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体会

2018-09-07 02:42李桂蓉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胆囊腹腔镜康复

李桂蓉

(上海市同济医院普外科 上海 20006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医疗技术日益增进,微创手术应用越发广泛。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其创伤小、疼痛轻且预后良好,由此在外科治疗中备受推崇。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施以新型护理模式—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各项指标恢复,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临床疗效较为显著[1]。基于此,为进一步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当代临床价值,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诊治的68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诊治的68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资料,以临床护理方式为标准,分成实验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4.48±8.1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54.03±8.05)岁; 比较2组临床个人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接受到病理学的确诊;(2)年龄<70岁,且患者身体素质可耐受手术;(3)积极配合检测及遵医嘱的患者;(4)诊治档案资料齐全且存档;(5)所有患者均已获得知情权。

排除标准:(1)曾有肠梗阻、肠粘连或腹部手术史的患者;(2)有心血管、肾脏、血液疾病等疾病患者;(3)手术禁忌或体质不受患者;(4)当前正在参与其他治疗的患者;(5)精神疾病,意识无法自主患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如遵医嘱给药、辅助检查、入院宣教、病房管理及日常基础护理等,若发生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处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施以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如下。

1.2.1 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干预: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鼓励患者表达真实心理感受,以患者实际病况为参照,做好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并对患者激动、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加以疏导,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做好家属探视或陪伴工作,减轻患者心理精神负担,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与依从性[2]。(2)健康宣教:采用讲座、图册、音视频或口述等方式,对疾病致病因素、手术流程、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康复训练以及护理方式加以宣教,并分享诸多现实成功案例,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对患者与家属问题要全面、耐心作答,对患者理解错误或不到位方面及时更正,为患者快速康复打下基础。(3)肠道准备工作:在手术前,胃管无需留置,但是一定要保证肠内容物不对手术操作造成影响。(4)营养与饮食干预:在术前,指导患者深呼吸以及适当床上活动,要求患者要保证充足睡眠,同时术前禁食6h、禁饮2h,麻醉前2h补充清流素300ml,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术后胰岛素的抵抗。

1.2.2 术中护理措施 (1)室温干预:定期对室内消毒,调节恒定温度25~26℃,恒定湿度50%~60%,具体温湿度以患者舒适为宜;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同时尤为注意对患者做好保暖护理,避免患者着凉[3]。(2)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3)术中体温的管理,避免低体温可以降低伤口的感染、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术中常规监测体温,维持病人中心体温不低于36℃。

1.2.3 术后护理措施 (1)疼痛护理:在术后,为减轻患者疼痛症状,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泵加以镇痛,持续约48h,较阿片类镇痛药物而言,术后恶心或呕吐等不良反应较少。也可建议患者多听舒缓音乐、阅读书籍或与他人聊天,通过注意力转移方式将疼痛感转移。(2)营养与饮食干预:据临床研究显示,合理科学的饮食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因此,在排气后为患者定制个性化食谱,前期主要以流食为主,随着病况好转逐渐过渡到普食,且以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普食为主,忌荤腥、辛辣、粗硬、生冷、易产气食物,少食多餐。(3)体温护理:在术后,根据天气状况及时对患者进行保温举措,为保证患者体温的正常,最佳室温维持在25℃,同时为患者提供保暖床垫,并嘱托患者注意保暖。(4)康复训练干预: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活动,患者麻醉清醒后可半卧位或指导患者适量床上躯体活动,术后6h后可下床活动。建立每日活动目标,逐日增加活动量,通过以上早期康复训练干预,预防由于长时间手术或卧床所诱发的肠粘连、静脉血栓、压疮、肺或泌尿感染等并发症[4]。

1.3 疗效标准

评估2组术后疼痛程度(0~10分)、术后排气时间(h)、首次下床时间(h)、住院护理时间指标(d)、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状况。其中,满意度评估标准:笔者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形式,问卷内容设置主为对护士人员护理基础学识、操作专业技能、护理态度、护理沟通能力、护理关爱状况等护理评分调查,获得手术患者及家属评分的一手资料。“5”分制 ,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比较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1”分。分。

1.4 统计学分析

为了对数据有更准确计算,对各项计数、计量资料采取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检验采取t;以(%)表示计数资料,检验采取χ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后各项指标状况对比

对照组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护理时间分别为(6.05±2.25)分、(37.50±6.42)h、(39.54±5.48)h、(7.17±2.09)d,实验组则分别为(3.81±1.01)分、(28.24±3.12)h、(30.16±2.16)h、(4.41±1.55)d, 由此可知: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护理时间术后各项指标均较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各项指标状况对比

2.2 两组并发症状况对比

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人数分别为6例(占17.65%)、2例(占5.88%),由此可知:两组相较而言,实验组并发症较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状况对比

2.3 两组满意度状况对比

对照组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患者分别为7例(14.71%)、13例(38.24%)、14例(47.06%),满意度为79.4%(27例);实验组则分别为1例(2.94%)、7例(20.59%)、26例(76.47%),满意度为97.06%(33例),由此可知:两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满意度较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状况对比

3.讨论

在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手术以切口小、疼痛低、损伤小等优势,已被大力应用及推广至临床治疗中,且适应范围越发广泛。在医学临床中,其尤为适合胆结石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及并发症产生。在当下多采取外科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加以治疗。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已成为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案,且随着设备更新升级,技术日益增进,其适应范围仍在扩大,如某些急诊结石性胆囊炎也同样被应用。同时随着适应范围的推广,相应的护理措施也需不断革新。基于此,与之相应的快速康复护理新型理念被相关学者应用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领域中,且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快速康复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其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肠道准备工作、营养与饮食护理,术中室温干预、麻醉护理、监测护理,以及术后的疼痛护理、饮食护理、保温护理、康复训练干预等。在整个围手术期对患者施以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各项指标恢复,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例如在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提升其配合度与依从性。术中密切观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能够有效避免意外的产生。而术后主要对患者恢复状况进行观察,增强对患者疼痛、饮食与营养、保温、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同时辅以康复锻炼[5]。

在本文研究中,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诊治的68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资料,以临床护理方式为标准,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快速康复与常规护理,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相较而言,实验组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护理时间术后各项指标均较优(P<0.05);实验组并发症较少(5.88% vs.17.65%)(P<0.05);实验组满意度较高(97.06% vs.79.41%)(P<0.05),这说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施以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从而加速患者机能康复,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这与之前相关学者研究成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患者施以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当代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施以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因此能够大力实践与推广。

猜你喜欢
胆囊腹腔镜康复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