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访古觅静

2018-09-10 04:27李璧如
珠海 2018年9期
关键词:北山古镇

李璧如

在陶渊明的笔下,沿着夹岸的缤纷桃花溯游而上,舍舟登岸,越洞穿山,豁然开朗后便能看见良田美池、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从古至今,人们对幽静桃源的寻求一直不曾停止,尤其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如若能偷得浮生半日闲,许多人愿意去一个远离喧闹的地方放松身心,体验一番田园美景。

实际上,在这片南海之滨的土地上,“桃源”并不遥远。人们只需要带好相机,逆着熙攘城市,沿着地图的指引,就能寻找到一个个带着浓浓古意乡情的村镇,感知珠海古朴安宁的一面。

斗门村落的乡情风光

珠海斗门区山水怡人,村落俨然。南门村、排山村、莲江村、石龙村、南澳村……这些村庄依山傍水,除去浓厚的岭南特色和水乡风貌之外,每个村庄都有各自的风情。这是一片可以寻找到几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宁静田园,也是摄影师偏爱的采风之地,一座座村庄屋顶铺着层层青瓦,如同别致的年轮,储藏着这方土地沐浴日月来去留下的足迹。

在斗门区南门村,南门赵氏祖祠菉猗堂正在静候游客的到来。菉猗堂是赵匡胤之弟魏王匡美十五代裔赵隆为祀其曾祖父梅南所建,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斗门区“斗门八景”之一。作为地方风格鲜明、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菉猗堂内古意十足,从三進三间四合式布局结构,到屋内各种石雕、木雕与壁画,都具有鲜明的南粤沿海古典建筑的特色。菉猗堂的蚝壳墙始建于明代,历经近六百年的历史沧桑,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时代最久远的蚝壳墙。明清初番禺学士屈大均于《广东新语》上记载:“蚝,咸水所结,以其壳垒墙,高至五六丈不仆。”作为一种岭南建筑的别致工艺,蚝壳墙既是对材料的巧妙利用,还能起到防盗、聚雨、隔热等作用。摄影师在这一面嶙峋的蚝壳墙面前按下快门,灰白色的蚝壳层层累叠,每一枚蚝壳形状各异,仿佛里面储藏着许多不同的故事。

守望历史的不止是蚝壳墙,在斗门的村落中,有太多历经时间洗礼的建筑。在大濠冲村内一片一望无垠、整整齐齐的碧绿农田中,一栋淡黄色的小楼静谧无声地矗立其间,像是一个桑田的见证者,是一道岁月特意留下的痕迹。小楼记录下时间变化,而摄影师记录下小楼风景,在双重的记录中,时光悠长韵味透过照片缓缓传来。

远离了高楼幢幢的城市,乡间景色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拥有毫无遮挡的开阔天空,摄影师可以更方便地捕捉到自然的美景。清晨日出时金黄的朝阳映亮了萦绕的薄雾,傍晚西边天际一览无余的夕光霞影,蜿蜒的江水如同长带,流经一块块整齐的水田与村落,乡村的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遇到这样的美景时,现代摄影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苏轼所说的“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虽是所有人都能共同欣赏的自然馈赠,但于古人而言,这只是匆匆惊鸿一瞥,摄影却能完整地留存这幕稍纵即逝的美好,让人长久珍藏,甚至还可以分享给身处天南地北、无法亲眼看到的人们,达到真正的“吾与子之所共适”。

除去山光水色,斗门的特殊民俗也极具摄影价值。斗门的水上婚嫁习俗起源于疍家人对歌成亲的礼仪,融汇了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元素,已有百年历史。在花船迎亲这一环节中,一艘艘载着新娘子的嫁船头尾相接,循水而来,船舷挂着的绸花、悬着的灯笼以及撑着的新伞都是红色的,船头站着的新娘一袭典雅鲜艳的红色嫁衣,脸上的笑意明亮而喜悦,充满期待。逶迤的水上婚礼船队像是一串南方深秋不会出现的灼灼红枫,映亮了苍翠茂盛的两岸草木,点燃了原本沉静的缓缓河水,摄影师在此刻按下快门,将新娘们的倩影永恒保留下来。此外,斗门还有许多其他民俗值得入镜,如国家级非遗的地域传统技艺装泥鱼,充满仪式感的赵氏家族祭礼,奇妙飘忽色彩缤纷的乾务飘色……这些富有乡情的画面是村庄独特文化的展示,作为拍摄题材来说,它们聚焦民俗与人物,更含感情。

在斗门的村落中,阡陌陇间、青瓦黛墙的风景,历史悠久、水乡特色的乡土人情,镜头都可以将其一一定格。在不同的人的镜头中,风光与人文往往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如若想拍出独属于自己的斗门之美,也许应该亲自在乡村田园走一趟,挖掘出自己心弦倏动的一幕,记录下自我视角的所见所闻。

时光更迭中的北山古村

晨光均匀地铺在青瓦上,唤醒了整个北山大院。在日出柔和又明亮的光芒下,树上翠绿的老叶被染成新绿,一切洋溢着一种清新而朝气蓬勃之感。等太阳往高处攀爬,北山大院的门也开了,神荼和郁垒分站大门两边,栩栩如生,不怒自威。透过两位威风凛凛的门神中间敞开的大门,红绸灯笼高悬,植物绿意森森,在灿烂的阳光下,北山大院新的一天开始了。

