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字的词义和用法

2018-09-08 11:14李伟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8期
关键词:古汉语指代代词

李伟

最近高考中考的语文试题中,经常出有关“者”字的题目。“者”分段字在汉语中,出现较早,《诗经》《左传》里就多有出现。汉代的《说文》把它列为白部,说它是别事词也。而后来的字书,则多把它列为“老”部。梁代字书《玉篇》,说它是语气词。由“白”“老”的两个义符推断,它的原始实词的词义应该是与老人长了白头发有关。但在古文献上,我们没有看到,而只看到它是代词和虚词。它的用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代词。《说文》说它是别事词,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们在叙述一个事物时,而插进了另一个事物。如《史记·陈胜世家》“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叙述秦二世的事,却又加进来公子扶苏。这句话中的“者”字是明显的代词“的人”的意思。在古汉语的实际运用中,它可以在动词、形容词、数词、时间词、否定词之后,代人代事代物代时间等。如《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译成时文是:“知道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这里“者”字是代人。“昔者”译成时文是:“从前的时候”,这里的“者”,指代的是时间。“否者”译成时文是“不这样的话”、“不这样做”,这里的“者”,指代的是事。语言学家吕淑湘说它是行文中提顿的词。“者”字的第二种用法是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者……也”式的判断句式,如《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这里的“……者……也。”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动词“是”,译成时文,陈胜是阳城人。“者”字在古汉语中还有一种有趣的用法,那就是“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在古汉语中定语后附的情况下,“者”字就译成“的”。译这样的句子,首先把定语的位置移到中心词前面去。如《列子·愚公移山》“子孫荷担者三夫。”译前把“荷担者”移到“子孙”前,变成“荷担者子孙三夫”。译成时文,即是能挑担子的子孙三个人。这里的“者”字,显然是“的”。《玉篇》说“者”字是语气词,事实上也是如此。如《论衡·福虚》“如在户,则宜高其户耳,谁而及之者?”译成时文则是:“如果在乎门户的(的高矮),就应该把门户建高就是了,谁还能长得比门户还高呢?”这里的“者”,显然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近几年来,在高考中考的题目中,古诗词曲特别多,因此也不能忽视“者”字在古诗词中的词义。在晏几道的《少年游》词中,“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番同。”这里的“者”字,显然是指示代词“这”。又如王维《送晁监还日本国诗序》“子其行乎,余赠言者。”这里的“者”字显然是“焉”,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感叹词“呢”。

猜你喜欢
古汉语指代代词
A Great Artist in My Family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爱国婊
标话词汇限定成分的后置
英语代词用法练习
谈古汉语主语隐去对韩国语教学的启示
论“以”在古汉语中的介词功用
“指代”难点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