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2018-09-10 07:22邢莉
南北桥 2018年17期
关键词:创新改革新课改高中英语

邢莉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在循序渐进的实现各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改革,包含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其中又以初高中阶段为主要改革目标。所以,本文中我将站在一个高中英语教师的立场上,谈谈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式,做好教学模式方面的创新和改革。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模式 创新改革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73

不同时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也就导致各方面对于人才需求方向的不同。所以在当前国家各方面发展日新月异的时期,整个人才培养机制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转变。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进入飞速发展繁荣时期,而我国也在学校教育方面进行着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国家建设和各行各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细致,所以也就相应的带动了各阶段教育教学的改革。当然改革最明智的地方在于从源头抓起,并且逐渐延伸到其他阶段,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是遵循此种规律,从小学阶段开始,逐渐过渡到初高中阶段,但是从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方面来看,初高中阶段是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中心,尤其是高中阶段,直接奠定了未来大学各专业人才的生源基础,甚至间接关系到未来各行各业服务人才的质量,所以也就更加需要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做到观念和教学模式方面的迅速转变,适应时代潮流,做好教学创新与改革。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学科,一向和语文、数学并称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三大主科。并且在以往的高中教育中,其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的地位无形中超过了我国的传统学科——语文,因为相对于语文来说,作为外来语言的英语不论是语法结构还是语言单位的组成形式上都和汉语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毫无基础,所以重视度也就相对较高,付出的精力也相对较多;而语文则是因为熟悉度的关系,反而在学生心目中没有那么重要。而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要素,而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更加注重英语的听说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要围绕这一新目标,结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展开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创新,最终实现英语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联动性培养。

一、教学互动,摆正教与学关系

我们常说,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活动,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这种双边互动关系基本名存实亡。尤其是以往的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中,基本人为的给教师和学生之间画上了一条隔离线,教师的职责就是输出知识,而学生的职责往往是听课,教师处于绝对领导甚至是统治地位,学生学习状态往往是被动接受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而新课程改革后,尤其注重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教学关系,所以新时期我们要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实现科学有序的教学互动。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知识传输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所以教师不仅要教得好,更要保证学生能学得会,学得好。尤其是对于英语來说,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较多,如果教师一味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进而学习效率更加低下。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学生主导,教师起到英语语境营造和教学点拨的引导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信任感。因为对于高中生来说,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或多或少的都会在语法和单词等基础知识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改后,强调要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给予学生思维和学习上的自由,让学生用于自学,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英语的魅力,进而塑造学科兴趣。

二、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转折时期,而进入大学教育之后,基本不会有教师从旁全程引导,大部分时间都是依赖学生自主学习。尤其是对于语言学科的学习来说,更是需要学生自主的积累和学习,所以在高中阶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培养对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从而为未来进入大学教育,甚至是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首先,对于英语来说,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情景式”教学模式,将学生从“哑巴”状态中释放出来。因为以往应试教育阶段,注重的是学生做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在新课改之后开始强调听说能力培养的大环境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呈现出情景对话模式,让学生参与交流,在英语语言环境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其次,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主题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下节课的新知识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并以导学案的形式列出学习重点,然后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探究的习惯。

三、因材施教,实现学生能力的个性化培养

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学科中所呈现学习效果是不同的,其教学需求也多种多样。作为教师我们要一改以往“一视同仁”的教学模式,进行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个性化培养。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教学内容和课堂互动方面的“区别对待”。例如在内容准备方面做到难易结合,基础性的内容为主,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将有难度的内容作为拓展,满足一部分学生的知识拔高训练。通过难易结合,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

其次,在课堂互动方面我们也要做到因人而异。例如针对班级中的“后进生”群体,我们在讲解新知识时,提问要挑最为直观、简单的问题,从而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获得成就感,加上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学生很大程度上会为了回应教师的期待而逐渐产生动力。

总之,对于人才培养来说,要做到因时而动,顺势而变。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子,分享了我关于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希望对其他英语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启发。

猜你喜欢
创新改革新课改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研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