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五环四互”的“自学互助”

2018-09-10 07:22罗子富
南北桥 2018年17期

罗子富

【摘 要】“五环四互”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一个环节是自学互助,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互助。养成学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五环四互 自学互助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54

農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因此,改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势在必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农村小学教师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观念陈旧,创新意识淡薄,忽视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五环四互的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为支撑,符合我县实情,它以“互”为核心,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更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学生通过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下面,我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五环四互的第一个环节即“自学互助”。

自学:学生自身依靠学习资源,有目的地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武,是在课堂教学的前期阶段,学生在老师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积极而独立自主地探究式学习;互助:指生生、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互帮的一种学习方式。自学互助:是指学生在充分的自学后,指生生、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互帮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自学互助”教学模式的意义

1.改变过去教师传统的一问一答式授课方法。

实现师生,特别是生生之间多边互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处在活动之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了课堂的高效化。

2.改变课堂学习氛围。

学生在课堂内外更加积极思考、讨论、展示,上课走神的明显减少,回答问题异常活跃,学生学习信心得到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增强。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交流绝大多数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够了解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强化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让学生明白个人的成绩不再凸显,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强化团队意思,督促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帮助。

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灵的跑马场。无论是什么模式的课堂教学,都应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从而变得生动而灵动。

二、让学生学会自学

课前自学指导,教给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一篇新课文,学生如果预习不到位,那么他们就不能很好的参与教学活动。老师在教学新课之前,要布置学生预习,并且提出具体要求,学生才会按老师的规定有序的进入自学状态。我在这一环节中教给学生具体的自学方法,即“三读二查一见疑”。

首先,三读,就是要求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课文至少要读三遍。一读——默读,也即最初读课文,要手脑并用,圈点字词,勾画语句,粗知课文大意。二读——朗读。学生再读课文要出声、口脑并用,理清作者思路,筛选信息,熟悉课文内容。三读——精读赏读。这是更高层次的读,要把握课文要点,推敲文章,概括主旨了解写法。

其次,二查,就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肯定有疑难,解决的方法是自己查:“一查”即查字典、词典和词语手册,解决字、词的音义,这是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教师不宜代劳。“二查”即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对有关作者,写作背景等作一粗略了解。

最后,一见疑:就是要求学生将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题标注在书上,并写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自学中学生肯定有疑,先让学生谈看法,然后在课堂上听讲,疑点则豁然开朗。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积极获得新知识、新技能,久而久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三、让学生学会互助

1.互问法:学生把自己未知的通过提问,与同学或教师交流,以达到认识与掌握的目的。

2.互查法:学生相互交流自学结果,并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互相检查自学效果。

五环四互的教学模式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在灵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放飞理想,大胆展示自我,有思考、有见解、有创新。教师从主角变配角,学生从被动听讲变成主动探究。师生从沉睡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带着渴望,带着激情,带着快乐去教学,实现了真实的自我,生命更加激扬。

四、结束语

五环四互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我们能够融入到学生之中,感受到教学的真正快乐。真正诠释了“师者”的真谛,让学生更加幸福,让他们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共处,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做人,也让我们老师体会到为人师的快乐,让我们无悔于教师这一职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