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大解放引领发展高质量加速新时代徐电振兴

2018-09-11 08:52国网江苏徐州供电公司总经理陈刚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18年8期
关键词:电网高质量能源

国网江苏徐州供电公司总经理 陈刚

陈刚(左二)在基层单位指导工作。(周洋 摄)

当前,电力能源变革纵深推进,绿色发展要求更高,售电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客户服务需求更加多元,电网公司已经进入转型发展、提质升级的新阶段。

如何抓住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良好机遇乘势而上?如何运用徐州重情重义、敢闯敢干、红色基因的地域特质支撑打造江苏电力“北大门”?如何推动公司悠久历史、深厚底蕴的传承精髓转化成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国网徐州供电公司以思想大解放引领推动发展高质量,以改革发展的高质量成果,答好新时代赋予徐电发展的“三问”考卷,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当国网系统创新的典范、实践的表率”“做坚定执行国网党组决策的模范”贡献徐电力量。

强化责任担当,争当贯彻上级部署的表率

准确把握国有企业“六个力量”历史定位,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行动同频共振,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一是强化党建旗帜领航。始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提高政治站位,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以党建的高质量发展,引领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深入开展“建凝聚人心好支部,做遵章守约好党员”活动,促进党支部和党员履责践诺。引导各级组织在高效完成工作、运用社会学视角解决现实难题、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提升公司组织力建设成果的区域影响力。明确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充分调动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弘扬新时代淮海战役精神,引导干部认清企业发展客观规律,强化实践锻炼,锤炼过硬作风。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通过“有强度”的激励手段和“有底线”的包容举措,激励广大干部在严格约束下担当实干、奋发有为。整合现有安全、廉政、管理等文化建设成果,推动大汉文化、运河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质与公司新时代徐电精神融入叠加,构建具有徐电特色的统一企业文化体系,发挥更大效用。

二是推动服务提质转型。深入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构建以客户为中心、适应多元化市场主体的现代服务体系,形成“强前端、大后台”服务格局,以“全能型”供电所、城区低压网格化服务为重点,促进业务集约融合、协同高效。前瞻考虑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用户潜在需求,积极参与徐州2049空间战略规划研究,建立用户需求导向的电网提前延伸建设机制,超前对接服务各类园区重点工程,做好“一站式”用电服务。加强与客户真诚沟通,增强情感认同,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拓展“互联网+”线上业务办理,准确定位客户需求,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和定制化的增值服务产品。

三是加快打造高端电网。适应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革命新形势,同步推进“基础补强”与“打造高端”双重任务,发挥现代电网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核心功能,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着力消除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建设以“源网荷储”为核心要素、“五高一尖”为基本特征、现代通信和智能化技术为支撑保障的高端电网,更好发挥能源综合服务基础平台作用,支撑新一代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建设。深刻把握储能在清洁能源消纳、运用市场手段促进电力电量平衡、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意义,积极培育和发展储能项目。深化物联网技术应用,建设可靠性高、数据交换高效的4G无线专网,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保障源网荷储系统稳定运行。增强信息支撑能力,支撑服务提质转型,助力转型发展。

强化企业治理,争创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发挥先行优势,立足培育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徐电经验。

一是丰富高质量发展实践。正确把握“强基”与“创新”关系,全面审视组织架构、薪酬体系、服务对象、内部客户等情况,不囿于传统和习惯,勇于打破梯队转移、跟随发展的路径依赖。按照当好省公司“北大门”定位,发挥徐州的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寻找破解发展难题、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导向体系在更多领域落地见效,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鼓励基层单位结合实际,在组织力建设、打造高端电网、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品牌项目。动态完善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探索基于技术领先的精益管理模式。全面推广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强化依法治企,健全长效机制,建设法治企业,加快培育合规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健前行。

二是持续深化改革。正确把握“改革”与“发展”关系,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掌握好节奏和力度,以改革推动发展再提速、人心再凝聚、动力再激发。坚持互惠共赢、共享改革红利的原则,加强与属地政府和参与方沟通联系,引导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推进方向。落实“放管服”要求,进一步搞活机制、提高效率、激发活力。稳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全员绩效管理、集体企业核心业务优秀人才招聘等工作,统筹用好机动预算资源,以改革提升企业运作效率。深化“营配调”合一,探索“双经理负责制”服务模式,推广“复合型班组”,稳妥开展运检业务模式优化调整,推动柔性工作模式落地。

三是开创综合能源服务新局面。坚持“增量与增值并重”,既大力实施电能替代,扩大“增量”市场,又发展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务,通过“增值”创造更大价值、获得更佳收益。适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打造地区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引导形成以电为中心、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消费市场。积极探索综合能源服务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统筹新能源、储能以及智能家居等技术应用,开展能效诊断、节能改造、运行托管等能源增值服务。以园区、企业、大型公共建筑等为重点,拓展能源综合服务业务范围,适时向居民市场延伸。加快建设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打造徐州综合能源服务的特色靓丽“名片”。全力保障电锅炉、电动汽车、储能等主体的电网接入需求,逐步扩大“煤改电”清洁采暖覆盖面。建立以台区客户经理为主体的“乡村再电气化”推广团队,将空气源热泵、电烘干、种植电气化等新产品、新技术推向辽阔的农村农业市场。

强化资源统筹,争当破解徐电振兴难题的尖兵

持续提升集聚整合资源的能力,以扎实的工作成果,支撑推进徐电振兴。

一是深化新型政企关系构建。准确把握新时代公司和电网发展特征,认真研究外部改革政策和价格变化,积极争取外部政策支持,主动向上级单位、各级政府汇报公司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节能减排、服务企业降本减负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促请政府出台优化电力接入环境、推进“两个替代”等方面的政策,有效应对售电量下滑、增供扩销压力增大等痛点,提前思考研判,掌握发展主动权。引导更多用户通过平台与发电企业交易,降低客户用电成本。围绕增量配电网布点、安全供电保障、经营效益提升等方面,科学统筹安排投资,有效发挥投资效益。强化省、市、县政策联动,积极想办法,善于统筹各种资源,强化“打胜仗”意识,弘扬“马上就办”精神,冲破思想障碍,敢于打破常规,加强政电信息互通,加快政企业务联办,形成政策叠加效应。

二是确保本质安全。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持续提升安全控制能力。统筹抓好大型建设施工、小型分散作业和应急抢修现场安全管控。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一线员工和外协队伍“三类重点人员”的安全责任,打造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型队伍。加大安全保障资源投入,完善全面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全力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开展电气设备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提升消防“四个能力”。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狠抓触电人身伤害案件压降。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社会安全用电管理,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系统排查治理潜在风险,帮助指导客户消除隐患,维护社会用电安全。强化属地维稳责任,常态开展重大决策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防控稳定风险。党政工团从情感激励、情绪疏导、人文关怀等方面入手,提高各类人员满意度和获得感。

猜你喜欢
电网高质量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穿越电网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电网调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