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障碍和策略选择

2018-09-10 23:10高一礼
产权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策略选择商业银行一带一路

高一礼

[摘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支持。然而,商业银行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分支机构数量不足,风险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低,缺乏创新产品、人才等障碍。因此,商业银行应做好分支机构的海外布局,防范管控风险,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加强产品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一带一路”实现资金融通。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一带一路 策略选择

1 引言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根据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中国“走出去”的一项重要战略,“一带一路”建设自2015年正式推进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实现资金融通离不开银行业的支持。

学者对“一带一路”建设和商业银行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夏丹等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我国优势产能输出、贸易便利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为商业银行带来多种业务发展的机遇,商业银行可通过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机制对接实现自身经营业绩的提升和长期战略的推进[1];修丕师基于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一带一路”建设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方向,发现“一带一路”的顺利开展依赖于国内银行部门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银行业整体流动性被动紧缩,对外投资项目的融资来源主要集中于五大国有银行,这不利于“一带一路”高效可持续发展[2];刘梅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银行业面临的机遇,提出银行业必须以更宽的视野分析和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给自身带来的良好机遇,做好顶层设计,防控风险,积极“走出去”[3];李炫榆和黄宇元比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化和国际大银行、我国国有银行的差距,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国际化市场条件不成熟、经营压力大、自身先天不足、发展速度慢和缺乏有力的国际化手段等问题[4]。

从现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大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商业银行积极适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是学者们普遍共识,但是对于商业银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策略选择还不清晰。本文在明确商业银行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商业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障碍,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对商业银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选择。

2 商业银行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意义

2.1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商业银行业务服务国际化的重要契机

2.1.1 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为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其核心区域覆盖了亚洲大部分区域和欧洲、非洲部分区域,共有65个国家参与其中。截至2014年年末,“一带一路”沿线覆盖约44亿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的62%;各国GDP约合2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和的30%[5]。沿线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很多机会,为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提供机遇。

2.1.2 “一带一路”建设促使商业银行不断提升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一带一路”使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对金融业来说,“一带一路”建设会提升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跨国企业增多,商业银行的服务也随跨国企业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这有利于商业银行建立国外业务渠道,促使商业银行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中去,在与其它金融机构和外国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改进服务水平,丰富业务品种,适应国际业务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核心竞争力。

2.2 “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需要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

2.2.1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虽然由政府主导提出,但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推进方面应充分遵守市场规律,使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企业成为投融资主体。政府的任务是通过合作搭建多边或双边的保障机制,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良好的环境,然后让企业根据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所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初始階段,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政策性银行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先锋作用,但在未来需要商业银行积极参与,打造“一带一路”资金支持的“主干道”。

2.2.2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民营企业更需要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民营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营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更能体现市场化的原则,增强发展的持续性,同时由于其非国有身份,可以规避东道国出于国家安全角度的严苛审查。[6]但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获得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持的限制有时较多,这时就需要商业银行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投融资需求,要求商业银行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为“一带一路”建设实现资金融通。

3 商业银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障碍

3.1 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的分支机构数量不足,且布局相对集中

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业务离不开分支机构的支持。分支机构数目不足,会影响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服务和金融支持,给推动“一带一路”带来障碍。截至2016年年底,9家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共设立了62家一级分支机构。其中,子行18家,分行35家,代表处9家。而且这63家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新加坡和越南等地,布局相对集中,在中亚、西亚和北非的一些地方,没有中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布局。布局的不合理和数量的明显不足导致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某些地区,商业银行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融资需要。

3.2 商业银行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差异化经营管理滞后

“一带一路”沿途是多民族、多宗教的聚集区域,不同的文化、经济水平影响着他们的金融需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阿富汗、巴基斯坦、中亚五国和伊朗是伊斯兰民族占主流的国家;老挝、缅甸、柬埔寨和泰国是小乘佛教主导的国家;印度的印度教徒占据总人口的近八成;斯里兰卡的佛教徒占总人口七成之多[7]。宗教信仰的不同,造成各国之间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差异。若缺乏与不同国家相适应的经营战略,商业银行在当地的经营发展就会受阻,影响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

