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复盘,让每一场足球比赛都有价值(一)

2018-09-10 05:01苏斌
校园足球 2018年3期
关键词:红队高强度技战术

苏斌

这是郑州市第九中学校足球队一场普通的队内对抗赛。11人制比赛,比赛时间80min,最终红队以4∶0获得了比赛胜利。

为了更全面、更科学地了解球队的体能水平、差距及技战术落实情况等问题,赛前出场球员都佩戴了运动监控装备MT-Sports智能臂带,该设备可以采集球员的心率、速度、距离、轨迹等基础运动指标,后期通过数据分析软件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为以后进行针对性训练提供数据基础。

赛况

本场比赛双方的出场阵容如图1所示,红队采用的阵型是3-4-3,蓝队采用的阵型是4-4-2。上半场比赛红队由左向右攻,蓝队则由右向左攻。

开赛5min,红队率先破门得分,之后在比赛第33min、49min、55min依次进球得分。下半场在红队被罚下一人的情况下,蓝队也未能改写比分(图2)。

数据分析概述

显而易见,两队队员的技战术能力存在一定差距,这是赛前分队所决定的。本场比赛重点在于锻炼蓝队队员在面对整体水平超出自身的对手时场上的发挥情况,而笔者通过这样一场结果有一定悬殊的比赛,对两队的体能表现、技战术执行情况、进球或丢球前的跑位、各位置的典型队员的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为队员们讲解差距在哪里。

体能数据分析

1.蓝队体能表现尤其是高强度跑体能表现明显弱于红队

跑动距离是反映球员运动量的直接指标,能够体现球员的跑动能力和体能水平。从图3可以看出,本场比赛红队的总跑动距离是84048m,比蓝队多5419m,相当于红队人均跑动距离比蓝队多出近500m,说明蓝队的体能与红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差距更大的是与比赛结果相关的高强度跑距离,红队比蓝队多2300m,相当于红队人均高强度跑距离比蓝队多230m,多出了40%。高强度跑距离的较大差距是红蓝两队体能差距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说明红队在比赛中跑动更为积极,努力程度更高。

2.整场比赛蓝队在跑动表现上都被红队压制

整个比赛过程中,红队的体能是否一直优于蓝队,体能分配情况又如何?从每5min高强度跑次数来看(图4),整个上半场红队每5分钟的高强度跑次数都在蓝队之上,牢牢控制了场上的比赛节奏,并且红队的高强度跑节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相对而言,蓝队的节奏较为平缓。

图4 上半场每5min高强度跑次数

从数据上看,比赛的前5min,红队的高强度跑次数较多,节奏较快,也恰恰是在开赛5min,红队破门得分。而在第25min时,红队突然加快比赛节奏,于第33min再次进球。

下半场随着球员体能的消耗,整体高强度跑节奏呈减缓趋势,但红队仍然控制着比赛节奏(图5)。通过中场的换人调整,红队于下半场第10min、15min连续进球得分。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下半场进行到第30min时,红队被红牌罚下一人,蓝队随即加快了比赛节奏,希望借此机会追赶比分,但同时红队也加快了节奏,蓝队最终未能进球。

技战术分析

足球运动中,体能是完成技战术的保障,而技战术的充分执行是掌控比赛节奏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手段。因此,对比体能情况后,我们再来看看技战术执行情况。

1.红蓝两队攻防转换次数相当,横向扯动整体偏少

通过两队场上不同方向的高强度跑动距离及在场区的分布来对比场上的攻防转换情况。从双方攻防方向跑动占比可以看出(图6),红蓝两队向前和向后跑动的占比差距不大。向前跑动红队比蓝队高出0.9%,向后跑动比蓝队高出1.1%,这一数据表明两队攻防互有往来,并没有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横向跑动红队为17.3%,蓝队为19.3%,两队的横向跑动占比均较低(典型的高水平比赛横向跑动数据约占20%~25%)。缺少横向的扯动,双方都更为注重拿球直接向前发起进攻,而非通过横向的转移去展开进攻。

2.红队在前场活动更密集,且中场投入高于蓝队

通过跑动场区分布(图7)可以看出,红队在前场的跑动距离占全场总跑动距离的17.8%,相比蓝队的10.2%高出7.6%。红队通过更多的在对方门前活动取得了比分上的优势,相对于蓝队来说进攻的威胁更大,也更有利于取得比赛的胜利。

红队在中场的跑动距离占全场总跑动距离的63.1%,中場在足球比赛中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前后场的衔接,能够为前场进攻的开展提供支援,也能够为后场的防守提供一道屏障,红队在中场形成了优势,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占得先机。

3.蓝队进攻重心明显偏向右路

从蓝队前场的跑动分布图可以看出,右边路的活动密集程度明显高于左路,这和蓝队的进攻组织安排有关。通过查看蓝队左、右边路球员的数据和跑动轨迹热区发现(图8),蓝队左边后卫的跑动重心更靠近球场中轴线,而红队在右边路无论是跑动覆盖还是前插都要高于左边路,这就暴露出蓝队在左边路防守上存在一定问题。

关键事件分析

体能和技战术的对比可以揭示比赛的整体态势,而对于足球比赛来说,胜负是基于整体态势,同时又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对于关键进球(机会)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发现球队攻防上的一些具体问题。本场比赛有两个进球暴露出了蓝队防守跑位的问题,且较为典型,故结合比赛动态回放图进行分析。

1.角球防守后点漏人是造成第一个丢球的主要原因

比赛开始5min后,红队利用一次角球机会,由11号球员拔得头筹。这个进球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蓝队4号队员的盯人失误造成的。

从回放可以看出(图9),红队在前场左侧开出角球,此时大部分进攻队员都在禁区内准备争顶,蓝队也在门前布置好了防守站位。同时,红队11号队员正悄悄埋伏在右侧禁区角附近,而负责盯防他的蓝队4号队员却并未出现在正确的防守位置上,导致红队11号队员面前无人防守。

红队大脚开出角球至门前,前点队员迅速头球后蹭,皮球正好落入11号队员脚下,此时蓝队4号队员发现防守失位后再想上来封堵为时已晚,红队11号停球后稍作调整,射门得分。

2.防守队员之间距离保持不当,对后插上进攻队员疏于防守是造成第二个丢球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进球出现在上半场进行到30min以后,进球队员是红队的22号。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名中后卫,通常中后卫球员取得进球大都是通过定位球,而这一进球则是在运动战中完成的。从回放可以看到(图10),这名球员拥有优秀的进攻意识和果断的决策能力,也看到了红队在这次进攻中所展现出的团队默契程度。

此球首先是由红队在前场左路发动进攻,后卫线的队员也都集体前压到了中场附近,但蓝队的防守跟得很紧,红队在左路进行了几次短传配合的尝试后并未找到很好的机会,于是将球横传给中路的5号队员,3名蓝队球员则立马上前进行包夹,企图将球断下(图11)。

在这次包夹当中,由于红队右路队员以及前锋的牵制,导致蓝队左边前卫与中路队员之间,以及后卫线与中场之间都形成了较大的空当。此时,身为红队中后卫的22号队员利用中路右侧的空当高速前插,正被3名队员包夹的5号队员见状立即将球传出,22号队员得球后,带球至禁区线附近射门,球进(图12)。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红队高强度技战术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作文表意要清楚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肥胖男大学生减脂效果的影响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培养组织配合能力 形成有效防守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一种高性能环氧树脂界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精彩的足球比赛
短时高强度运动可比长时中等强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