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钦州湾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2018-09-12 07:35廖倩宋书巧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渔家钦州海岛

廖倩 宋书巧

环钦州湾旅游资源丰富,以沙滩、海岛、渔村等旅游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旅游业近年来对游客吸引力逐渐增大,但开发基础薄弱、设施缺乏及旅游层次较低等因素影响着环钦州湾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对环钦州湾的旅游资源进行梳理与分类,并基于对环钦州湾旅游业发展的SOWT分析,提出合理发展环钦州湾旅游业的建议。

钦州湾位于广西北部湾北部,是由内湾、外湾构成的半封闭海域。本文指的环钦州湾包括钦州湾所涉海、陆两域,岸线东起三娘湾三娘村(N21°37′08″、E108°51′16″),西至防城港企沙半岛南岸西端(N21°32′22″、E108°22′26″)。海域包括茅尾海、钦州湾外湾,陆域涉及钦州市钦南区、防城港防城区、港口区。环钦州湾旅游资源丰富,合理开发环湾旅游资源,对钦防两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钦州湾旅游资源类型

环钦州湾海岸带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既有地理风貌、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自然旅游資源,也有历史建筑、古遗迹、风情渔村等人文旅游资源。按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环钦州湾旅游资源可分为2个大类6个亚类,如表1所示。

二、环钦州湾旅游发展概况

环钦州湾目前共有A级景区12个,其中“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9个,“2A”级景区1个,国家海洋公园1家,自然保护区1个,构成一定规模的旅游产业体系。2011-2016年,两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持续增长,旅游经济稳步上升,占GDP比重不断增大,钦州市2016年全年创旅游总收入173.64亿元,占GDP15.75%;防城港市旅游总收入129.23亿元,占GDP19.11%。旅游业在两市GDP产业地位日益凸显。表2是钦、防两市近年旅游人数统计表。

三、环钦州湾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

1.旅游资源典型独特,观赏性强

环钦州湾自然旅游资源典型独特,地学特征明显,拥有那雾山典型花岗岩石蛋地貌,红沙六墩岛火山地貌,龙门群岛海蚀作用下的海蚀崖、海蚀平台景观,企沙玉石滩的砾石—沙质海岸等地质景观,还拥有三娘湾白海豚、渔鹭园白鹭、红树林等生物景观。环钦州湾的自然旅游资源在地质研究和景观观赏上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地质科普旅游和地质旅游的优良地。

2.交通便利,区位优良

环钦州湾地区是面向东盟的重要合作平台和国家重点开放窗口,西南、华南、与东盟三大经济圈交汇于此,区位优越。公路、铁路、水路、港口构建起钦防两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通过南防、钦南线经湘桂、黔桂、南昆、京广线与全国铁路网连接。钦州港已开通26条航线,与港、台、深等地及东南亚各国通航。防城港开辟了直达越南的客运航线,并开通了经香港中转到各个地区的集装箱航线。丰富便捷的交通条件,使环钦州湾具备良好的空间通达性。

3.游客接待能力良好

钦州市城区、三娘湾景区正在建设综合旅游服务中心,截至2016年,钦州市拥有18家规模较大的旅行社,拥有星级酒店共24家,其中位于环钦州湾区域的有19家,为接待游客提供了良好保障。企沙半岛着力于乡村旅游建设和特色渔家乐经营,目前已建成簕山古渔村的10家客栈和7家餐馆营业,并具备赶海体验、餐饮、食宿、游览和休憩的旅游接待能力。

(二)劣势

1.岛屿旅游开发基础薄弱

环钦州湾海岛开发基础薄弱,少部分岛屿仅仅初步开发,大部分都未进行开发,且单个岛屿面积较小,无法容纳较多的游客,限制了海岛旅游的发展。最大岛屿麻蓝岛目前开发处于停滞状态,难以满足游客基本旅游需求。此外,樟木环、果子山、青菜头、亚公山等岛屿开发价值较高,由于未做好前期规划,缺乏服务设施及交通不便,未得到有效开发。

2.旅游产业层次较低

环钦州湾目前的旅游项目大部还停留在观光游阶段,新业态开发力度弱,茅尾海国家海洋公园国家级的金字招牌影响力度小,未能带动环茅尾海旅游资源的发展。那雾山虽然进行了初步开发,但景区内旅游资源内涵深挖不够。“渔家乐”与滨海民宿经营方式分散,缺乏整合营销开发。服务意识也跟不上现代旅游业管理,未形成吃、住、游、购的一条龙服务方式。

3.缺乏科普旅游设施

受限于发展起步较低、时间晚,环钦州湾科普旅游设施建设程度较低,那雾山、玉石滩、龙门群岛及红沙火山岛等地质旅游资源科普宣传度低,缺乏基本科普宣传栏,往往以外形上的相似、牵强附会的解释和民间传说进行宣传,未设有专门工作人员进行地质普及和解说。

