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味道”传播餐饮好声音

2018-09-11 01:27本刊编辑部
餐饮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节气科学素养餐饮

本刊编辑部

前不久,《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提高科学素养方能认清“超级食物”》。文章指出:“牛油果、奇亚籽、藜麦等食物,在被冠以‘超级食物头衔炒作之后,价格就会翻涨几倍。从2007年至今,‘超级食物这个名词已为全球食品业带来超过10亿美元的商机。”不难发现,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人们关注健康的同时也在放眼世界。猎奇心态人皆有之,商人用“超级食物”演绎“姜太公釣鱼”;社会担当者,交融中外文化、传扬国粹精华,让人们知道心灵的版图远比地域更辽阔,只有培养良好的知觉能力才能了解一些议题。“第三届世界厨师艺术节暨2018中国国际餐饮交易博览会”,作为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的年度盛会,不仅展示餐饮文化的多样性,更是宣扬餐饮文化的科学传播,发出餐饮好声音。

《提高科学素养方能认清“超级食物”》一文以“藜麦”和“猪油被BBC列入年度十大营养健康食物”为例指出:或者单一食物的功能被夸大;或者科研成果被断章取义。误导性传播为什么会存在?文章指出,“如果监管层面对此类文章和信息‘求全责备,则不免会伤及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大众化;但如果放任自流,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就会对公众的精神生活和消费习惯造成扭曲”。

“超级食物”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很多人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穴居人”,只是满足于对科技成果的接受和使用,而缺少对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如何打破“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的困境?“第三届世界厨师艺术节”以“世界的味道”为主题,引导行业发展,开阔消费者视野。以其几个特色的活动为例,“重磅发布现场”用大数据把脉中国餐饮发展趋势,同期推出《餐饮产业蓝皮书: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8)》行业发展参考借鉴;“中华节气菜标识设计全球征集发布暨顾问专家聘任仪式”不仅深挖中华饮食顺应天时的古老智慧,形成特有的文化传播符号,增强全世界对它的文化认同和品牌识别度,同时中华节气菜项目专家引导消费者科学践行“中华节气菜”。《餐饮世界》搭建媒体矩阵,通过纸媒、网媒、新媒体等多种方式科学传播餐饮国粹;“欢乐春节——行走的年夜饭”——中华饮食文化国际推广品牌项目座谈会之后,名厨们将会在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的带领下,奔赴世界各地进行厨艺展示、交流考察……

《光明日报》文章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对科学的崇敬与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从“制造”到“创造”、从“紧跟”到“引领”的时代转折点上,发布行业权威信息、进行深层文化溯源、开展国际考察交流等,能帮助消费者扩大视野,分辨知识的正确与否,传播餐饮好声音。

猜你喜欢
节气科学素养餐饮
可怕的餐饮外卖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制止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在餐饮外企挥洒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