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2018-09-07 02:42陈国梅王大刚通讯作者李传群赖前惠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压豆尿潴留耳穴

陈国梅 王大刚(通讯作者) 李传群 赖前惠

(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 重庆 401420)

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相关资料报道,痔的发病率占人口总数的40%左右,占肛门直肠疾病的构成比87.25%,而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科难治的疾病之一[1]。手术是目前有效治疗混合痔的重要方法,尿潴留是痔瘘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病率高达52%[2]。尿潴留会使膀胱感染的几率增加[3],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耳穴压豆联合护理干预从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术中术后输液速度的控制、疼痛的护理、反射性排尿训练、辩证施护等方法应用患者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外一科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A组40例,女21例,男19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27岁,平均年龄44.85岁;B组40例,女21例,男19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47.05岁。麻醉方式一样:所有患者均采用0.375%布比卡因3ml(0.75%布比卡因1.5ml和 10%葡萄糖注射液1.5ml稀释成)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手术治疗。

1.2 实施方法

A组(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护理干预治疗, B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1.2.1 A、B组病人均采用共同的护理干预措施。

(1)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入院当天进行入院宣教,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使患者熟悉环境、认识此病,并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争取家属对患者的支持。术前讲解手术可能出现的不适,

(2)疼痛护理:两组患者疼痛时均予转移注意力或肛门部位给冰敷;如因填塞过紧导致的,则可适当减少敷料,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

(3)控制液体速度: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对患者术中及术后6~8小时的输液速度进行统一,控制在60滴/分,减少观察时间内液体入量,尽量减少尿液的产生,延缓术后膀胱充盈的时间。

(4)排尿护理干预:麻醉平面消失后,早期热敷下腹部及会阴部,并触摸膀胱充盈程度,于术后2~4小时内嘱患者自行排尿,不必等患者下腹胀满及尿意明显时;同时用手按压下腹部,肚脐向下四指宽,两侧向外两个拇指宽的位置(水道穴),力量适中,避免膀胱破裂。必要时进行导尿,并严格进行无菌技术操作,首次放尿小于1000ml,夹闭尿管,每2小时放尿一次。

1.2.2 A组(观察组)病人除了以上护理干预措施外,实施耳穴压豆。

(1)术前一天开始进行耳穴压豆;主穴为肾、膀胱、三焦、皮质下。配穴为交感、神门。操作方法:操作者手持探针寻找相应的敏感点用75%的酒精消毒耳廓2次,将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贴贴在所远的穴位上。每个穴位按压10~15下,每次持续3~5min,每日3~5次;手法由轻到重,直到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热的感觉。

(2)术后回到病房,再根据癃闭证候重新取穴,湿热下注者配脾、肝、肺、直肠以清热利湿解毒;肝郁气滞者配脾、肝、心、交感以疏肝行气;肾气亏虚者配脾、肺、肾、神门以补肾益气;瘀浊阻塞者配脾、肝、心、内分泌以祛瘀化浊。操作方法:操作者手持探针寻找相应的敏感点,用75%的酒精消毒耳廓2次,将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贴贴在所远的穴位上。每隔1小时按压一次;直到排尿为止。第一次排尿后,继续进行按压每次持续3~5min,每日3~5次,每3~7天更换一次,双耳交替进行。

1.3 评价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相关内容拟定评定标准,术后4~8小时评定效果,治愈:小便通畅,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 未愈:症状无变化,需要导尿。其中治愈和好转均算措施有效,未愈需要导尿为无效。分别观察首次排尿时间,观察膀胱区膨胀情况,记录尿潴留患者例数;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评定结果,并比较两组间的尿潴留发生的相关情况。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A组尿潴留4例,有效36例,预防尿潴留有效率为90.00%。B组尿潴留11例,有效29例,预防尿潴留有效率72.5%。两组相比,A组尿潴留例数明显少于B组,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A组、B组预防尿潴留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的满意度要高于B组的满意度,详见下表。

表 两组患者有效率及满意度观察[例(%)]

3.讨论

3.1 现代医学认为肛门直肠与膀胱、尿道,在神经、肌肉联系、毗邻关系上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多因手术刺激、术中麻醉、肛管留置物过多、包扎过紧等直接或间接导致膀胱平滑肌收缩无力,或膀胱颈痉挛从而引起急性尿潴留。

3.2 中医学认为,尿潴留的发生为手术损伤引起筋脉不畅,气血不足,精血不固,肾和膀胱功能紊乱所致。

3.3 同时,中医学认为,气不利,则水不行,正常人小便的通畅与否,有赖于三焦气化的是否正常,而肺、脾、肾三脏是维持三焦气化正常的重要脏器。所以治疗本病以肾为主的同时常常要兼顾肺和脾。肺:为水之上源,取肺主通调水道;推动气血运行,补虚、清热、利皮毛、疏水道;脾:主运化,取脾以利水道。共奏补肾通小便之功效;进而改善膀胱功能,以利尿液排出;护理上应采用标本结合,通补并用的治法,以达到气化得行,小便自通的目的。

在本研究中,A组(观察组)耳穴埋豆联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要高于B组(对照组);说明耳穴压豆联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作用要明显优于单纯护理干预的作用,并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压豆尿潴留耳穴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