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导图成为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利器

2018-09-10 05:48曾宪岳
新课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梯形长方形正方形

曾宪岳

(福建省长汀县腾飞小学,福建 长汀)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1]。思维导图通过图文并茂的表达形式,展示了解决问题的逻辑推理和思维顺序,如果小学生掌握了利用思维导图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一定能够让其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利器。

一、思维导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助推器

思维导图直观形象,切合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质,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各种数学学习活动中。

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时,学生总是无法领悟并准确记忆完整的解题思路。这时,我展示出解答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导图(如右图),在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后,让学生比一

比,谁最先用这张思维导图记住解题思路。在箭头指示下,关键词语的引领下,不到三分钟,就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举手示意,已完整记下解题思路,五分钟之内全班同学完成记忆任务。学生有了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记忆效率的成功体验,就会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拿出来解决问题,并养成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思维导图是学生突破难点知识的催化剂

小学生年龄小,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不多,领悟的数学基本思想不深,学习一些抽象、易混的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现实困难。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时,可以用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对比思辨能力。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难点是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2]。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虽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但对四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其本质区别却是难以理解。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呢?我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来破解这一难点。首先,我在黑板上画出这四个图形,让学生说说三年级学习的是哪些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当长方形的长和宽发生怎样的变化时,长方形就成了正方形?(长和宽相等时)此时,引导学生把正方形摆在长方形的下面,并用箭头指引,在箭头上标注“长和宽相等”。这样的图示,学生能直观清楚地看出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能演变成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接着,让学生逐步用箭头和关键词语,描绘出当长方形相邻两边不互相垂直时就成了平行四边形,当平行四边形有一组对边不平行时就成了梯形。紧接着,引导学生反过来想:什么条件下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长方形转化为正方形?再接着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正方形和梯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梯形又是如何演变转化的?在引导学生回答时,教师同时勾画出完整的思维导图。这幅思维导图让抽象的知识直观呈现出来,清晰地反映了四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达到了突破难点的目标。

三、思维导图是学生激活思维方法的感应器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依托高质量的题目,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求多样的解题方法,锤炼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解题方法,弄清各种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触类旁通,点燃学生思维原动力。

如,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中经常出现的题型“李大妈养了200只鸭,鹅的只数比鸭多,李大妈养了几只鹅”,这是一道非常普遍的题目,如何在复习课中充分发挥这道经典题的作用,让它成为磨炼学生思维的工具,锤炼学生求新、求变的思维品质,成为我思考的方向。教学中,我牢牢抓住“鹅的只数比鸭多”,让学生围绕这句话展开思考,在不改变鹅与鸭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导图发散思维,把这句话改写成其他说法,看看解题方法有什么新变化。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次想出可以从下面三条主线思考:一是不改变单位“1”,二是改为鹅与鸭的比,三是改鹅为单位“1”。再从上述三条主线得出以下改写方法:从不改变单位“1”出发,原关键句可以改写为“鹅的只数是鸭的”,用“200×”求解;从改为鹅与鸭的比出发,原关键句可以改写为“鹅与鸭的只数比是 8∶5”或“鸭与鹅的只数比是 5∶8”,用“200÷5×8”求解;从改鹅为单位“1”出发,原关键句可以改写为“鸭的只数是鹅的求解。最后,要求学生在课后画出思维导图,并在各种方法之间标注解题思路的不同点。到此,该题以思维导图为教学手段,有序地把普通的一道题目演变出多种解法,这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梯形长方形正方形
梯形填数
我爱长方形
剪正方形
梯形达人
剪拼正方形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梯形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