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精准扶贫的问题及对策

2018-09-10 12:40李庆龄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6期
关键词:贫困村精准扶贫

李庆龄

【摘 要】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后,全国各地出台了相应的帮扶政策,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精准脱贫的进程。文章以湖北省B县为例,对其进行实地调研发现,目前还存在贫困户识别标准单一、部分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多维贫困识别;贫困村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6-0287-03

贫困问题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贫困问题一直备受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在贫困问题的解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大量经验。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帮扶的群体逐渐减少。笔者通过对湖北省贫困地区的B县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和分析了目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1 贫困现状与扶贫措施

据统计,B县目前有重点贫困村118个,占辖区内所有行政村的37%。其中,贫困户有46 251户,共147 416人,绝大多数贫困人口集中在高寒区、深山区,这部分人群的困难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目前脱贫工作的难中之难。

在这种情况下,B县积极践行相关政策,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为此,B县进行了以下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精准识别,确定贫困户是扶贫的基础,B县为了确保扶真贫,强化贫困人口的信息动态管理,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以“三进五出”为标尺,“一把尺子量到底”,确定了“八个优先脱贫,五个优先纳入”“八步走”等机制与程序,做到对贫困人口的准确认定。

(2)与传统的扶贫方式不同,精准扶贫的对象更精准、措施更有力。为了推进扶贫进度,B县积极落实“五个一批”的具体政策。通过“五个一批”,因户施策地为相关贫困人口制定脱贫致富策略。

(3)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了“屋场子会”“一算二访三查四评五晒”的“五步”法和“一看二定三帮扶”扶贫模式等先例。

2 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目前,B县的精准扶贫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的脱贫进程和扶贫效果,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当地在政策层面、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中,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在目前各地的扶贫实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究,从问题的根源出发,从中找出可行的对策,推进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2.1 贫困户识别标准单一

B县扶贫办的相关政策规定,年人均纯收入在3 072元以下的为贫困户。也就是说,在各村实际的贫困户评选中,仍然是以基本的收入多少为衡量标准。这一标准看似公平且具有量化标准,但是在现实执行中却存在以下问题。

(1)一个家庭的经济情况是由收入与支出两个部分组成的,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多少在现实中难以确定。农户家庭年总收入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作为第三方,要确定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是高于还是低于“3 072元”这个标准,在现实中是很难确定的,这给贫困户的评选工作带来了难度,为之后有可能出现的评选不公平现象埋下祸根。在进行收入调查时,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部分村民少报年收入或工作人员在进行收入核算时因计算基准、标准不同而抬高了村民的实际收入等。此外,家庭的支出情况也存在不确定性。在农村,有的农户家庭年总收入相对偏少,但其家庭人口少,支出相对较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不一定低于3 072元;而有的农户家庭年总收入相对较多,但家庭总人口较多,因病、因学、因灾等支出较多,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不一定高于3 072元。

(2)目前的扶贫政策侧重收入贫困,而对其他类型的贫困关注较少。例如,精神贫困,在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不乏一些村民认为脱贫是政府和村干部的责任,自己不用做任何事情就可以坐享其成。

(3)在各村的具体扶贫工作中,存在一些有贫困趋势的潜在贫困户,比如有些家庭的人均收入虽然高于贫困标准,但家中劳动力很少、家庭开支很大。对于这类人群,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识别标准将其纳入扶贫对象的行列,也没有相关政策将其未来的贫困扼杀于摇篮之中,享有的社会保障力度较弱,参与社会保险的能力与意愿不强,实则也是社会的相对弱势群体。如果不重视这部分群体的贫困问题,扶贫工作可能会常年反复地延续。

2.2 部分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

政策制定和政策落实之间会由于多种原因而出现偏差,有些政策在基层的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B县的扶贫政策中,比较重视易地搬迁,对于自然条件差、道路不通、基础设施实现入户难度大、成本高昂的部分居住地的贫困户,可以采取易地搬迁然后集中安置的方式帮助其脱贫。主要选择区位较好的地点进行集中安置,将“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全部建好,房屋按照每人25 m2的标准建好后,让部分人群“拎包入住”。这一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村民的乡土情结较重,不愿搬离原居住地。在广大农村地区,“安土重迁”的思想依然比较严重,很多村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不能接受离开世代生活的地方。此外,部分村民表示长期在同一种环境中生活,邻里关系、社会交际基本固定成型,搬迁至另一个地方,需要重新开拓和经营各种关系,同时会让人产生不安全感。

