、湿毛巾全身擦拭、大动脉处置于冰袋、予以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20mg)。实验组采用综合性降温措施,措施除了常规降温措施外再予以冰毯及冰帽降温、4℃冰盐水进行胃灌洗、予以氯丙嗪药物降温。对所有患者同时进行重症中暑的其他相关治疗。观察患者的降温情况,若40分钟后患者体温仍>40℃,及时调整降温方案,尽快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8.5℃。观察患者40分钟及2小时时体温的情况并作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并观察患者40分钟及2小时时体温(测量患者核心温度肛温),体温控制在39℃以下为体温控制成功,并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经统计实验组及对照组降温治疗都有效果,但实验组降温效果更显著,且死亡率低。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40分钟及2小时体温控制率及患者死亡率情况比较

2.结果

实验组降温治疗40分钟及2小时时患者体温控制率分别为80%、90%,死亡率为13.3%,对照组降温治疗40分钟及2小时时患者体温控制率分别为50%、67%,死亡率为43.3%,实验组体温控制率更高,患者死亡率更低。

3.讨论

重症中暑分为四类,即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及热射病。重症中暑是一急诊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中暑的平均病亡率在10~15%,其中重症中暑的死亡率在40%以上[3]。重症中暑以体温升高为主要表现,降温治疗是重症中暑患者救治的关键措施。但基于条件的限制、缺乏相应的指南以及专家共识的指导,以及观念的转变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重症中暑患者的体温未得到早期及时有效的控制,而使重症中暑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4]。

本研究针对我院接诊的60例体温超过40℃的重症中暑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降温治疗措施,措施有环境降温(空调设置在20℃)、湿毛巾全身擦拭、大动脉处置于冰袋、予以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20mg)。实验组采用综合性降温措施,措施除了常规降温措施外再予以冰毯及冰帽降温、4℃冰盐水进行胃灌洗、予以氯丙嗪药物降温。对所有患者同时进行重症中暑的其他相关治疗。观察患者的降温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接受早期综合的降温治疗的重症中暑患者体温控制情况及死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重症中暑患者的急诊救护治疗中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保护其重要脏器的 功能十分关键,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5],所以采取早期快速的综合降温治疗,可提供患者体温控制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借鉴[6]。

猜你喜欢
热射病控制率降温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动物降温有妙招
热射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对热射病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肉牛发生热射病死亡的诊治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高温天警惕热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