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8-09-07 02:41李丹勇季科倪春林唐天翼鱼竞成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椎弓矫正螺钉

李丹勇 季科 倪春林 唐天翼 鱼竞成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腰椎骨折创伤事故的发生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主要由于腰椎解剖结构较为特殊,极易发生骨折有关[1],既往治疗多采用脊髓减压、骨折块复位以及固定脊柱等,容易由于复位效果不佳以及内固定断裂等问题而影响预后[2],随着现今医疗水平的进步,我科在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根据中国知网相关资料以及科室现状,采用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干预,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12年1月—2018年1月将我科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年龄在18~75岁之间单节段、小关节突与椎弓根保留完整的骨折,且不超过7d的65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为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同意本研究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术后所有患者均认知功能正常,无语言障碍者,在排除严重精神、躯体疾患,存在药物及酒精依赖史和(或)有神经以及脊髓临床症状,椎体骨折块累及椎管的基础上,告知研究对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

1.2 一般资料

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予以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治疗,共计33例,对照组予以垂直应力螺钉治疗,共计32例。

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垂直应力螺钉治疗[1],即:全麻,患者取仰卧位,在患者头侧正常椎体位置置入螺钉,使螺钉与椎弓根上壁紧贴钉入椎体,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万向钉,位置多选在偏向尾侧处,贴近椎弓根下壁,而后将4枚和连杆处于直角相连的非万向椎弓钉置入到正常椎体中,连接钉杆充分增大向腹侧的垂直用力,连接连杆时拧紧尾侧正常椎体,依次连接螺钉、连杆,施压、提拉、矫正后凸位置,修复锥体前柱的高度,扇形撑开头侧正常椎体和骨折椎体间,从而更好的恢复椎体、中柱高度与骨折椎前的形状。

观察组:予以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治疗,患者全麻后首先消毒腰段后凸顶点,采用手掌向腹侧施压,行体外复位。具体为:两名助手,一位于床头牵引患者两腋窝,另一位站于床尾高凳上,双手牵住患者双踩对抗牵引并使骨盆离开床面5~10cm,而后术者将双手掌重叠置于伤椎处并向前瞬间施力按压3~5次。其余均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椎体骨折的复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包括矢状面(Cobb)角度、水平位移、术后矫正率与椎体高度丢失率。

生活质量评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Ⅱ(HPLPⅡ)国内修订版[5]进行生活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与措施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均进行归纳与整理,根据数据选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均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椎体骨折复位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Cobb角度(7.98±2.13)°、水平位移(0.84±0.26)%与椎体高度丢失率(1.34±0.31)%,与对照组比较均减少明显,术后矫正率(96.32±1.86)%则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椎体骨折复位情况比较(±s)

表2 椎体骨折复位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椎体高度丢失率(%)观察组 33 7.98±2.13▲ 0.84±0.26▲ 96.32±1.86▲ 1.34±0.31▲对照组 32 12.21±2.43 4.50±0.25 83.78±2.95 8.23±0.51时间 例数 Cobb角度(°)水平位移(%)术后矫正率(%)

2.2 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在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人际间关系、营养/健康责任、以及总分均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3 生活质量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前组别治疗后6个月运动和锻炼 人际间关系 营养/健康责任自我实现/压力管理 总分 运动和锻炼 人际间关系 营养/健康责任自我实现/压力管理 总分观察组 62.43±9.29 112.99±30.31 48.35±18.24 27.13±11.30 248.51±40.28 52.22±9.31 117.96±10.43 49.33±17.27 28.93±11.33 253.12±42.31对照组 62.46±9.26 112.48±30.36 47.37±18.26 27.15±11.26 249.50±41.27 49.20±9.30 92.26±10.40▲ 41.02±17.29▲ 27.03±11.31 202.61±40.29▲

3.讨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垂直应力螺钉以其依据患者骨折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而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而体外手法复位则根据人体力学原则对于骨折部位进行手法复位,有助于术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科学措施进行再次加固,可较好的保证了因暴力引发的椎体骨折所导致的骨块后移均在椎弓根及其上方的平面发生,从而降低悬挂效应的风险[2],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牵引后术者用掌在患椎适当加压。这一步骤是整复压缩骨折的重要步骤,从而达到拉动椎体向上下达到复位目的。有鉴于此,我科根据临床观察,结合实际情况,对于腰椎骨折患者予以采用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的治疗措施,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obb角度、水平位移与椎体高度丢失率均减少明显,术后矫正率则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人际间关系、营养/健康责任、以及总分均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可较好的改善腰椎骨折的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椎弓矫正螺钉
一种浮动不脱出螺钉组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