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风温咳嗽130例临床观察

2018-09-07 02:42谢灵冬樊巧娥车瑞萍周波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风温宁夏例数

谢灵冬 樊巧娥 车瑞萍 周波(通讯作者)

(1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01)

(2宁夏贺兰县南梁台子卫生院 宁夏 贺兰 750200)

(3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01)

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干燥,流感肆行,小儿易患,临床多表现为咳嗽,伴发热、鼻塞流涕、肺部湿罗音,西医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为主,但适合儿童的用药少之又少,治疗时捉襟见肘,而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中医理论进行指导,其证多见风温,使用止咳散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经临床检验,疗效明确,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宁夏贺兰县南梁台子卫生院中医科,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小儿风温咳嗽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西成药,进行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止咳散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1.2 诊断标准

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7版)西医诊断标准[1];符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咳嗽的诊断标准:(1)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2)好发于冬春季节。(3)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量的散在的干、湿性啰音。(4)X线摄片或透视检查,示肺纹理增粗[2]。

1.3 排除标准

水/电介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者;入组前4周服用相关中药方剂者;心脑肝功能障碍者;造血系统疾病者;药物过敏者;精神系统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计算平均值;对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计算,包括咳嗽无力、面色晄白、神疲乏力、气短多汗、纳差便溏及四肢欠温,根据严重程度分为0、2、4、6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3];记录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包括头晕头痛、胃肠道不适、皮肤瘙痒、起泡等过敏等现象,计算百分比。

1.5 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70%,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完全吸收。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40%,<70%,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病灶部分吸收。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治疗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宁夏贺兰县南梁台子卫生院中医科,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小儿风温咳嗽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例,对照组男性64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3岁。实验组男性59例,女性例61;平均年龄4.8岁;实验组和对照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儿进行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止咳散贴敷治疗,止咳散组分如下:桃仁:栀子:细辛:杏仁:白芥子=2:2:2:2:1[3]。用法:前五味药粉碎如末,用时取适量,姜汁调匀,制丸2~3g,用医用自粘胶贴于天突、膻中、紫宫、云门、大椎、风门、肺俞,热盛者加曲池,咽痛者加廉泉。根据年龄不同,0~1岁,贴敷30分钟;1~6岁,贴敷60分钟;6~12,贴敷90分钟;12~18岁,贴敷120分钟。

两组患儿治疗时间均为5天。

1.7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两组患儿近期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近期疗效比较(n)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2017年冬季及2018年春季,流感大面积流行,本次患儿多见咳嗽气粗,痰液稠厚,常起病急,病程较短,并伴有表证,多属风温证[5]。风温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有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舌苔薄黄、质红,脉象浮数。治疗的原则,以宣通肺气、清热润燥、化痰止咳为主。有表证者应疏散外邪,有里证者宜涤痰通腑[6]。不可过早使用寒涩的药物,以免碍邪之弊[7]。

目前,小儿咳嗽资料多以控制感染、化痰止咳等的对症治疗为主[8],除传统的口服制剂外,外治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贴敷疗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医疗法之一,其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更适合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9],将中药制成适宜的制剂形式,施予皮肤、孔窍、腧穴或病变局部,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药物外治法范畴。贴敷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即操作简便,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疗效明显,副作用少等,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更有内服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特别是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其皮肤通透性好,外用药吸收好,对于喂药不易者,贴敷用药不失为更好的用药途径,不但药物直接经过皮肤表层作用于病变部位,不但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肺部症状改善效果[10]。加之,随着一些内服药物毒副反应、耐药性等问题的出现,中药贴敷疗法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家属、相关医务工作者的欢迎。

止咳散组分细辛、桃仁、杏仁、焦栀子、白芥子、生姜汁,君药细辛宣通肺气,臣药桃仁、杏仁润肺止咳,佐药栀子清热除烦,白芥子化痰降气,使药生姜汁除化痰止咳还能增强皮肤的通透性,诸药协同,使邪去热除,肺润气降,咳嗽自止。本方组方简单,取材容易,经济实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止咳散穴位贴敷具有良好的宣肺润肺、止咳平喘作用,且副作用少,可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风温宁夏例数
“风温”概念演变探源*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玉钢1080m3高炉提高风温实践
风温对炉况的影响实践
宁夏
更正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宁夏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