北山位于珠海香洲区南屏镇东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据说曾有杨家将后人隐居在此,现代革命先驱杨匏安也在这里出生成长。北山村里有珠海民间最大的祠堂杨氏大宗祠,它建于清代同治七年,里面遍布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遗迹与物品。

北山村四季有不同的风采,初春时节,旅客携着相机而来,园中几树紫玉兰已经到了绽放的季节,花朵缀在纵横的树枝上,美不胜收,满园春色虽然被收纳到相机中,似乎仍能从中嗅到花的芬芳。临近入夜,北山千人寿宴也开始了,人们围着一张张圆桌坐着,人头簇拥,气氛祥和。除却春季之外,北山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天高云阔,冬季清冷寒意,不同的季节里,摄影师都可以在这里寻找到不同的拍摄题材。

北山村不仅是一个古朴美丽的老村,还充盈着浓郁的文艺气息。北山村中遍布着许多装修充满格调与特色的文创小店、花房与咖啡屋,经过近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功蜕变成了小有名气的文创乐园,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前来开店。古村中独有的宁静气氛与文创小店的情怀格调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悠闲舒适的氛围,就如同木心在《从前慢》一诗中所写的那样,“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在放慢了节奏的村中街道中,倘若旅客走累了,可以停下来在咖啡屋中点一杯茶,拿一本书,放松身心,静静度过一个暑意蒸腾的午后。

在北山村里,古村的砖瓦墙檐和文艺小店内精心打理的小花园带着几分出世的安逸,但是這片村庄不是什么时候都如此安静,每年的五月与十月,北山音乐节的热浪将会卷席而来,点燃略带凉意的夜晚。在音乐节上,可供镜头捕捉的东西同样数不胜数,无论是精彩激情的表演,还是热情投入的观众,北山在音乐节变幻流转的灯光下显示出了迷人炫目的一面,为人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的盛宴与视觉的舞台。有些时候,相机所记载的不一定是美景或故事,而是拍摄者的一段心绪与一缕回忆。此刻按下快门拍下的照片不一定是最美的,但它们如同一张刻盘的CD,刻录着拍摄者在这个沉醉夜晚的美好回忆。

探幽唐家古镇与会同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迭,可供摄影师选择的拍摄方式也随之更新。使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过去,唐家古镇的房屋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显得宁静而安详。在一个个微小的屋顶下,一条条细长的村道中,同样藏着许多值得捕捉的风景与故事。

唐家古镇位于珠海东北部,既坐山面海环境优美,又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古镇以山房路为主要干道,分布着望慈山房、唐家三庙、唐绍仪故居和唐家共乐园等景点,镇中保持原来风貌的古建筑比比皆是。由于年岁久远,古镇中一些宅邸外墙已经开始变得斑驳,身处其中,会产生一种时光回溯的感觉,仿佛穿回了百年光阴,回眸见到当年的珠海。

古中见新,可尝出别样滋味,也是镜头青睐的捕捉对象。唐家古镇中,一幅墙壁涂鸦吸引往来游客的目光。薄荷绿的底色,明黄色的小楼与窗台,几个摆在杯托上的茶杯,再加上一块写着“蜗居茶馆”的小招牌,闲适之意透过这幅随意的涂鸦传来,仿佛感受到了这块古镇区别于崭新簇亮的城市的“慢生活”。唐家古镇与大学校区相邻,平日偶尔会有大学生来到这里游览。在摄影师快门的定格下,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正穿行在古镇的小道上,他一身休闲装扮,背着双肩包,耳朵里塞着耳机,正一边举着手机挡着正午正毒的太阳,一边在辨认着接下来要走的方向。在他身后,一簇从墙上探出的三角梅正在盛放。年轻的学生与古老的小镇结合在一起,新意与古意出落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金鼎会同村也是珠海闻名遐迩的古村落之一。这座坐落在金鼎镇凤凰山麓的村庄风光宜人,三街八巷纵横其间,如棋盘线条一样将民居祠堂妥善划分。与其他古村不同的是,会同村在清朝经过统一规划与重建,既有东方传统的村落风水堪舆,又有西方现代的村镇规划,村中的建筑也多有中西合璧的痕迹,如今尚保留完好。

在湛蓝的天幕下,会同村中那座挂着“风起”二字的古碉楼一半迎着阳光,一半覆着阴影。披覆光影的古碉楼肃穆沉稳,让观者不由自主遐想它背后的故事。村中灰瓦青砖,芭蕉绿叶,蓝天下的屋檐,架子上的硕果,院中开得正好的鲜花,路边安稳趴坐着的小猫,在这个静谧的村庄里,每个角落都有小小惊喜供旅客收入镜头之中。

行走在这些幽静的古村落之中,心中不由生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念头。在此间的旅行与摄影是一种身心的放松与休闲,如同一汪润泽清泉,饮时清凉,回味犹甘。

猜你喜欢
北山古镇
荡涤心灵之旅
去北山公园秋游吧
北山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阶段与成矿关系探讨
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
周庄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
锦溪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