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侧理论的酒店企业实习生供需现状分析

2018-09-10 03:13刘学艺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习需求

【摘 要】旅游行业的高人才需求量与高流失率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近年来,旅游酒店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在旅游酒店行业就业,或到酒店企业工作后再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供需错位”间接加剧了学生的就业难和行业的用工荒。人才竞争已经成为酒店业生存竞争的焦点。利用需求侧理论对需求方酒店和供给方实习生进行需求分析发现,需求和供给不对等,基于此,文章提出调整酒店企业与实习生供需关系的对策。

【关键词】酒店企业;实习;需求

【中图分类号】F272.92;F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6-0236-02

1 酒店企业对实习生需求现状

目前,我国酒店行业规模急速扩大,发展迅猛,导致酒店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但目前酒店招聘人员难度越来越大,酒店行业缺乏高端和专业的管理人才、人才流失率高、人才素质偏低等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酒店的整体服务水平。因此,许多酒店都将目光转移到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身上。酒店为何乐于使用实习生呢?原因主要有3个:①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已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基础,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②实习生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实习期间通常不会离职;③使用实习生的成本低,有利于企业节约人力成本。

2 酒店企业与实习生供需对接分析

利用需求侧理论对需求方酒店企业和供给方实习生进行需求分析发现,需求和供给不对等(如图1所示)。

2.1 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与酒店人才需求的差距

酒店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应聘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其次是职业技能和合作意识,最后是文化程度。企业普遍认为学生在学校只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就行,更多的操作能力可以在实际工作岗位中不断提高。但学生却认为,实际操作能力最重要。酒店和学生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认可度是一致的,都认为它是最重要的素质。酒店认为第二重要的素质是有工作责任心,但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团队协作能力比工作责任心更重要。显然,酒店需求与学校供给在人才素质要求方面存在差距。

2.2 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酒店需求的差距

酒店管理者认为学校侧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但学校传授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企业比较看中学生的职业道德。但学校对学生职业道德、品行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学生也认为自身在专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认为学校对以上能力的培养比较匮乏。学生反映学校最应该加强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也是企业最看重的。

2.3 学生职业认同感与酒店用工满意度的差距

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问及调查对象“是否将酒店管理专业作为未来的职业方向时”,51%的学生表示不确定,18%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到酒店企业就业。探究原因,大多数学生认为酒店工作是“吃青春饭”、发展空间有限、社会评价不好、工资待遇低等。酒店在选聘人才时,比较注重应聘者的身高和外貌,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形象和气质达不到酒店的要求,导致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选择非对口职业。酒店对学校输送的人才满意度不高,对学生在敬业精神、实际操作能力、管理组織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认可度较低,认为毕业生不满足酒店的用人要求。

2.4 学生的实习动机与酒店用工动机的差距

学生参与实习,希望能在真实的工作中锻炼自己,增长知识,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在酒店安排的工作岗位上实习,但也有部分学生参加实习纯粹是为了完成学校硬性安排的实习任务,在工作中没有调整好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形势,所以出现部分学生在实习中途离开的现象。一部分酒店与学校开展了合作教育模式,共同育人,例如订单式培养对口人才;还有一部分酒店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只是把实习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对实习生没有任何的培养,导致学生不愿意到酒店工作。

3 调整酒店企业与实习生供需关系的对策

3.1 加强酒店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发挥其育人作用

每一个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培养人才。酒店企业应为实习生构建实现其职业理想的平台,让实习生能在一线岗位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员工的心理因素、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直接影响酒店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酒店企业可以与学校合作建立人力资源库,保证自身对人才的需求,也能不断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除了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技能外,酒店企业还要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修养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酒店企业的育人作用。

3.2 提供职业发展平台

目前,我国酒店行业已经陷入用工荒,大部分酒店都是为了用人而用人,没有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储备。很多酒店企业没有为实习生在其实习期间制定一个系统的规划,通常是哪个岗位缺人就往哪个岗位安排实习生,导致一些学生在整个实习期都待在一个岗位,不能全面掌握酒店的运营流程。先进的管理是酒店用于提升其竞争力的有力手段,酒店行业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改变企业的用人机制,加大与学校的合作力度,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酒店企业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把对实习生的使用和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实习生创造良好的住宿和生活条件,帮助实习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实习生的工作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加强对其操作技能的培训。酒店企业还要对实习生有严格的要求,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定期轮岗、分阶段分配不同的实习任务,让他们感受到酒店工作的挑战性和自己做好工作后获得的成就感,看得到自己在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等。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实习生及时给予肯定,对工作中表现不好的实习生要耐心引导,寻找合适的方法激发其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人才就是企业无形的财富,酒店企业为实习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对酒店和学生都是非常有利的。

3.3 帮助实习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各界对服务业存在一定的偏见,普遍认为在旅游业工作的人是“吃青春饭”,服务行业低人一等,是伺候人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周围人的这些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学校应该帮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其对本专业要有正确的认识,并学会对自身知识和素质的不断扩展与提升,树立其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对本行业的认同感、尊重感。

3.4 实习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

调查显示,现代酒店企业对员工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诚信度等非常重视。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待实习工作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把赚钱当作实习的目的,要以学习和锻炼为目的,调整自己的薪酬期望。在实习前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从基层做起;在实习过程中要善于学习、虚心请教,不要以自己是科班出身而自居,要放平心态,有长远的眼光,认识到酒店职业生涯的发展是“越老越香”和以经验、资历为基础的,从而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

4 结语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酒店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星级酒店市场空间不断增长,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酒店企业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实习生资源的价值,实现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储备,对于酒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刘学艺.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酒店员工高流动性分析[J].价值工程,2013,32(10):120-121.

[2]朱学同,齐先文,雷若欣.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学生酒店实习满意度研究——以C学院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31(8):21-27.

[3]丁小伟.探析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2,31(8):143-144.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实习需求
浅谈校企合作对毕业生实习的重要性
浅谈如何提高男生在妇产科实习质量的体会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基于云端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的研究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来华留学生勤工助学、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呼吸科实习护士带教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