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2018-09-07 02:42孙尧尧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儿科输液家属

孙尧尧

(南京市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儿科 江苏 南京 210048)

静脉输液在临床中是治疗儿科疾病最主要的途径。但由于婴幼儿生理、心理的特殊性,护士在进行静脉留置是难度较大。一旦针没有穿刺成功,不仅仅会引起家长的不满,甚至会引起护理纠纷。所以,本文对500例静脉输液患儿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部2017年6月—2017年12月住院患儿500例,其中男童272例,女童228例。年龄在10月~6岁之间,其中小于1岁150例,1~3岁253例,4~5岁107例。其中支气管肺炎管着39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74例,急性喉炎患者28例。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入院的初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护士接到遗嘱后实施一下措施:首先备齐静脉穿刺所有用物;其次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讲解静脉留置针的相关注意事项,与患儿玩耍,取得患儿的信任,消除陌生感后走进诊查室;随后进行静脉穿刺,操纵中不停与患儿互动,哄逗,鼓励,表扬患儿,操作完毕家长带其离开。

1.2.2 对照组 按常规操作进行,护士接到医嘱后与家长沟通,带患儿到诊察室静脉输液,并向其解释静脉留置的必要性。操作完毕后,家长带其离开。

静脉操作完毕,发放问卷调查,评价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满意或一般)。

2.结果

见表。

表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士满意度的比较

3.讨论

观察组及对照组结果显示,在相同的地点进行相同的操作,家长对护士的技术满意度却不一样,这显然跟家长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运用心理护理改善和患儿家长的关系,提高护士穿刺技术满意度呢?

3.1 首先,要消除患儿的紧张、陌生、恐惧感。临床护理经验告诉我们,患儿入院后应当主动接近患儿。患儿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医务人员,又要打针输液,往往拼命的哭。这时我们应该主动接近患儿及家属,介绍病区的环境,做好自我介绍后,消除患儿及家长的陌生感,了解患儿的特殊爱好,迅速取得信任。

3.2 其次,要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患儿入院时微笑服务,给患儿及家属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增加彼此的信任度。

3.3 随后,做好静脉输液前的沟通,有的患儿年龄小,静脉又细,在外院输液时间过长,血管大多已破坏。如果护士穿刺技术不好,没有一次穿刺成功,必定会给患儿家长及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在穿刺前跟患儿家长做好沟通,请技术较好的护士为其穿刺,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如果一位护士穿刺不成功,则应请更有经验的、技术过硬的护士进行穿刺,避免护士本身心理因素的影响,做好患儿与家属的心理护理与安抚工作,排除焦虑的心理,给予心理疏导,积极配合护士,让家属更能理解配合护士的工作[1]。

3.4 最后,穿刺时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在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可有意识的转移其注意力,可以询问宝宝:“宝贝你上学了没有啊,平时喜欢吃什么呀,喝什么呀”“你喜欢去哪里玩啊”这样可以缓解在穿刺中的疼痛感,穿刺成功后奖励“小贴画”,满足其荣誉感。

总之,临床实践表明,病人现在对我们的护理要求越来预告,不光要求我们要有扎实的理论,还要有过硬的技术,所以我们要学会心理护理运用到临床中区,这样才能增进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儿科的满意度,赢得家长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猜你喜欢
儿科输液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儿科专栏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圆梦儿科大联合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