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康复锻炼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价值分析

2018-09-07 02:42于露梁良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呼吸肌步行维度

于露 梁良

(1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四川 成都 610072)

(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72)

COPD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老年患者,易受感染因素影响而发病,COPD可引起患者呼吸急促,咳嗽,出现喘息,影响生活质量和导致患者肺功能降低,对于有效COPD治疗,康复锻炼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方案[1]。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7年1月—2018年2月90例COPD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联合呼吸肌康复锻炼治疗,分析了呼吸肌康复锻炼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7年1月—2018年2月90例COPD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年龄52岁~79岁,平均65.42±2.24岁。男女各占20例和25例。病程1年~24年,平均(14.21±0.21)年。体重50~78kg,平均体重是(64.21±0.24)kg。

对照组年龄51岁~79岁,平均65.41±2.09岁。男女各占19例和26例。病程1年~24年,平均(14.14±0.25)年。体重50~80kg,平均体重是(64.45±0.31)kg。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联合呼吸肌康复锻炼治疗。第一,缩唇呼吸。嘱咐患者在吸气的时候紧闭嘴唇,用鼻子进行吸气,将上腹部鼓起,屏气时间1到2秒。后采取缩唇方式呼气,保持吸气:呼气时间1比2,每次训练15分钟,每天训练四次。第二,腹式呼吸则为:采用立位、坐位和卧位,胸部不动,呼气稍微用力压住腹部促使其回缩,吸气则鼓起腹部,用鼻深吸气,通过缩唇方式进行呼气,呼吸时间和吸气时间比较多1到两倍,每次训练15分钟,每天训练三次。第三,呼吸操:嘱咐患者坐位,握拳,屈伸肘关节4~8次,深呼吸数次之后吸气,环抱胸部呼气4~8次,屈伸双臂4~8次,保持伸吸屈呼,上下左右进行4~8次的旋转。训练6天为一个疗程。休息1天进行下个疗程治疗,共治疗4个疗程。

整个锻炼过程由护理人员指导和协助、监督,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不良情绪。同时锻炼量的判断需要以患者无出现呼吸困难为宜,且呼吸增加的频次低于5次/min,心率的增加低于20次/min,避免过度锻炼,以免引起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COPD治疗转归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不同维度指标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PEF、VC、FEV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显效:肺功能指标PEF、VC、FEV1处于正常范围,症状消失;有效:肺功能指标PEF、VC、FEV1改善程度达到50%,症状好转;无效:症状、肺功能指标PEF、VC、FEV1等情况均无改善。COPD治疗转归效果=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统计,计量数据t检验,而计数资料χ2检验,差异显著以P<0.05呈现。

2.结果

2.1 两组COPD治疗转归效果相比较

观察组COPD治疗转归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COPD治疗转归效果相比较[例数(%)]

2.2 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PEF、VC、FEV1相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PEF、VC、FEV1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PEF、VC、FEV1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PEF、VC、FEV1相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PEF、VC、FEV1相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FEV1(L) VC(L) PEF(L/s)观察组 45 治疗前 1.43±0.25 2.32±0.21 4.32±0.21治疗后 2.44±0.31 3.74±0.81 5.91±0.17对照组 45 治疗前 1.34±0.22 2.34±0.24 4.31±0.22治疗后 1.67±0.21 2.82±0.21 5.24±0.11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不同维度指标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相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不同维度指标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不同维度指标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不同维度指标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相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不同维度指标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相比较(±s)

生活质量社会领域评分组别 例数 时期 生活质量生理领域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m)观察组 45 治疗前 43.43±0.25 52.32±0.25 212.32±20.21治疗后 94.44±2.31 94.74±0.32 401.14±30.17对照组 45 治疗前 43.24±0.21 52.34±0.21 212.15±20.19治疗后 81.41±2.01 83.82±0.23 341.21±23.24

2.4 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

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第一对照组,P<0.05,如表4。

表4 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例数(%)]

3.讨论

从COPD缓解期的治疗方法看,治疗的关键是巩固治疗。有效的巩固治疗是为了防止复发,进一步减轻症状,并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目前临床在治疗COPD中经常使用呼吸肌锻炼,大多数文献[3]证实呼吸肌锻炼的益处。COPD患者呼吸肌锻炼可改善呼吸功能,改善体质和生活质量。

本文中的呼吸肌锻炼主要包括三种锻炼方式[4]:一种是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呼吸操锻炼。这些方法是运动和医疗练习的理想结合。经过长时间的连续呼吸肌锻炼,患者的呼吸肌能够变得强韧有力,有效提高患者的呼吸效率,同时也促进了排痰的作用,同时患者的免疫系统应急反应能力可得到改善,可增强体质,促进肺功能恢复。另外,在呼吸肌锻炼中中,可有效改善膈肌活动,可以增加肺和胸腔的扩张,从而提高肺容量,促进肺功能改善,改善呼吸动力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潘玉贤[5]的研究显示,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非常大,在规范内科治疗的同时,重视呼吸训练,可有效促进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田凌云,张莹,田含章[6]等人的研究显示,运动并呼吸肌锻炼对COPD患者康复影响有重要的影响,在治疗之后,患者FEV1%、FEV1/FVC(%)、动脉血气分析(PaCO2、PaO2)、6min步行距离方面均明显改善,由此可见运动并呼吸肌锻炼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及耐力。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联合呼吸肌康复锻炼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COPD治疗转归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不同维度指标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不同维度指标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PEF、VC、FEV1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PEF、VC、FEV1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第一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常规的治疗方案联合呼吸肌康复锻炼治疗COPD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作用价值,用于COPD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呼吸肌步行维度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老年患者卒中后呼吸肌训练对卒中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
补金汤配合呼吸肌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气虚型临床分析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