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视觉下一词多义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2018-09-08 10:21魏静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一词多义概念隐喻词汇教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概念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同时还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一词多义就是基于人们的隐喻性认知而产生的,因此从隐喻的视觉下对一词多义进行研究能够更加全面透彻地了解一词多义现象,从而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概念隐喻;一词多义;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魏静,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词多义,顾名思义是指一个词语具有多个相关意义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应用大大减少了词汇的数量,在人们的认知参与下,新意义的增加满足了人们日益变化的交际需求。大量存在的隐喻表达方式表明人们的认知活动具有隐喻性,同时也说明隐喻是一词多义产生的重要来源。

一、概念隐喻理论

受到传统修辞学的影响,人们一直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方式。但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的出版,人们对隐喻的涵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从认知的角度来说,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同时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的本质是通过经验联想将本来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事物联系起来。Lakoff和Johnson指出,人們用以思考的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与其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个概念域之中。同时概念隐喻理论强调隐喻的形成是建立在人们的经验基础之上,人们通过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理解思维中无形的、抽象的概念,从而形成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认知。例如: “ Love is a journey.”就是一个典型的隐喻,恋爱中的恋人双方对应旅途中的旅行者,旅途中会有美景和风雨,同样的爱情中也会经历甜蜜和苦涩,人们通过对“旅行”经验的概括从而将“爱情”具体化,完成对“爱情”这一抽象概念的认知。

二、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刚被创造出来的新词一般只有一个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语言与思维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词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源源不断地增加新词反而会增加人们的记忆负担,因此人们便从已有词汇中借用一些词来阐释类似的概念,这样便产生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扩展和延伸了词汇的意义,这种现象在科学界表现的尤为突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mouse”与“virus”等词被赋予了新的意义,“mouse”由其本义“老鼠”延伸为“鼠标”而“virus”也被用来表示“电脑病毒”。一词多义现象在词汇演变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它能够以一种简洁的方式满足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优于造字、合成或外来语。

三、隐喻对一词多义的贡献

一词多义多是由认知概念的隐喻性表达创造的,当人们不得不增加新的词义以满足交际需要时,人们总会倾向于使用隐喻的表达方式,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隐喻俨然已经成为人们构建概念系统的方式,决定着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从而成为一词多义的来源。通过使用隐喻人们可以根据两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一件事物来描述另一件事物,词汇的意义得到了大大得丰富。例如:“the mouth of the cave”这句中的“mouth”的本义是“嘴”,指人们用来吃和谈话的器官,是食物和话语进出的通道,通过隐喻的使用赋予“month”新的引申义“入口”。隐喻的创造性表达使得语言的一词多义成为可能,它对一词多义的贡献无疑使得一词多义成为隐喻认知的产物。

四、隐喻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在传统的词汇教学中,人们往往只注意词语的字面意义或基本含义,很少对其隐喻意义进行解释,这一不足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词汇记忆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英语中的词汇量很大而且每个单词还同时存在多个意义。所以词汇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巨大阻力,机械记忆大量单词使得他们逐渐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在词汇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一词多义中不同意义之间的隐喻关系,那么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词汇的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该重视对词汇隐喻意义的扩充,使学生了解词汇基本意义与隐喻意义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增加英语词汇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词汇知识。另外,学以致用才是真正掌握词汇的表现。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使用隐喻表达,以此来达到巩固理解的效果。除此之外,由于隐喻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一定文化背景下人们思维活动的差异性表达,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对目标语言文化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认知思维的差异性,从而更好的推动学生对隐喻词汇的掌握。

五、结论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是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词汇意义不断延伸的结果,也是语言学习和词汇教学中的重点。由于人类认知的隐喻性特征,绝大多数的一词多义现象都是隐喻认知的结果。理解词汇的隐喻表达是理解一词多义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词汇学习及词汇教学中重视对隐喻机制的学习,同时重视词汇基本意义、隐喻意义以及两者关系的掌握,以此来加深对一词多义的应用与理解。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李雪.概念隐喻、概念转喻与词汇研究[J].外语学刊,2012(4);58-61.

[3]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35-39.

[4]文旭,叶狂.概念隐喻的系统性与连贯性[J].外语学刊,2003(3);1-7.

猜你喜欢
一词多义概念隐喻词汇教学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