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家服协会执行会长陈挺:家庭入伍业需要另一种思维方式

2018-09-10 07:22杨生文于海洋吴志华
家庭服务 2018年3期
关键词:家政公司家政家庭

杨生文 于海洋 吴志华

“中国家庭服务业需要另一种思维方式!”记者在广州专访广东省家庭服务业协会执行会长陈挺博士时,被他对中国家庭服务行业的洞察力所折服。

这位戴着精致圆边眼镜、1996年就进入家政行业的企业家,回顾了他经历的中国家庭服务业的变迁,以及在这种变迁中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寻找新业态的历程。

2000年左右,广州高薪月嫂也“一嫂难求”,但他们旗下却聚集了近干名月嫂,后来越做规模越大,很多广州及珠三角的家庭以请到“干福月嫂”为荣。在家政行业大规模进军月嫂市场的时候,陈挺却戛然而止,转型做起了家庭服务行业的在线培训。现在,已经成为行业领航者。

“现在,各种新业态开始侵袭家庭服务行业,各类“新物种”不断涌现,与其让别人来革我们的命,还不如勇敢地自我革命!”陈挺直言。

“别人要革我们的命,家庭服务业正面临挑战”

“行业内部的冲击首当其冲。”陈挺介绍说,目前家政服务业中,最好的生意还是母婴服务,可是再过两三年就难说了。因为月嫂服务将受到月子中心的冲击,例如去年深圳的月子中心增加到了60多家,每家还有分店,对月嫂业态形成巨大冲击。我们在家坐月子,受条件制约,有着各种不方便,还担心月嫂的专业程度不够。而月子中心提供的是酒店加服务的运营模式,提供星级环境,服务标准化,由于住在月子中心,月子中心需要对护理期间的服务负责,所以月子中心实行规范化管理,保证质量,避免纠纷。现在,广州月嫂每个月的费用大概是在1.5万元左右,而月子中心包吃包住包服务,每个月的价格大概在3万元左右,并且有下浮空间,有这样的服务,月子中心还是相对便宜的。

当月子中心在各大城市成为必配以后,月嫂将会向更高级的方向演变,变成类似奢侈品的职业,只有少数富裕家庭使用,月嫂将彻底改名,是名副其实的高级母婴护理师,主要从事母婴护理的家庭指导工作,指导其他服务人员开展月子护理工作,她们是一些很专业的人,他们的价格可能变得更贵。这样一般的老百姓是承受不起的,反而选择去住月子中心。对于病人来说,住院要比住家方便,对坐月子的人来说,住月子中心也比住家请月嫂方便,且费用会越来越便宜。

月子之后,有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3岁以下小孩的托管问题,随着托管中心的社群化,大公司逐渐整合小公司,这个领域会被大公司垄断。

“其次是行业内的整合吞并,各种互联网资本大鳄的大举入侵,是行业迭代的动力。”陈挺介绍说,近几年来,家庭服务被各种资本大鳄看上了,他们借助资本的力量和互联网工具对这块肥肉进行啃食,在行业内“引起鲶鱼效应”。大公司由于资源充足,可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可以通过大资金来推动和占领市场。家政是家庭内部事务规划、管理、执行的系统工作,大公司完全可以把家政事务进行细分,分割成了一个个互相呼应的服务段,从而进行分块重兵突破,在服务规划、服务管理,服务推广等方面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系统服务。其专业化、标准化、产品化、细分服务的特点,将有条件实施垄断。所以,未来的家政市场将有可能由这些大公司来主导,形成“雇主+大品牌公司+大资本”三者共舞的局面。那些微小公司的生存空间将会被大大压缩,他们的出路只有两个:作为大机构的补充(社区工作站),或者顽强地打造极具个性化的精品服务,游离于大公司以外。

“与其被别人革命,不如抓住机会,自我变革。”陈挺总结说。

“家庭服务业要自我革命”

“‘互联网+时代,对于许多传统行业冲击很大。家政公司如果继续沿用『日方式运作,是没有希望的。要善于借助平台,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及时升级转型。”陈挺肯定地说。