(三)机遇

《北部湾经济区“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推进北部湾特色旅游业发展,打造中国东盟旅游枢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旅游节点。钦州、防城两市作为“一带一路”重要门户港,应把握契机,以环钦州湾海岸带资源为重点建设内容,推动茅尾海、三娘湾、红沙群岛等海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旅游线路组织,共同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带。

(四)挑战

1.区域旅游竞争日益激烈

作为北部湾主要滨海旅游地之一,环钦州湾与北海、防城港江山半岛,京族三岛旅游资源大体相似,都是以滨海风光、海岛、渔家乐闻名,且旅游客源市场重叠。在海岛资源上,北海涠洲岛海蚀、海积地貌发育更为典型,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影响力较大。东兴京族三岛民族风俗浓郁,已形成城市名片,相比之下环钦州湾的旅游资源在市场竞争中略显不足。

2.游客旅游体验层次提高

当代旅游业的发展,使众多旅游者不满足于基本的、低层次的观光游览,旅游需求逐渐个性化、多样化,参与性不断提高,逐渐由基本的观光旅游发展为探险游、生态游、购物游等多种旅游方式。环钦州湾旅游业面临旅游产品创新、旅游内涵挖掘、旅游方式的扩展等方面的挑战。

3.沿海产业建设威胁海湾旅游环境

环钦州湾沿海工业与旅游业资源交错分布,产业布局、排污的不合理使得临近的旅游资源环境质量下降。在环钦州湾沿岸布置有金谷石化产业区、港口作业区等大型工业园区,紧邻龙门群岛海洋生态公園,对旅游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据钦州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16年钦州市近岸海域水质等级为差,劣四类水占比达33.3%。并且工业用地的扩大也威胁着滨海旅游资源,由于临海工业园区的建设,玉石滩、蝴蝶岛旅游资源面临消失的威胁。

四、环钦州湾旅游开发建议

1.突出特色和优势,集中发展滨海旅游“两区一带”

海洋海岛生态观光区:充分发挥环钦州湾滨海岸线、海岛资源优势,以茅尾海国家海洋公园、七十二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麻蓝岛和红沙火山岛等区域为抓手,发展海上观光、海洋科普教育游等旅游产品。并根据各海岛不同的地质特性,对各海岛的功能进行定位,制定合理的海岛旅游规划,打造以游艇旅游、海岛度假、滨海养生等为主要功能的海洋海岛生态观光区。

历史遗迹游览区:以钦江古龙窑遗址和冯子材故居、刘永福故居、革命英雄纪念碑等人文景点为重点,开发历史文化宣传教育游,修复并开发杯墩遗址、独料遗址等贝丘遗迹,提升历史名人及贝丘文化知名度。

滨海休闲度假带:充分挖掘大环、外沙、三娘湾、辣椒槌、沙井片区的滨海资源,综合开发海滨浴场。结合滨海渔村特色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民俗,在龙门港、红沙村、簕山古渔村、三娘湾、犀牛角镇等地整合开发渔家乐、渔家文化体验一系列旅游项目。

2.增加地学科普,发展地质旅游

环钦州湾自然旅游资源地质特性明显且典型,以地学科普和观光旅游相结合的方式,在相应旅游景点处设立地质科普宣传板,解说景点地质特征、形成过程。提高景区标识系统的知识性和准确性,提高其科普含量,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对于特殊地质地貌景观,如玉石滩、红沙火山岛,应本着保护开发并举的原则,通过工程治理、前期规划、景观打造等措施,发展集探险、科研、科普为一体的地质旅游。

3.提升品牌意识,加大旅游产品研发力度

强化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重点研发具有钦州湾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由品牌日用品(富有钦州湾特色的旅行用品)、旅游纪念品(三娘湾、刘冯故居、七十二泾、那雾山景观的风光明信片和摄影作品集)、旅游工艺品(钦州坭兴陶、珍珠制品等)、特色风味产品(瓜皮、海鸭蛋、烤海红薯等)、土特产品(钦州湾海产大蚝、对虾、石斑鱼、青蟹)等构成的钦州湾本土特色旅游特色产品系列。

4.优化管理服务,优化游客旅游体验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旅游业的宏观调控,提升滨海地区“渔家乐”旅游发展水平。强化对“渔家乐”的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素质,优化服务水平,扩大运营规模,加快“渔家乐”的升级换代。依托龙门港、红沙村、企沙、犀牛角镇等现有渔村,充分挖掘和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渔村统一民宿群,打造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多元化的滨海民宿产业体系,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猜你喜欢
渔家钦州海岛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渔家网事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在海岛度假
渔家妹子打鱼回
渔家灯火
钦州坭兴陶艺造型设计初探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惠东渔家
神奇的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