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朗读素质

2018-09-10 15:58薛映娜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品味语言情趣美感

薛映娜

摘 要:朗读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深透,并受到感染,就如同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情境,走进作者写作时的心境。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朗读,渲染情境,感受语境,读出美感;斟酌字句,品味语言,读出情趣;巧妙点拨,启迪思维,读出智慧;不断培养学生把课文读进去,并读出来,从而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地,从而提高学生朗读素质。

关键词:感受语境;品味语言;启迪思维;读出;美感;情趣;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中强调“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朗读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深透,并受到感染,就如同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情境,走进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文章一旦被学生高声诵读,就会变得好懂易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朗读,渲染情境,感受语境,读出美感;斟酌字句,品味语言,读出情趣;巧妙点拨,启迪思维,读出智慧;不断培养学生把课文读进去,并读出来,从而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地,从而提高学生朗读素质。

一、渲染情境,感受语境,读出美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箩的说,说出来的只是部分,还有一部分言外之意必须依靠我们的想象去领会。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设置情境,如利用多媒体设备,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走进情境去感受其内在的美与韵味。

我在教《鸟的天堂》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幅非常美丽的画面一棵美的大榕树,枝繁叶茂,绿叶闪闪,这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赞叹好大好美的榕树啊!情境的创设,能唤起学生的美好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讲到课文中描写叶的句子:“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颤动”是作者的感觉,这个词若借助工具书解释,是很难达到最佳效果的。这时我打开多媒体,荧屏上展现出密密的绿叶在阳光下,在微风中闪闪发光、跳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颤动”这个词所蕴藏的旺盛生命力,引发学生无限瑕想。然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想象意境。于是学生再次阅读时,便不再是单纯的描述景物,而是深受感染的声情并茂的赞美。

二、斟酌字句,品味语言,读出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朗读,是学生感受、理解鉴赏语言文字的途径之一。通过朗读这种形式,去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去强化语言的感情色彩,去感受文章的意境,去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一課,文中讲到榕树的“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我抓住“垂”和“卧”这两个动词,让学生反复诵读其前后的语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垂”字展现出榕树的枝繁叶茂,葱葱郁郁,也呈现出榕树优美的姿态;而“卧”字说明榕树占地面积很大,同时又表现出大树的柔美、有趣。通过画面与讲解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最后,我让学生再次品味这些优美的句子,感受句子所描绘的意境美。这样,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赏析能力,也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

三、巧妙点拨,启迪思维,读出智慧

学习是以思维为核心的智力行为,思维的过程,即摄入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储备及表象积累快速结合并形成较系统的内部言语的过程,其过程包括对知识的再现、加工和创造。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如《草船借箭》一文中,多次讲到人物的对话,给学生留下了揣摩角色心理的空间。如文中第二自然段中周瑜与诸葛亮两人对话时怀着怎样的心理呢?我先引导学生联系前文的“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理解,使学生认识到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因此用短期造好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他。那么周瑜此时会怎么想?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哼,诸葛亮,我看你有多能干”、“哈哈,你怎么斗得过我呢”、“诸葛亮啊诸葛亮,这次你死定了”……因此在朗读时,学生便能读出周瑜的阴险狡猾。而诸葛亮明知周瑜的险恶用心,却又愿意立军令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有的认为诸葛亮此时胸有成竹,有的认为诸葛亮有大将风度,有的认为他是顺水推舟、将计就计,所以在朗读时便能表现诸葛亮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然后请学生表演这段对话,学生兴致倍增,通过熟读吟诵而自得的充满灵性的感情,将成为学生乐此不疲的探索进取的力量源泉。

综上所述,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体验性朗读活动,感受文学作品丰富的情感,生动的情趣,丰满的形象,优美的语言,不仅能引发他们探求真知,形成能力,唤醒创造潜能,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语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都起到重要作用,从而达到不断培养提高学生朗读素质。

猜你喜欢
品味语言情趣美感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让心灵与文本对话
品味语言,让阅读教学更具魅力
浅谈诗歌教学优化举措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