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肺癌术后VTE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9-07 02:41李晓霞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二聚体肝素下肢

李晓霞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5)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9月发布的资料表明,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居恶性肿瘤之首,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血栓形成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是导致其死亡的第二原因[3]。其中,肺癌在各种癌症中是血栓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在肺癌患者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为4~10%,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率高达13.6%[4],因此,肺癌术后患者血栓的预防及治疗尤为重要。而血栓的形成与肺癌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密切相关,D-二聚体则在临床上被视为体内高凝状态与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分子标志物[5]。我院心胸外科自2017年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肺癌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取得较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至2017年在本院心胸外科诊断治疗的肺癌术后患者共203例,其中2016年101例为对照组、2017年102例为观察组,男性121例,女82例,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62.8±12.3岁。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及期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均经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等检查证实为肺癌患者。

1.3 排除标准

排除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者、近期有重大手术病史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及血小板低于30×109/L、活动性出血、大脑出血、伴多系统严重病变、精神失常和对低分子肝素过敏患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肺癌术后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护理常规进行基础护理、治疗:(1)病情允许下,抬高下肢20º~30º,以促进血液回流,降低下肢静脉压。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鼓励早期下床活动。(2)维持膳食平衡,清淡低脂饮食,多食高维生素果蔬。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引起腹内压增高,下肢静脉回流受阻。(3)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有无肿胀和浅静脉扩张,远端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温度、色泽和感觉等。

观察组患者入组后均运用Caprini评分表中文版进行评估:0~1分为低危;2分为中危;3~4分为高危;5~7分为极高危。低危患者可根据上述一般护理常规进行基础护理、治疗。中危分值以上者,在一般护理常规的基础上,根据危险程度予相应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同时配合其知识宣教、心理护理、安全用药评估、正确注射方法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手段进行预防性干预。对比2组抗凝前后差异。

1.5 观察指标

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出血现象:包括局部瘀点、瘀斑,广泛皮下出血,颅内、椎管内、眼、关节内、心包、胸、腹腔内出血,大出血;血栓形成:包括任何症状的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

1.6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患者数量分析及临床信息

所有进组的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患者临床信息见表1。

表1 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信息

2.2 效果对比

同组间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对照组第1、2、3周较治疗前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第1、2、3周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间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第1、2、3周明显降低(P<0.05),(见表2)。对照组101例中发生22例发生VTE(发生率为21.78%),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18例,肺栓塞4例;观察组102例中2例发生VTE(发生率为1.96%),2例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患者VT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前后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前后的比较(±s)

组别 观察指标 治疗前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对照组(n=101) D-二聚体(ng/mL) 487.68±48.31 548.45±62.81 609.37±70.51 639.31±74.97纤维蛋白原(g/L) 4.77±0.53 5.01±0.51 5.09±0.55 5.12±0.58观察组(n=102) D-二聚体(ng/mL) 486.28±54.16 367.39±55.12 318.23±60.87 289.19±63.94纤维蛋白原(g/L) 4.76±0.71 4.24±0.70 3.74±0.66 3.15±0.68

3.讨论

3.1 低分子肝素钙的功效

低分子肝素钙,一种抗凝血类药物,临床用于预防手术后血栓栓塞、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与普通肝素相比,可以有效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对周围微循环血管的通透性作用较小,可以有效降低出血倾向[5]。同时,它还能有效地促进内皮释放纤溶酶而增强纤溶活性[6]。不延长出血时间,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普通肝素。

3.2 护理干预

3.2.1 心理护理:因为大多数人对肺癌术后合理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形成的认知不足,所以对其治疗有着排斥心态,因此,应先对患者及家属做好知识宣教,进行心理疏通,注射前认真解释药物的治疗作用、注射方法、注意事项,语言要通俗易懂,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和担忧,感受情感支持,取得密切配合。

3.2.2 用药评估:明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等信息,不同患者体质不同,用药前进行Caprini评分,决定用药剂量,保证用药安全。

3.2.3 掌握正确注射方法:优先采用腹壁脐周左右两侧注射,注射相距至少2cm/次,注射时左手提起腹壁皮肤,使之形成一褶皱,垂直进针,针头刺入1/2(一次性1ml注射器并根据患者的胖瘦调整进针深度),回抽无回血,缓慢注入药物,注射时间为10秒,后停留10秒再拔针(使针尖残留药物有效排出,避免拔针时带入穿刺部位而引起皮下出血),嘱患者按压5~10min。注射时注意避开皮肤破损处、疤痕、斑或痣的部位。禁止揉、搓,24h内禁止热敷。

3.2.4 关注用药并发症:出血是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用药期间须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有无皮肤黏膜淤斑、血尿、黑便出现。有无痰中带血。尤其要注意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女性患者应特别注意有无阴道出血。当发现有上述情况出现时,立即报告医生停药,以防继续出血。

3.3 总结

VTE是手术后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甚至发生致命的肺栓塞。肺癌术后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术后创伤大,易发生血栓。如能改善机体的高凝状态,就可减少VTE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表明,早期应用低分子钙素钙可有效降低肺癌术后患者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其血栓的形成,提高生活质量。另外,合理的护理方案也是保证肺癌术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此次研究从心理护理、用药评估、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等方面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今后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中起到了参考作用。

猜你喜欢
二聚体肝素下肢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