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书海,趣读三国

2018-09-08 11:14李影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8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三国名著

中国经典四大名著,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目中,应该不仅仅是四本书,更应该是一个符号。它们代表着一种悠久的文化,代表着一段历史的传承,也代表着一个经典的延续。历来,我们都在这名著中去读别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不同的读者,演绎出不同的感悟。

走进经典,畅读名著,而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如何更好地引领学生品味名著的魅力,让书海中的孩子们,在领略文字奥妙中获得轻松和愉悦的快意。几年来,我一直探索学生名著阅读的方式与方法,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以《三国演义》为蓝本,进行了高年级学生名著阅读的教学活动实践。

一、读三国,说三国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人物关系复杂,事件纷繁复杂。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障阅读的效果,于是化难为易做了第一步的尝试。由“看三国”转变为“说三国”。“说”,在于认真的品读,更要在充分准备后的一种自信地表达。“说”的过程就是学生由内部感受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是由内而外的转化过程。为了保障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协同家长的力量为阅读的持续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开学初,我将“读三国,说三国”的要求发送到班级群,告知家长们说三国的目的,大家分享收听的作用,为孩子们点赞的用意。于是,我们在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孩子们的热情中开始了“说三国”。面对手机,看到家长们一条条评价,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上传视频以后,那急切等待评价的样子,我也仿佛看到了家长们认真听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陪孩子一同完成的温馨画面。孩子们越准备越充分,有的同学为了一段成功的音频,录了十多遍才满意地上传;有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都录制视频,也准备了相应的服装和道具,让视频精彩纷呈,俨然是评书大会;有的家长说自己从忙中偷闲到每天必听,看到每一个孩子的努力,也和孩子们一起重新走近了《三国演义》。

二、读三国,画三国

《三国演义》是典型的章回体小说,情节缓缓深入且故事性较强。但是也难免有一些情节会让孩子们稍有陌生,理解起来也会有一些难度。尤其我发现,班级的女孩子对三国不是太感兴趣。怎样让孩子把这三国内容更直观展现,成了我思考的问题。于是,为了使学生将故事真正读懂、读透,帮助学生形成连续性的阅读经验。我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了“画三国”的方式。在于孩子们将文字间的印象,加上自己对于文字的理解,呈现出的画面。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读三国的热情,我鼓励孩子们进行“画三国”。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类别为素材,进行绘画。孩子们分别画了《三国人物图谱》《三国兵器集》《三国经典战役》——我和孩子们约定:不谈画功,只品味其中的三国味道。于是,孩子们游走在文字间,流动于线条中,让“学三国”更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三、读三国,炼三国

读书,不仅要在细节中感知文字的魅力,感受作者的表达。更应该在行文间感受主要内容的逻辑,文章的条理和框架也是作者最想带给我们的画面。孩子们在感悟一个个经典画面的同时,锤炼语言,概括内容也成了我们的进一步提升要求。“炼”在于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去精炼。第三阶段,我们尝试“炼三国”,孩子们在读三国的基础上,用百字左右去概括每一回的内容。这是对内容的转述和深化,也是检测学生是否读懂的有效途径。避免了学生“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的阅读方式,增强学生能够将所见转化为“我感”,这是知识产生的过程。当然这样的教学环节,需要教师去搭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流程。我们先尝试仿写网上的内容概括,渐渐自己梳理,最后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去精炼。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有过为难情绪,但是在一次次的总结,一次次的尝试过后,也都能够欣然面对这个任务,更有很多同学在这过程中受益。

一位家长有了这样的留言:

对于“天天”这样一个在写作上并不算勤奋的孩子来说,让他每天用百十来字凝炼《三国演义》的一个章节,即便在家长看来都是极具挑战性的,这种挑战恰恰与李影老师对任务的定义——“炼三国”不谋而合。从最初孩子希望家长通过网络“帮”他完成作业,到几天后竟主动要求“我自己试试”;从开始动辄两百多字的“长篇大论”,到渐渐地真能在简练的五十余字中抓准章节的中心思想;从开篇时被畏难情绪打败,到最后写出兴趣而欲罢不能……孩子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战胜懒惰,提高阅读效率,提升总结归纳能力,显然,这次“炼三国”所经历的“锻炼”“修炼”与“磨炼”,让孩子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无疑将令他受益终生。

四、读三国,品三国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我引导孩子们去品读三国人物,评点三国瞬间,感悟三国情怀。于是,孩子们纷纷开始查找资料,他们有的独立完成,有的小组合作,有的家长参与,班级一时燃起了关于研究三国的热潮。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因为一个人物争论的面红耳赤,也会看到孩子们因为一场名战而赞叹不已。于是,我们以《我眼中的三国》为题,进一步品味三国细节,孩子们在研究中进步,在进步中生趣,又在这趣味中收獲知识,也让我们的三国学习有了进一步的延伸。也许,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一切还有些稚嫩,但是我看到了孩子们在名著经典面前的虚心,在经典学习后的赞叹,也看到了孩子们内心燃起的民族自豪。

《三国演义》的内容丰厚需要学生反复阅读和不断玩味,我带领学生所做的仅仅是《三国演义》的入门之学,以激发兴趣为主旨,意在了解故事梗概,明晰主要人物形象,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为学生的深度阅读培养能力。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三国名著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三国演义
国内外名刊名著
三国乱谈(1)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