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

2018-09-07 02:42范萍许庆超王丽君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纠纷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范萍 许庆超 王丽君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急诊科 山东 青岛 266000)

急诊患者的病情大多较为危急,病情发展快、危重、多变,致使急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伴随着各种不定因素,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安全事件,其有着不确定性、复杂性,且风险较高。本文研究中在急诊患者的安全管理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间,选取我院的156例急诊患者进行研究,并分成两组,即普通组与研究组,各78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88例、68例,年龄12岁~69岁,平均(45.3±5.4)。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各项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到知情书,同意参与到研究中。

1.2 方法

普通组患者进行常规、普通护理,其中主要有呼吸道管理、血管监测、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在普通组患者的基础上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1.2.1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根据医院情况、急诊科特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详细、具体、全面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其中包括护理的措施、注意事项等。在护理期间需要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治疗的相关风险及目的等,进而减少纠纷。要求急诊科室的护理人员需要熟知风险管理制度,并可灵活运用,进而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

1.2.2 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并增强急救技能的专业性,以及需要了解各个应急物品、医疗器械的摆放、使用方法以及适用场景。

1.2.3 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文件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属于法律文件,可以证据的形式出现在医患纠纷中,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护理文件的规范、合理,并保证护理文件的详细、全面、真实等。

1.2.4 抢救物品的管理 对抢救相关的物品进行管理,并将责任详细到个人。期间护士长划分管理区域以及分配人员,护理人员负责进行维修,并进行详细登记。

1.2.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急诊患者的病情较危急,因此患者及患者的家属的心理情绪易波动,容易产生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因此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治疗措施以及治疗进展,进而维持医患的良好关系,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开展,进而提高护理、治疗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主要观察护理的不足、护理投诉情况、急救的不足、护理治疗以及护理满意度等。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通过SPSS软件(20.0版本)开展,并根据情况进行整理。在对比中,数据有差异则表示为P<0.05。

2.结果

在研究组与普通组的护理的不足、护理投诉情况、急救的不足、护理治疗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护理效果对比上,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组的,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比较

3.讨论

在急救治疗中需要护理工作的配合开展,且及时有效的护理工作可以促进抢救的效果与质量,并可以保证其顺利开展。但急诊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医患纠纷、护患纠纷等,因此需要严格遵循急诊患者安全管理,并在其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进而降低纠纷发生的概率。

而护理风管理是根据急诊的特征以及安全管理情况制定的,并有详细的制度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且护理风险管理会对急诊患者治疗过程的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对风险进行详细、全面的评估后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以及应对风险,将风险的伤害与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预防医患纠纷的出现。为护理人员开展培训,提高其护理的专业性以及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对急诊相关的护理文件、器械、药品等进行详细系统的管理,为护理的质量以及护理的顺利开展提高保障,并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系统、合理。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不足、护理投诉情况、急救的不足、护理治疗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护理效果,在与普通组患者的对比上,两组的护理效果具体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具有降低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效果、满意度等的护理风险管理值得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

猜你喜欢
纠纷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纠纷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