随着家政公司竞争越来激烈,做家政的效益受到严重挤压,大部分公司开始转型,由家政服务转做人员培训。过去是为公司自己培训员工,后来发展成为更小的公司和社会培训人才。大家都向同一个方向转型,培训就会太多太滥。2012年左右,在政府的推动下,转型的家政公司就更多。如此一来,线下培训同质竞争,成本高效率低,学校占用资源多而从业人员学习代价很高,培训的师资资源也短缺,大家都变得没有优势,需要寻求新的出路。

“为培训机构提供线上培训服务,开展线上线下合作,是当前培训界的最好出路。整合了互联网的工具、师资资源、课程编制资源等,打中了培训领域的痛点”。陈挺分析说,因为自己旗下的干福教育从1998年以来有着培训的教师资源,长期与海外师资保持合作,所以比较方便邀请各方面优秀教师讲课。将这些资源的有效整合,并搬到互联网上,让干福教育的在线课程变得更加受欢迎。其他培训机构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教学,把线上和线下学习有机结合,构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能省下很多教学成本,也能提升教学效率。

从这个角度看,干福教育对于行业中其他培训机构是有价值的,两者是一种互补关系,这也是干福的生存空间。

在线教育的难点在于视频播放,技术要求比较高,要播得流畅、清晰,需要足够的流量、服务器、光纤等,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干福教育善于走自己独特的路,巧妙采用多方合作的模式解决平台重资产问题,实现互利共赢。

“平台的成功必须依靠网络营销。”陈挺说,营销是企业的难题,现代营销需要更多互联网知识,需要不断创新的营销方法,所以团队是天天在“头脑风暴”,用无数方案来应对市场变化。今后还将通过升级平台的方法引入微商模式,利用这种超级IP的势能,让大家共同参与,打造一个为自己服务的共享平台,整合教师资源,推出优质教学视频,让这些好教师成为培训界的网红,这个过程会促成教师团队的裂变,吸引更多老师加入这个平台,形成一个大的家政培训平台,然后就会衍生其他需求,形成一个生态鏈,使家政行业的生态圈得到优化与整合。

用新思维解决家庭服务的棘手问题

“正确引导飞单现象,用软件工具实施疏导性管理,让公司、工人、雇主三方站在同一立场,互利共赢。”陈挺说,家政公司的竞争对手,其实并不是来自其他家政公司,而是来自公司与工人中的“意见领袖”之间的竞争,行话就是月嫂“飞单”。现在,一些月嫂“王”在外面都可以自己承接业务,有时甚至放弃公司安排的业务,使家政公司非常无奈。解决的方法是主动为月嫂提供一个接单的软件,月嫂代表公司与客户谈劳务细节和服务费,客户感觉是与工人直接交易,又觉得工人有出处比较放心,将钱打到公司的账户上也安全,完成生意后,平台只收取少量服务费用,剩下的全部转给月嫂。家政公司提供这样的平台,无形中打消了客户的安全顾虑,省掉了中介费,雇主花钱少,月嫂赚得多,达到双方互赢,这就是正确引导“飞单”带来的好处。家政公司只需要专注于工人培训,提升月嫂质量,月嫂出去接单,公司就可以实现盈利。

“现在,家庭服务业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陈挺担忧地说。

“首先来自用户的不信任。”现在的家政公司五花八门,用户选择有一点难度,归根结底就是信任问题。应该为这些公司设立一个公共的征信系统(或与知名企业合作),让用户选择时通过系统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清楚公司概况,相信家政公司,推动行业发展。

“其次是要解决偏远地区家政从业人员的培训困难的问题。”陈挺介绍说,在一些偏远山村,因为师资问题,培训出来的家政员工与一线城市的要求往往不相适应,需要重新培训。如果请教师去讲课,在山上也多有不便,教师不一定愿意去。一些学员因为多种原因,态度也存在不认真现象。这就需要发掘扶贫工具,而线上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将学员组织到村里,通过统一收看线上课程进行培训。

采访结束时,陈挺充满信心地说,“互联网+”的推行,将帮助构建家政行业诚信、品牌、标准和行业形象,将资源进行战略整合,让用户放心消费,形成标准消费,开拓了家政行业的新市场,从而共谋发展!

猜你喜欢
家政公司家政家庭
农嫂进城——家政行业状态观察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月嫂护儿不周 家政公司或担责
家庭“煮”夫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保姆与雇主“暗度陈仓”惹麻烦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