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县安息小茴香(孜然)套种线椒栽培技术

2018-09-10 16:59彭伟
种子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彭伟

摘 要:安息小茴香和线椒均为焉耆县的特色产业,同时线椒又是焉耆县红色产业带中的一个主打品种,为使特色产业发挥其优势,并在农民增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年来对特色作物套种模式不断地进行探讨摸索,进一步优化配置,并充分发挥其优势。主要介绍了焉耆县安息小茴香(孜然)套种线椒栽培技术,旨在发挥各自优势,指导生产。

关键词:安息小茴香;线椒;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6-0078-02 中图分类号: S573.9;S641.3 文献标志码: B

1 播前准备

1.1 土地选择

选好土地是各要素发挥作用最优化的前提,选择适宜的土壤,才能将发挥的总效益大于各效益之和。

1.1.1 茬口的选择

合理的茬口可减轻苗期病害的发生,有利于培育壮苗。根据多年的栽培模式,适宜的茬口为青贮玉米、小麦和玉米茬口。

1.1.2 土壤的选择

应选择疏松、养分平衡的沙土壤。土壤养分指标要求为有机质>2%,pH值7.5~9,碱解氮>40 mg/kg,速效磷>10 mg/kg,有效钾>100 mg/kg。

1.2 选好良种

适宜的良种是各要素发挥整体作用的内在因素。

1.2.1 本地较适宜种植的良种

安息小茴香为太空3号和火焰山牌;线椒为红安系列。

1.2.2 晒种

对选好的种子,在播前10 d进行晒种。晒种有利于提高种子的活性,有利于出全苗、育壮苗。

1.2.3 种子处理

针对苗期主要病害,在播前1 d用广谱杀菌剂进行药剂处理,对处理过的种子用磷酸二氢钾拌种。线椒应先浸泡4 h,然后进行搓种,除去种皮上的蜡质层。

1.3 土壤处理

为减轻苗期杂草危害,播前7 d应进行土壤处理。土壤处理的药剂有都尔、金都尔、弗乐灵、施田补等,效果较好的为48%弗乐灵。

1.4 铺膜

土壤处理7 d后及时进行铺膜,膜宽1.4 m,一膜两带4行,膜幅上种4行线椒,膜间套2行小茴香,铺膜时与拉滴灌带、条施基肥同时进行。条施基肥为三料过磷酸钙25 kg/667 m2、硫酸钾15 kg/667 m2。

2 适时播种

(1)安息小茴香应在3月20日前在膜间进行人工条播或穴播,同时带种肥三料过磷酸钙20 kg/667 m2和硫酸钾10 kg/667 m2,与种子同时播入,播量为300~500 g/667 m2。小茴香离膜10 cm左右,行间距30 cm左右,播深2~3 cm。

(2)线椒应在4月5日前在膜上进行人工穴播,线椒膜上株行距的配置为(35+50+35)cm×12 cm,播种量为0.5~1 kg/667 m2,播深3~4 cm。

3 田间管理

3.1 及时查苗补种

当小茴香显行后及时进行查苗,对缺苗断垄的及时进行补种。对补种的种子应进行浸种,当种子吸水膨胀后进行补种,以利于尽快出苗。查苗补种时间,小茴香为3月底,线椒为4月底。

3.2 松土除草

查苗补种后,及时对小茴香进行人工松土除草,减少苗期杂草危害,达到提温保墒的作用,促壮苗早发。全生育期应进行2~3次人工松土,二次松土时应结合疏苗同时进行。

3.3 病虫害防治

3.3.1 病害防治

本地安息小茴香的主要病害为根腐病,防治药剂为恶霉灵或甲霜锰锌等杀菌剂+磷酸二氢钾+尿素,也可与防虫同时进行,全生育期防治2~3次,最后一次或线椒第一次防治在两个作物上同时进行。

3.3.2 虫害防治

本地安息小茴香主要虫害为三叶草夜蛾、菜青虫和地老虎,防治药剂为菊酯类杀虫剂+磷酸二氢钾+尿素。

3.4 适时收获

安息小茴香具有无限生长习性,为不影响线椒的生长发育和安息小茴香的产量,应及时进行收获。安息小茴香适时收获期为第1层果实完全成熟,远看植株已有黄色、近看仍有花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间应在6月下旬。

4 做好混管期工作

因进行套种,两作物同处于一个管理期,应把控好各作物的生长发育。

4.1 线椒的苗期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和茎基腐病,与小茴香病害用药相同,应同时进行。

4.2 加强线椒起身期的管理

线椒起身期时,安息小茴香处在盛花期,在线椒起身前应对线椒进行适当的化控,培育线椒壮苗,以防线椒起身过猛,影响安息小茴香的生长发育。

4.3 加强水分管理

根据安息小茴香的苗情苗势,酌情灌水,线椒浇第一水时,如果安息小茴香不是严重缺水,应严格控制线椒的第一水。

5 加强线椒的管理

5.1 及时查苗补种

方法与安息小茴香相同。

5.2 及时定苗

当线椒达5片真叶时,应及时间、定苗,去杂、去弱、去病苗,留苗方式根据地力情况而定,地力较好的,采用每穴留双株方式;地力较弱的,可采用1∶2∶1的留苗方式。

5.3 及时中耕

安息小茴香收获后及时进行深中耕。

5.4 加强肥水管理

5.4.1 滴水

全生育期滴水,沙壤土滴水10~12次,下潮土滴水6~8次。原则不滴空白水,结合施肥同时进行,最后一水应在8月25日结束。

5.4.2 滴肥

线椒全生育期施肥总量为磷肥实物用量的46%,三料或磷酸二銨50 kg/667 m2,46%尿素35 kg/667 m2,

33%钾肥30 kg/667 m2。

5.4.3 滴肥原则

前期磷、钾肥为主,突出磷肥;中期氮、磷、钾肥齐上,突出氮肥,适当控制磷、钾肥;后期氮、钾肥,突出钾肥,总趋势为前磷、中氮、后钾。

5.5 病虫害防治

5.5.1 病害

线椒的主要病害,前期为立枯病、猝倒病和生理性病害,中期为病毒病,后期为疫霉病和各白粉病,施用药剂为病毒A、甲霜锰锌、百菌清、乙蒜素、氯化钙、硼肥和磷酸二氢钾等。

5.5.2 虫害

线椒的主要虫害有烟青虫、棉铃虫、蚜虫,可用菊酯类、吡虫啉、啶虫脒等杀虫剂+锌肥和磷酸二氢钾防治。

5.6 及时喷施落叶素

应在9月上旬喷施落叶素,提高线椒色素。

(收稿日期:2018-05-06)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