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管理模式在中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2018-09-08 11:14许燕君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8期
关键词:分层管理中学班主任

许燕君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界不断改革不断推行出新的教学政策以来,新课改的要求也逐渐深入人心,我国各地院校普遍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化,这无疑是一次良好的转变,而对于班主任的工作方法采取了分层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强化管理的效果和水平,以此为提升中学班主任管理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 分层管理 策略方针

中学班主任不仅是一名任课老师,还是一名班级的管理者。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级管理应在分层管理理念的积极引导下与个体学科教育紧密结合,用分层管理模式来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建设。

一、中学班主任分层管理模式下的具体内容

1.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

班主任是提高班级整体质量的核心人物,而学生是班主任管理的主体。所以,通过班干部来管理班级可以无时无刻地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因此,班主任要重点选拔优秀的班干部,从学生个人实际出发,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班干部团队。通过班干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班级学生加强自我约束能力,进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水平。班主任在任命班干部时应该在公正公开的环境下进行选择,并在每一学期末对班干部进行考核,卸任能力不足的学生,给每一个有班级管理能力的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分层管理不再停留在字面,而是落实到实际中。

2.建立学生的自我评价机制

中国目前教育基本上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个人能力的唯一评判标准,显而易见,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不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综合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通过老师与学生间交流,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来建立。因此,在德育教育大力开展的大潮下,班主任可以多举办班级活动,让班级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挖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帮助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可以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3.提升学生自我克制与管束的能力

班级关键管理者显而易见是老师,但是班级的主人——学生,是管理监管班级的实行者。班主任要把班干部作为管理的根基,将班干部的潜力作用发掘出来,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与纪律品行具体情况,构造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团队,领导和管理班级的同学,做出一个好的榜样作用。在构造干部团队的过程之中,不知不觉地发掘出高中生的自主约束能力,留出展现学生自身主角的空间机会,才可以激发出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将民主平等原则贯彻到班干部的选择过程中来,每学期要依据民意为参考选换班干部,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提升自己与展示自我的平台,全面促使分层管理观念落实到位。

二、中学班主任分层管理的工作前提

1.充分做好分层管理的预备工作

在进行分层管理工作的进程中,按照学生情况来分層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显然,在实施管理时学生的层次也是变化莫测的,并非原地不变的,这时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将学生层次进行在一步的规划,进行合理的管理留出学生更上一层楼的空间。就各个班级的管理规划预期而言,各班学生的分层方式也迥然不同。针对学生纪律意识的培养而言,要以学生的不同课堂纪律表现和课间行为习惯作为标准,给学生进行不同的层次划分,对于学生优秀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来说,要把学生的个人脾气与研习习惯为准则进行不同的层次划分。要打造班级杰出的学习环境,首先高中班主任有耐性结合每位同学的学习习性和个性情况,对其进行准确的层次分化,还要坚定的相信对学生会越来越优秀,持有坚定的信心,并且要主动注意学生情况,使科学的分层管理越来越完善。

2.构建精准定位工作模式

分层管理工作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误导下,学生单一地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优异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获得成功,这种“唯成绩论”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不理想导致了学生自信心缺失,各个层次的学生认识不到自身的优势。因此,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使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

3.将管理目的进行有效分层

在教师工作实践的过程中,不同分数区的学生拥有着不同的心理压力,这一现象应受到广大教师注意。平日里学习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接受能力一般较为脆弱,多半是因为教师与家长对于他们的期望过高,一旦成绩下滑,他们会因此容易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从而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而对于学习成绩位于中下等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心理一般相对平衡,不会有太高的期待或落差。但在考试之前,他们也会产生焦躁的情绪,同时家长与教师的批评与指责更会加大这些学生的负面情绪。因此针对此现象教师应建设立不同的管理目标,这不仅仅是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分层教育理念的观点。

总而言之,每个班级管理工作都需要评估的支持。在分层管理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创新管理评估工作。通过建立动态和等级评价机制,积极接受学生评价,同时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有利于教育评价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包含在这个评估系统中,以促进每个人的参与,从而评估工作可以继续优化发展。这样,教师的分层管理方法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发展。

综上所述,每一项班级管理工作都需要在工作中采取正确而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管理。在分层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对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创新。通过建立一个动态化与层次化的管理机制,使班级管理更加科学化,使分层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赵碧朗.对高中班主任实施分层管理工作模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

【2】白璐璐.高中班主任分层管理工作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下),2017(02)

【3】王俊.对高中班主任分层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考【J】.新课程(下),2016(09)

猜你喜欢
分层管理中学班主任
以人为本观念下中学班主任角色转变研究
对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
中学班主任应做到公正
高中班主任分层管理模式及应用实践探究
中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及其提升途径
分层管理在教育实习中的实践探索
中职学校“分层管理、培优辅困”教学研究
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模式在介入室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档案分层管理评价指标权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