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2018-09-07 10:09闫德成
成才之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网络媒介道德与法治教学

闫德成

摘 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要结合网络发展实际,整合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以信息化网络平台来激发学生对“家”的情感认知,以网络化信息资源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养成,以网络化课堂来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并利用网络媒介平台来拓宽思想品德课程育人途径。

关键词:网络媒介;道德与法治教学;思想品德教育;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2-0019-01

“道德与法治”是思想品德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载体。思想品德课程育人,不能单纯地对知识进行说教,而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激发学生的思想认知,引领学生培养理性精神,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介的影响越来越大。思想道德课教师要注重发挥网络媒介优势,创新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内在品质的培养。

一、以信息化网络平台来激发学生对“家”的情感认知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较强,往往对传统的课堂知识讲授缺少学习热情。被动授知模式难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网络媒介环境,关注网络化学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班级QQ群等网媒平台导入思想品德类微课程,让学生在立体化的趣味课堂中认识自我,感受社会、生活,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责任。初二年级的一些学生,似乎对“家”的感情认知很复杂,他们表现出对家的依赖,却又产生对家的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一些学生听到放学铃声后,对回家的激情淡漠了,甚至在家门口也不想跨入家门。在父母面前,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亲密无间地向父母吐露心声,分享学校里的趣闻趣事,甚至表达自己的不满等情绪。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家,温馨的港湾”一节教学内容,引入网络上的“欢乐中国人”“寻找中国最美家风”等综艺节目,让学生通过观看家庭情景剧,激发对“家”的认知与体验,触发对“家”的美好回忆。

二、以网络化信息资源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养成

互联网中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源服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发挥其育人优势。在思想品德教育中,互联网可以为教师呈现多元化的内容,也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初三阶段的学生朝气蓬勃,风华正茂,他们对“正义”有着很高的价值认同感。但有些学生有时难辨是非对错,对一些问题的认知模棱两可。在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正义”作为教学主题,来引发学生对“正义”的探讨与理解,激发学生的正义感。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然后结合搜集的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视频素材,构建生动活泼的“正义VS邪恶”主题辩论会。这种分组形式的辩论会,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能够增进学生对自我、他者的全面思考。一轮轮的辩论之后,学生们对“正义”有了丰富的理解与认知,这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以网络化课堂来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倡导课堂创新,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丰富内心体验。教师不能单纯地以“授-受”模式来罗列知识,而要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主动探究收获知识,不断完善、重塑自己的价值观。例如,教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一课时,针对“如何迈好青春第一步”,教师可以围绕“青春”主题导入网络化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感受青春”“赞美青春”等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网上自主查阅关于“青春”的诗歌、散文,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开展组内的合作配乐诵读。当然,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音乐、视频表达自己对青春的美好体验,升华自己的情感。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有参与、有合作,既有生生互动,又有师生互动,还有人机合作,课堂里满是“青春”的气息。

四、利用网络媒介平台来拓宽思想品德课程育人途径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注重课堂内外的衔接,要让学生能够从课外活动中提升生活认知,培养核心素养,发展综合能力。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着力拓展课外渠道,关注学生在课外生活中的体验。如布置课外作业时,可以打破过去单纯的读、写、背模式,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创新应用,特别是要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介平台来完成课外实践作业。例如,教学鲁教版八年级下册“我与集体共发展”一课之后,教师可以引入微课,布置探究性作业:利用美拍、美图秀秀、微信相册等工具软件来设计班级成长手册。为了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教师可以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微课设计。要鼓励学生们发挥各自的强项,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在课外进行动手实践。有的学生负责搜集素材,有的学生负责美术设计,有的学生发挥文字编辑特长,大家通过合作顺利地完成了作业。这样的作业形式,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自主学习的价值和乐趣,也让“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有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04).

[2]韓华,马亚美.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的文化视野[J].北京教育,2017(01).

[3]朱小蔓,王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对教师的期待与引领[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网络媒介道德与法治教学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网络媒介批评发展概述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我国报业经营的网络媒介拓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