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前胡适的经济生活

2018-09-13 19:11
文萃报·周五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银圆长衫北京大学

清末民初的30年间,经过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两代文化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以欧美、日本留学生为骨干,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投入这场运动的,是一批不同于封建文人的新文化人。这些文化人在经济生活方面,大多数是比较宽裕的,其中一个典型例子是胡适。

26岁就任北京大学教授

胡适在1917年6月9日从纽约启程,搭乘海轮。7月10日,轮船到达上海,胡适立即专程回到安徽绩溪老家,探望久别的母亲,并小住一个月。开学之前,他北上来到首都,应聘就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这一年,他实足26岁。26岁的胡适,刚进入社会做事,就拿260银圆的月薪,相当于今人民币10000多元。而他住的北京大学教员宿舍是免费的,9银圆的伙食已很丰盛,每月还有200多银圆节余。

胡适在北京大学的经济生活,比他在美国的日子优越得多。有了可靠的经济基础,胡适很满意,从此安心于学术。

胡适的简单生活

当时的胡适已成了文化名流,他很勤奋,讲课之余发表文章、出版著述逐年增多,稿酬源源不断,他的经济状况更阔绰了。不过,他本人的生活还是简单的。

胡适是在家乡安徽绩溪县长大的,十几岁才去上海,因而他习惯于吃家乡饭菜,尤喜食徽州锅。胡适的饮食是乡土化的,每天只吃三餐饭,不吃零食,也不常吃水果。

胡适的衣着比较简单,在国内,他不穿西装,只有出国时才穿西服,平常穿的是长衫。夏天是纺绸裤褂、纺绸长衫。脚上穿的是丝袜、皮鞋。衣服料子多是一般的棉布、絲绸、呢绒、毛皮等。他的穿着,谈不上朴素,也并不华丽,只是穿得整齐干净,保持着学者派头,庄重又潇洒。

胡适周济别人

但胡适的日常开销很大,除了他一家的生活费用,他还时常热情地帮助别人、周济别人。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关怀和培养青年诗人汪静之。

在《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27册中,收录了汪静之给胡适的12封信。1922年1月13日,汪静之的诗稿《蕙的风》刚邮寄给胡适不久,即两次向胡适写信借钱。信中说:

我真有不能维持之危险,只好请你再借20圆。——是的,20,要20才够!邮局寄来,越快越好。你先起借我的40,10圆是还上学期的债,30圆是暑假内的膳费书费。

从这封信可知,此前汪已向胡借过40圆(合今人民币约1600元),现在又要20圆。过了两个月,即3月9日,汪又写信给胡适借了30圆。之后,汪又向胡适借了50圆,加上之前的,累计起来借款达140圆。

当时担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一而再、再而三地满足了汪静之的要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胡适远渡重洋,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摘自《民国传奇》陈明远/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猜你喜欢
银圆长衫北京大学
一枚银圆
将帅银圆护身传奇
将帅银圆护身传奇
轻薄长衫
周年庆之窘迫的老师们
一笔做了二十年的买卖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的文字学启示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蓝布长衫(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