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有效实施生活德育理论

2018-09-10 12:12高旻
大东方 2018年8期
关键词:实践

摘 要:生活德育是将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在学生个人真实生活中挖掘德育素材,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本文从生活与德育的关系、生活德育的资源及实践困境、生活德育的实施路径三个方面浅谈如何有效实施生活德育理论,让生活德育理论真正彰显出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生活德育;德行;实践

生活德育理论是指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将学校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在真实生活中发现挖掘德育的素材,从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生活德育是德育超越知性化、政治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本教育的必然选择,在学校进行生活德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德的自主正向构建。

一、生活与德育的关系

(一)生活需要道德规范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使人产生联系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社会的有序交往需要维持不同人之间关系的平衡,这就需要有一种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并自觉遵守、愿意被其约束的规范,此时“道德”便应运而生。所以道德就是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进行约束、评价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能够有效保证良好的生活秩序以及基本的生活质量。

(二)德行来源于生活实践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曾说:“生活即教育,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这就表明了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不断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从而慢慢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对生活的直观感知逐渐拥有了属于个人的道德品行。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发展和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将德育融入生活之中,通过生活的切实体会,让学生更加容易得到启发和感悟,比把所谓的“德行”提炼成“德行知识”由老师来传授更加有效。

(三)德育为了更好的生活

道德是人特有的品质,“德育”就是教人如何拥有更高道德的教育,优秀的道德品行来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实践的不断总结和反思,同时反过来优秀的道德品行也有利于人们不断优化自己的生活环境,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道德规范不仅可以约束人们的现实生活和行为,还可以对人们未来的美好生活提供指导和借鉴。通过有效引导,使得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严格要求自己道德品行的同时不断朝着未来可能的高质量生活不断努力。

二、生活德育的资源及实践困境

(一)生活德育的资源

家庭生活德育资源、社会生活德育资源和校园生活德育资源是生活德育理论最大的资源来源,是生活德育可以挖掘和利用的素材来源。家庭是学生最早接触和生活的场所;社会生活是最锻炼学生个人能力、考验学生个人道德品行的生活,学生通过在社会中与不同的人交往,参与不同的活动;校园生活是学生在学生时代树立良好道德品行的主要阵地,学校的德育相对而言更加系统化和正规化,学校里需要建构起“人人参与、全程跟踪、多角度观察、全方位考虑”的德育格局。

(二)生活德育的实践困境

生活德育理论在研究方面不断进步和发展,然而在实践层面却遭遇了一定的困境,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难以摆脱形式主义的嫌疑。一方面强调“生活”的概念,但是“生活”概念的泛化导致教师从字面意思片面理解,认为生活德育就是联系生活的德育,只要联系了生活就是所谓的“生活德育”,教师应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让学生感受生活上面;另一方面,學校德育教学的边界逐渐消失,学校德育课堂上老师讲授德育知识理念、传播正确德育观念等行为往往被扣上刻板、教条的标签,使得道德实践存在的逻辑和意义得不到彰显。

三、生活德育的实施路径

(一)防止生活德育过程中的“生活泛化”现象

生活德育理论向我们展示了生活和德育的关系,也要求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来开展教学工作,挖掘出其中蕴含的丰富德育知识。防止生活德育过程中的“生活泛化”现象是保障有效实施生活德育的路径之一,生活德育理论是要求学生去感受、展示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当中通过自己的真实故事感受“道德”,从而潜移默化接受熏陶的德育过程。教师将德育教学过程转化成不同的教学主题,让生活德育不再流于形式,让其中蕴含的道德逻辑和意义得以体现,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生活当中是被关心被关爱的,是被视为一个有道德、有自我约束力的完整的人。

(二)以学生为主体,顺应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

德育教学过程要顺应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规律,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根据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做出相对应的调整。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依据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进行引导和点化,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教师应了解、尊重学生的需要,充分重视学生需要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以实践体验为手段,提升生活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方法要克服说教和形式主义的弊端,尽可能地突出体验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学生能力培养、素质提升都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不断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走进社会、感受社会,不断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人和事进行反思,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真正的人生,不仅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更有利于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更有责任担当的新青年。

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实践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尤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更有可能遭遇挫折、失败和困难,可是实践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实践允许失败,社会也能够接纳失败,社会实践作为学生成才的必然途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去尝试、多去感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多一份从容不迫,才能够增长见识提升自我,所以,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是生活德育最重要的课堂,通过社会实践经历让学生融入社会、品味人生,这也是生活德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刘燕平.生活德育论隐含的教育风险及出路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践,2017,37(1):49-52.

[2]程哲.略谈生活德育的有效实施[J].教育观察,2017,6(4).

作者简介:

高旻(1993)女,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