(2)补贴标准较低,使得一些真正需要易地搬迁的农户因经济实力不够而选择放弃享受该项政策,导致这项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益面并不广泛。目前,安置房的补贴较低,一些比较困难的村民即使有搬迁的想法也无法实现。这种现象在危房改造中也比较常见。

(3)村民搬迁后的后续生存、生活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扶贫政策的出发点是让村民“搬得走,住得稳”,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想让村民在新的安置點获得长期生活的收入来源还比较困难,农田、山林等基础资源无法实现同步搬离。对于贫困村民来说,他们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地,如果让他们出去打工赚取收入,很多村民表示难以适应。

2.3 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扶贫工作的开展

在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基本要求是“水、电、路、网”的畅通与快捷。B县内,受地形、资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的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B县的农饮水解决标准低,加上受喀斯特地貌特征的限制,部分地区靠天吃水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群众仍然有饮水难的问题。虽然B县有国家电网的对口支援,但是因为电力设施在部分地区的建设难度大,所以仍然有部分地区尚未通电;农村道路是制约B县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虽然沪渝高速、宜万铁路相继建成通车,但农村道路交通仍然不便。许多村庄尚未实现柏油公路到村到户,其中一些村更是因为自然条件恶劣,连土路都尚未修通。网络是B县的许多村庄村民还感到比较陌生的事物,农村的信息闭塞,加之网络覆盖成本较高,使得无线网等设施尚未普及。有些已经搭建了网络的村庄,也存在部分村民思想观念落后、家庭困难而放弃覆盖的情况。相关基础设施的落后,给B县的扶贫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例如,在发展产业扶贫方面,由于道路不通、网络信息不通,产业很难走出去,村民的农产品很难变成实际收入,使得产业脱贫变得更加困难,产业致富更是望尘莫及。

3 针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实践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脱贫进程。笔者经过实地调研与资料查找,对相关问题的表现、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以下建议。

(1)政策的制定者应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开创性的思维,制定多维的贫困户识别标准,并出台相关的政策阻止潜在贫困户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贫困户评选工作的可行性,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同时,建立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的过失追究制,让贫困村村民代表和贫困户直接参与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决策过程,并与第三方社会监督服务结合,建立公众监督举报制度,确保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工作的公开、透明与公正。

(2)政策的制定者多结合实际情况,以调研和考察为基础,对基层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思考和推演,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一方面,要加强对政策实施的控制,不仅要控制其落实情况,还应注重其实际反响。决策层应加强实地调研与考察,通过实地考察的内容与问题,反思政策的成败过失,及时对相关扶贫政策进行更正与补充调整。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将项目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下放到基层。基层工作者长期与农民打交道、一直奋战在扶贫一线,对农村基本问题、农户的基本情况更加了解,由他们自下而上地反映情况、提出政策建议,可以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增强政策实施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广大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3)在各村的扶贫工作中,要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基础设施是各村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支撑。落后的基础设施将会成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一大阻力,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将会为精准扶贫工作带来更多机遇。一方面,对村干部和驻村干部提供能力建设服务,根据精准扶贫的政策要求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建设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各村的文化建设工作,改变村民陈旧落后的思想,提高村民的素质和集体意识,保证各项基础设施顺利建设。

(4)深入群众、激发贫困人口的脱贫积极性,实现自主脱贫。扶贫干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与村民的联系,深入群众,了解贫困人口的真正需求,从而提高政策供给的精准度。干部与群众结合在一起,实现无障碍沟通与协商,是精准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不二法宝。同时,要积极宣传扶贫政策,让困难群众了解相关的政策和项目,意识到自主脱贫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扶贫干部参与扶贫工作,而不是做政策的被动接受者。

参 考 文 献

[1]马尚云.精准扶贫的困难及对策[J].学习月刊,2014(19):25-26.

[2]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78-81.

[3]罗凌.關于精准扶贫的调查和思考[J].中国乡村发现,2014(4):134-138.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贫困村精准扶贫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湖南省:城市工业园区集中建设光伏基地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贵州:将扶持65个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村率先脱贫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