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2018-09-10 14:09杨春英
种子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优质高产马铃薯栽培技术

杨春英

摘 要:从选地整地、种薯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6-0048-02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志码: B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及玉米,在我国广泛种植。怒江州兰坪县地势相对较平,有着云南典型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干湿季节分明、四季不分明,极为适合马铃薯的种植。

1 选地整地

怒江地区多山区,但是在地势平坦的地块,马铃薯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因此,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为中性或者略显酸性的地块。马铃薯属于茄科,不宜与茄科作物连作,应选择上两茬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选择好合适的地块之后即可进行整地。土地的有用产物是块茎,土壤深度对其块茎的生长有着较大的影响,一般翻耕深度25~30 cm为宜。翻耕之后即可施加底肥,底肥以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为主,施加量为2 000~2 500 kg/667 m2。为了减少地下病虫害的发生,可添加0.1%左右的硫酸亚铁或者硫酸铜。如果土地较为贫瘠,可以在有机肥中加入5%左右的化肥,以提高肥力,改善土壤。

2 种薯处理

1.1 切块

种薯的切块一般在催芽之前2 d左右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在催芽时种薯的切口已经愈合,切块时应从顶部,按芽眼排列顺序进行纵切或斜切,每块留 1~2个芽,单个切块重量不少于25 g。

1.2 消毒

将切好块的种薯,放入浓度为0.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0.5 h左右,撈出后堆放在一起,并用塑料薄膜包裹6~8 h。实践表明,这种消毒方式对于马铃薯常见的晚疫病、青枯病等有着明显的防治作用。消毒后将种薯晾晒1~2 d,再进行催芽播种[1]。

1.3 催芽

在播种前14 d左右,通过催芽来打破种子的休眠,使其出苗更齐、更快。浸种催芽的方式有2种,一种是利用5~10 mg/kg的赤霉素浸种5~10 min,捞出后晾晒5~8 h。但此方法对于赤霉素的浓度要求较高,如果控制不当,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一般采用1~2 mg/kg的赤霉素浸种10 min,捞出后埋入湿润的沙床中,一层湿润河沙一层种薯,最上层覆盖保温,一般7 d左右即可发芽。

2 播种

马铃薯在土壤表面温度达到10 ℃以上时均可发芽。怒江地区一般在11月底到12月初进行播种,各个地区可根据本地当年气候来确定播种时间。马铃薯的播种方式各地有不同的习惯,怒江地区多采用高畦双行栽培的播种方式。播种时株距为25~30 cm,行距为40~50 cm。播种密度也可根据品种、土地肥沃程度略作调整。如果土地较为肥沃,也可采用与其他作物套种的方式,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培土

马铃薯的生长对于土壤的要求较高,中耕培土对于促进马铃薯的生长、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中耕培土,可以使土壤更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马铃薯根部的生长发育和块茎的膨大。在马铃薯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要进行2~3次的中耕培土。第1次是在其生长至5~10 cm时,主要是除草和暄土。第2次中耕培土是在现蕾前,由于马铃薯的根部生长不深,有露出土壤外的趋势。因此培土时应大量向苗根培土,培土高度要达到5 cm以上。第3次培土在现蕾时进行,高度要达到主茎的功能叶下面,确保块茎不外露。

3.2 肥水管理

要想马铃薯达到优质高产,合理的肥水管理必不可少。马铃薯的施肥方式有多种,如沟施、穴施、根外施等。

马铃薯的追肥应遵循“前期促、中期控、后期保”的原则。在马铃薯的生长前期,为了促进其生长,施肥应以氮肥和磷肥为主;中期要控制茎叶的生长,使营养成分向地下转移,促进块茎的形成和膨大;后期为了延缓衰老,延长块茎的生长时间,应以钾肥为主。追肥宜在苗期早追为好,出苗后结合中耕及时追肥,此时氮肥占总施氮量的30%、钾肥占总施钾量的20%;现蕾时进行第2次追肥,此时氮肥占总施氮量的20%、钾肥占总施钾量的40%。开花后若出现徒长,应及时喷洒适量的多效唑或矮壮素等控制茎叶生长。现蕾期及时摘除花蕾,可适量喷施铜、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

浇水应遵循“前期蹲、中期灌、后期控”的原则,播种时应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需要浇水。后期应根据下雨情况决定浇水次数,以保持土壤湿润而无积水为浇水的主要目标。在收获7 d内停止浇水,以便于收获。

3.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会对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带来重大影响。因此,要加强防治,选择地块时一定不能选择上一茬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对种薯以及土壤进行消毒[2];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来培育壮苗,提高对病虫害的抗性;当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时,要选择针对性较强的农药进行防治,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 1 ] 林丽艳.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育种与栽培,2011,22(09):26-27.

[ 2 ] 何永福,何庆才,胡辉,等.毕节地区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贵州农业科学,2003,31(03):54-55.

(收稿日期:2018-05-09)

猜你喜欢
优质高产马铃薯栽培技术
马铃薯有功劳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