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种植技术相关应用的探索

2018-09-10 04:05吕宗义
种子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造林林业

吕宗义

摘 要:人们为了提升生活品质,会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耗费自然界大量的资源,使得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所以需要加大林业造林种植技术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了各種先进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帮助种植人员更好地提升相关技术。

关键词:林业;造林;种植技术;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6-0069-01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志码: A

1 林业造林种植技术的相关概述

1.1 定义

传统林业种植过程中,需重点掌握种植区域的清理以及整地技术。场地的清理,一般是在种植作业活动的初期,林业种植场中会有很多的杂草和灌木丛,影响林业的正常种植,甚至可能会有大石头压制着林木的正常生长,所以需要及时地清理。

整地技术一般是在清理工作结束之后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选择局部整地或者是全面整地。所谓的整地技术,指的是对指定区域中的土地进行垦荒以及整理,按照垦荒作业区域存在形状的不同,可以将开垦作业的操作模式进行划分,分成带状、条状和阶梯状等。

1.2 方法

1.2.1 森林综合培育

营林造林过程中,需要采取植苗培育的更新方式,做好植树造林的工作,对天然森林进行保护,让其自主更新;另一方面,需采用封山的更新方式。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积极地开展培育活动,采取植苗更新的方式,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1.2.2 选择优良树种

在造林时,要将杂物清理干净,尤其是在翻垦土地的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选择优良的树种,山区和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区适合带状整地,块状整地比较适合以块状的方式进行翻垦,确保林业造林种植工作的有序开展。

2 造林种植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植树造林播种技术的主要应用

播种技术方式又被称作是直播造林的技术应用途径,是技术人员采取直播种植的手段,为固定的林业种植对象进行种植培训的工作方法。在此技术模式的支撑下,造林对象的胚芽可以在自然生态温差环境中不断地生长[1],幼苗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不管是造林种植的对象或林业种植对象的生长规模,与传统的人力开垦种植模式相比,会更加完善、自然以及规律。在此基础之上,直接播种对于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要求相对较低。和其他机械化的生产作业技术相比,直接播种耗费的成本比较低。但是因为它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严格,所以某些沙漠地区或者在温差比较大的环境下,采用直接播种,成活率会大大折扣,存在一定缺陷。所以需要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周围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与之相适应的种植技术。

2.2 混交林种植技术的主要应用

混交林种植技术是目前国内林业种植技术中发展比较快的模式。混交林种植技术的对象,通常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之下,占有一定份额的商品林业,采取应用混交林种植的模式,就能巧妙地解决传统林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商品林业多样化的种植,极大地提升林业种植的社会经济收益。混交林种植技术之下的植物幼苗阶段成长速度比较快,对幼苗品质要求较高。而且,此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目前该技术多应用在稀缺的林业品种上,一方面种植对象的存活率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稀有物种也实现了均衡化的发展。

2.3 造林分植技术的主要应用

树木种植对象的枝丫、主干以及根系脉络,都可作为营养的分植媒介。再借助现代化的分植种植技术手段,在很短的时间里将林业种植对象的生长周期缩短,进一步减少种植的经济投入。为了能够确保分植造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会受到地区分布差异的影响,技术人员需要在开展实践管理的研究之前对种植区域周围的情况进行考察。分植技术全新的造林技术手段被广泛地用在了杨树、垂柳以及松树的种植中,并且普遍地用在了植物种植的环节中[2]。

3 结束语

从目前国内林业种植的情况来看,很多现代化造林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实际的种植中,而且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物力。只有结合林业种植对象的实际生长规律,不断完善,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林业种植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 1 ] 蔡启山.林业造林种植技术相关问题的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8):190.

[ 2 ] 瞿涛.植树造林方面树木种植技术[J].现代园艺,2015(06):46.

(收稿日期:2018-05-09)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造林林业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数字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land produces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