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18-09-10 04:51王耀军
种子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应用

王耀军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人们对城市园林建设的关注度和建设期望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能够有效净化空气,降低城市噪声,有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满足国家对城市园林建设的总体要求、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高要求,反季节种植技术正在园林绿化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反季节种植技术;园林绿化;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6-0058-01 中图分类号: S626 文献标志码: A

1 反季节种植的要求

1.1 根据树种特性进行种植

针对不同树种特性,研究具有高精准度的试验成果,实现对种植时间、土壤等其他相关要求的进一步完善,对每类树种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其自身特性进行反季节栽培和种植,为其提供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生长环境,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1.2 遵循因时种植的原则

应季绿化工作的时间主要集中在适合植株生长的春季和秋季,反季节种植较好的入土栽培时间在秋末冬初这段时间内[1]。此时,土壤中的温度相较于地表上的温度偏高,当植株根系进入地下时,其适宜的温度能够较好地保护根系的修复和生长。

1.3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相对于正常生长的植株而言,反季节种植的植株生长速度偏慢,其中种植地的各项条件是决定其能否缩短生长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反季节种植技术对土壤的要求更为严格,要求土质疏松、土壤厚度较大,同时必须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

2 园林绿化应用的要求

2.1 园林绿化中的植株选择

反季节种植对自然因素的要求较高,气候条件以及自然环境对植株的成活率具有较大影响。若在恶劣环境下强行种植,外部不良条件会制约植株的生长,严重情况时会造成植株的死亡。因此,在进行反季节种植时,必须选用具有较强生命力、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植株品种。在植株品种选择上把关,确保植株生长的第一步万无一失,才能有效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2.2 园林绿化中的植株运输

相比种植而言,植株的运输是保证反季节种植成功的重要一步。通常情况下,植株的运输主要选择在夜间进行,夜间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与此同时,尽量选择较近的植株供应基地,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减少植株在运输过程中的消耗。在运输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植株进行喷水,缓解其水分蒸发。在对植株的运输包装上,要确保土球与植株的根系完整,在植株主干之间加垫层,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植株主干在车辆运输过程中的摩擦,减少因温度过高而出现根系腐烂的情况发生。

2.3 园林绿化中的土壤处理

在种植之前,要对种植土壤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土壤不僅需要保证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同时也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和肥力。在选定种植地区后,需对土壤进行化验,通过化验结果分析并创造出合适的植株生长环境,实现植株的良好生长发育。同时,要根据植株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土壤厚度,增加其成活率。

2.4 园林绿化中的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植株修剪、病虫害防治以及土壤肥力保持等。在植株修剪方面,应注意不同季节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夏季由于室外温度较高,可以通过大栅遮阳、树冠喷雾等方式保证空气湿润;冬季时应格外注意防寒防风[2]。在病虫害防治上,应当选择合理的病虫害防治药剂以及喷洒时间,尽量减少对植株以及对周围人的不利影响。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考虑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其次考虑科学的化学防治方法。要做到提前预防,能够对小面积病虫害的出现做到及时发现并对症下药,防止大面积疫情的出现。通常土壤本身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无法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所以应人工加入化肥,科学合理地帮助作物生长。

3 总结语

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从植株的品种选择、植株运输、土壤处理以及后期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更好地做好反季节种植的技术要求。尽管反季节种植技术已经越来越普遍,但仍有难点存在。做好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的应用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对反季节种植技术的进一步研究,真正推动我国园林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 乔丽,周小欠.谈现代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J].现代园艺,2016,690(24):192.

[ 2 ] 王魁,高啸峰.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措施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12(09):1 294-1 295.

(收稿日期:2018-05-09)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应用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浅谈县级城区园林绿化设计问题及策略
园林绿化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
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植物中常见害虫的药剂防治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