人才的缺乏也影響着商业银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信银行在哈萨克斯坦收购了一家当地的银行,由于业务经营的需要,急需懂俄语、懂国际金融并且懂经济的人才,而国内这样的人才凤毛麟角。要为“一带一路”建设实现资金融通,需要各种各样的国际化专业人才,特别是精通国际金融、现代投资和外语的专业人才,而从我国银行业现有的人才储备来看,这样的人才还比较缺乏。

3.3 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较低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也逐渐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增强综合实力,努力实现国际化,才能更好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我国的商业银行是人民币主要的流通和运行主体,人民币国际化后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与投资业务需求,同时以人民币进行计价、清算基本上可以消除汇率波动的风险。这可以大大提升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让其更好的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然而,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还比较低,基本上还处在周边化的阶段。在越南、缅甸、老挝、新加坡等国家,人民币可以直接流通和使用,商业银行在这些国家可以享受到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便利条件;但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其它国家,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商业银行无法享受到人民币国际化的便利条件,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仍然要面临汇率波动等问题。

3.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商业银行业务拓展风险较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除了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说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很大的经济发展空间,这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但同时也增加了风险。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则相应的金融发展水平也不高,所以在初期对商业性金融的需求也就有限。商业银行在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后,面对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能否充分扩展自身业务水平存在不确定性,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面临障碍。

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障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沿线国家与我国之间在市场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不同国家的金融需求不同。如果商业银行没有针对不同国家、适合不同国家的发展战略,那么它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就会困难重重,无法有效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

4 商业银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策略选择

4.1 增设分支机构,做好分支机构的海外布局

“一带一路”沿线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有很多,若要为“一带一路”建设实现资金融通,足够数量的分支机构必不可少。在科学全面的分析、研究后,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应该在沿线国家开设更多的分支机构,加强货币清算等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发展。商业银行还应放眼国际市场,科学、合理安排分支机构的海外布局,增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覆盖面,为实现“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打下基础。

4.2 加强产品创新,培养国际性人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状况存在差异,不同国家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研究、调研,制订相应的经营发展战略,开发出适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产品,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人们的切实需求。

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是商业银行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国际性人才,根据不同战略的经营需要,有目的的引进符合条件的人才。二是要注重对现有职员的培训、选拔,可以根据经营战略制定培养目标,通过培训等活动打造出一批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要求的专业金融人才。

4.3 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商业银行助力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化,可以为其自身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人民币相关业务提供便利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商业银行如果能够跟进,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能有20%左右的比例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那么很多中国企业就能用本币“走出去”[8],由此产生巨大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与投资业务的需求,为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人民币相关业务提供契机。

商业银行应积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建立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相适应的区域布局。人民币清算网络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其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水平,因此商业银行应完善人民币资金清算网络的建设,构建畅通的人民币跨境流通和交易清算机制。积极为跨国企业提供多样实用的贸易金融业务,提供出口信用证、托收、汇款等人民币结算业务。通过发展海外人民币业务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提升商业银行的海外市场份额。

4.4 防范投资风险,加强风险管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金融发展水平也较低,这必然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防范,努力管控风险,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是厘清海外投资区域风险的特点,加强与相关部委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及时获得海外区域发展与风险的信息,以便于提前防范和应对;二是与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公司合作,通过投保的方式实现风险转移;三是充分权衡风险和利益,运用金融工具优化资产的配置组合。

参考文献

[1] 夏丹,武雯等.“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契机与策略建议[J].新金融,2015,(09):35-39.

[2] 修丕师.“一带一路”倡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累积——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研究[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14(06):95-105.

[3] 刘梅.“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10):135-139.

[4] 李炫榆,黄宇元.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与对策[J].银行家,2018,(02):73-75.

[5] 中国银监会国际部编.“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概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6] 蓝庆新.应大力推进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09):61-66.

[7] 苏娟.“一带一路”与中国文化安全:挑战与应对[J].东南亚研究,2017,(3):106-122.

[8] 张强.“一带一路”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导刊,2017,(04):54-56.

猜你喜欢
策略选择商业银行一带一路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浅谈商业银行如何提升高端客户服务价值
从《破产姐妹》看美剧字幕翻译者的限制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