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疗效观察

2018-09-07 02:41卫亚峰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分散片卡韦乙型肝炎

卫亚峰

(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本次报道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此次数据研究纳入的48例样本来源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组基础是不同治疗方案,一组24例,参照组男女比是11∶13,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20岁,中位年龄(40.21±3.33)岁;实验组男女比是13∶11,最大年龄61岁,最小年龄21岁,中位年龄(40.87±3.87)岁。观察计算实验组与参照组一般资料,P>0.05,统计学不显示分析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实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每次口服300mg,每日一次;实验组实行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每次口服0.5mg,每日一次;

两组患者均进行48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参照组和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周、24周、48周的HBV DNA水平、HBV DNA完全应答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涉及的所有数据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χ2检验,对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存在。

2.结果

2.1 对比参照组和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周、24周、48周的HBV DNA水平

治疗前,参照组和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之间,P>0.05,统计学不存在分析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周、24周、48周的HBV DNA水平对比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存在。

表1 参照组和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周、24周、48周的HBV BNA水平对比

2.2 对比参照组和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指标变化情况

数据显示,参照组和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12周、24周、48周的HBV DNA完全应答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对比,P>0.05,统计学不存在分析意义。

表2 参照组和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因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一种疾病,发展中国家该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恩替卡韦属于环戊戌酰鸟苷类类似物,HBV反转录酶是药物的主要作用靶点,可HBV反转录酶活性进行抑制,如从MRNA前提上反转录产生负链、碱基引导、合成HBV DNV正链[1-2]。在对HBV抑制过程中恩替卡韦的效果比较强,存在角度药物浓度。对恩替卡韦分散片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药物,抗病毒特性比较良好[3-4]。

本次数据显示,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12周、24周、48周的HBV DNA水平对比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存在(P<0.05)。

综合以上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同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一线用药,恩替卡韦分散片同属强效低耐药NAs类似物,其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分散片卡韦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穿心莲有效部位分散片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罗布麻叶分散片的制备及溶出度测定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针灸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化疗引起的上腹部胀满5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共聚维酮和交联聚维酮对中药分散片分散均匀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