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优质米生产中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

2018-09-10 06:51陈大明
种子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水稻

陈大明

摘 要:主要从把好产地要求关、生产组织关以及水稻质量关这3个方面,对绿色优质米生产中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经验等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绿色优质米;水稻;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6-0091-02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志码: B

作为当前农业防灾减灾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绿色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提升粮食产量以及实现农民增收等方面效果显著。

1 科学把好产地要求关

事实上,绿色防控技术的出发点在于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其在应用过程中将农作物防治当作基础,通过自然天敌的利用来恶化病虫害生存条件,有助于提升水稻整体的抗病虫害性能,而后通过化学农药的合理配比与使用,起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针对绿色优质米生产的条件进行分析,其要求产地pH值为6.5~7.5,并且从中生产出的产品各项指标均要与国家规定的要求相符,即农药六六六、DDT以及金属铅、汞、铜等在土壤中的含量不能超标;产地不存在大气污染、水源污染等问题;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含量应在3 100 mg/kg以下;不应含有甲胺磷、甲拌磷以及对硫磷等物质[1]。

作为种植户,在绿色优质米生产前,应当认真学习与掌握这些要求,只有满足要求的生产,才能确保最终获得的产品质量、安全等均达标。

2 合理把好生产组织关

绿色优质米生产实则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為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维护绿色优质米生产质量达标,务必做好宣传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具体来讲,绿色优质米生产之前便应将组织领导工作做好,如成立专门的领导协调小组,并对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行明确。只有组织与协调好生产活动中的各项事宜,才能为优质水稻的健康茁壮生长提供条件。

其次,需要在生产环节科学化地实施投入品监督、品种安排、栽培技术指导以及生产布局等工作,结合当地实际的田块面积、地势地形等工作,要求专业技术工作者采取“蹲点指导”的办法,具体来讲便是要求现场至少有1名技术工作者负责对66.7 hm2左右的绿色优质水稻田进行管理和现场技术指导。

再次,应成立一支专门的病虫害防治团队,适时增加资金投入,为团队配备一些先进的施药器械,如电动式喷雾机等。应避免在绿色优质米生产环节发生种植户私自施用国家禁用激素、农药以及微肥等投入品行为,防止农户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期出现使用方式、方法不当的问题。

最后,绿色优质米生产完成后,应以企业参与的方式,与种植户签订购销合同,按照绿色优质米市场价格以及收购原则,收购农户手中的稻米,确保农民一年的辛勤劳作能够得到一个合理收入。如果稻米收购环节未达到优质优价,必然会降低农户种植与管理绿色优质米的积极性。

此外,还应以发放资料(如病虫情报、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等)、组织会议以及技能培训等方式,强化技术宣传力度,提升农户对水稻病虫害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并自觉、主动地使用一些科学手段防治病虫害,以此获得高质量绿色优质生产米,进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3 适时把好质量关

首先,采用一定的预防措施,适时缩减病虫害基数。第一步在品种选择时,应当选择高产、抗病性品种,需要结合当地的土壤质地、地形地貌等环境及气候特征等选择抗性强、产量高且适应性广的水稻品种。第二步便是实施稻田耕沤灭螟、卵以及种子的消毒处理,在水稻移栽之前,全方位地实施耕沤冬闲田以及收割之后稻田等灭菌、灭螟以及灭卵等工作,将田中漂浮于水面上的菌核、杂物等捞起来,而后将其带离田块,并进行集中烧毁。此方法在防治稻曲病、螟虫以及纹枯病等方面效果较好。

此外,以浸种的方式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也可起到一定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以惠水地区为例,针对中稻,应当使用25%咪酰胺乳油2 000~3 000倍液,以间隙浸种的方式浸种48 h,可起到非常好的稻瘟病、恶苗病防治效果;或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 g进行拌种处理,每次拌种量应当控制在2.5 kg左右,该方法在防治南方水稻细条矮缩病、苗期稻飞虱等病虫害方面效果较好[2]。

其次,采用科学手段,有效提升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具体来讲,在选择种子时,应当选择“足种育壮秧”的方式,确保稻田基本苗生长态势良好。

当地政府及技术小组应当吹响 “多用一斤种,增加百斤粮”的号角,并深入基层,指导农户如何选择优质品质,提高绿色优质米的产量。

4 总结

综上所述,稻米种植户想要种植出绿色优质米,除了要科学选择优良品种外,还务必做好水稻生产环节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只有按照技术专家的指导,主动掌握一些新的种植技术,自觉规避一些种植不当、不科学的行为,才能为绿色优质米的高产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 1 ] 高春庭.绿色优质米生产中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总结[J].湖南农业科学,2014(04):17-19.

[ 2 ] 张三元,张俊国,金京德.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J].吉林农业科学,2006(03):13-16.

(收稿日期:2018-05-06)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水稻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高产基因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