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后高校体育课堂的德育教育

2018-09-13 01:33刘凤兰
体育时空 2018年7期
关键词:十九大体育课堂道德教育

刘凤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7-117-01

摘要 十九大后,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与传统道德观念相违背的现象。这种现象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有很大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体育道德来规范和纠正学生品行以及在活动中锻炼学生成为社会的人是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

关键词 十九大 体育课堂 道德教育

十九大后社会发展迅速,新的思想不断涌现在当前大学生群体面前,进而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致使当今社会有思想问题、交流障碍的大学生层出不穷,已经影响到了整个高校学生教育体制和教育质量。体育以其在當前教育体系中独特的教育方式被相关部门赋予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任。

一、当前大学生群体的道德问题

(一)“以我独尊”的处事思想

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家庭构成以独生子女居多。家长的溺爱和家庭资源的独享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模式。这就很容易使他们的思想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模式。学生们很容易将这种思想带到学校生活中去。

(二)“尊重”的缺失

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的表达就容易导致内心尊重的缺失。这种尊重表现为“自我尊重”和“对他人的尊重”。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忽略对方的思想和感受进而破坏人与人交往的环境。这种交往越多,彼此内心“伤痕”越多,越容易激发矛盾,引起事态的恶性发展;事态的恶化对两者关系的处理是无益的,伤害到别人的同时会引起对方对自己的‘不尊重”。

(三)“礼貌”在学生生活中的缺失

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没礼貌”。个人生活和群体生活的言行举止和谈吐方式表面上是无意的,可会给对方造成不好的印象或起到相反的效果。很多学生在上课回答问题时不举手、不站立,见了老师不问好,看似越来越西方,看似越来越师生“随和”。这种现象归结到底就是学生人生观中礼貌的缺失。

(四)团体协作能力低下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所有成员的整体发展。这就要求个人在发展的同时要兼顾自己所处的群体的整体利益的发展,要讲究团体协作。这也是当前体育教育“社会融入性”的根本所在,也是当前教育的“社会性”要点所在。长期生活在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下的人,即使受过一定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在遇到某些突发事件或者不经意间对某些问题作出解决方案的时候就容易在内心的指导下,作出某些不正确的方式方法。就像来自各地的学生有着自己的地方语言,虽然表面说的都是普通话,可在遇到事情需要争论的时候,往往着急脱口而出的最能表达自己内心的往往是自己最熟悉的家乡话。

二、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成长惯性

家庭是每个人内心最温暖的地方,也是最能满足个人诸多成长需求的温室。一个学生的道德成长受家庭熏陶和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家长对学生成长中诸多问题的解决方式决定了学生道德成长的方向。

(二)现在教育体系的变革

古今中外,教育的变革都大致相同的。在古代都是以“师父带徒弟”的形式,言传身教,目的明确,从一而终。师父传授的不仅仅是学业和技法,道德的培养和明确的做人原则也是为师者所要负责到底的。无论是孔子还是柏拉图,正是由于这种负责的精神,才会使我们的历史这么绚丽多彩。

西方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班级教学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对人才数量的需求,满足了社会分工的需要。这是一种工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教师负责生产不同的教育产品。犹如不同的教师生产了不同的机器配件,然后再进行组装,最后生产出一个教育产品。现今社会所缺少的就是教育产品的组装程序。从而导致了生产的产品但从某方面都可以认为是保质保量的,可组合在一起之后却不能达到最优的组合效果。

三、体育课堂德育教育必要性

(一)体育是一个个性成长的教育

体育课堂项目众多,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教育侧重点。球类项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篮球教学为例,要想取胜,就要多得分,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长处。无论是有球技术的发挥还是无球技术的配合都是个人个性发展的一种局部体现。球队灵魂队员的个性影响更能在球赛中起到意向不到的结果,这也是球赛吸引人们眼球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育课堂也是学生获得尊重与相互尊重的重要教育方式

在体育课堂告诉学生“战胜对手就要学会尊重对手”。尊重对手也是尊重项目和尊重自己的一种体现。武术等项目在比赛开始的时候总要先相互鞠躬或友好地互碰拳套,这就是一种尊重的体现。只要自己做到了、尽力了,哪怕输掉比赛也会赢得掌声。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比赛中,长期接受这种“尊重”与“礼仪”的熏陶和教育,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会使其更加享受每一次的过程,更珍惜每一次的交流。体育课堂的道德教育是无形的,对学生教育的效果是深远的。

(三)体育课堂的团结协作有助于学生们在社会中正确的定位自己

体育项目的团结协作不仅仅是团体项目所特有的。个体项目也需要学生有团结协作的整体意识和大局观。个体项目不仅体现出竞争的一面,还能更好地表达团体协作的效果。刘翔110米栏表面是一个人的赛事,其背后却有无数的教练、队医、管理团队等诸多团体和部门的团结协作。他获得的冠军其实是一个团队整体利益的体现。在比赛中对教练团队战术思想的表达,对医疗团队治疗效果和动作完成的相应生理指标的贯彻度,以及队友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会影响到赛场的整体表现。

猜你喜欢
十九大体育课堂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