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集群何处安身

2018-09-15 08:46
艺术品鉴 2018年6期
关键词:宋庄房租画廊

从上海浦东新场大东方当代艺术中心曲终人散,到宋庄轰轰烈烈的开发,艺术家一直以“流浪”的形式存在。如何才能避免后来者重蹈覆辙?自发生长的艺术集群似乎是被市场左右,但很可能是被堂而皇之的商业与规划湮灭。

798艺术区的困惑

不到20年,798从一片废旧厂房崛起为海内外炙手可热的时尚特色艺术区、北京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截止到2017年,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的798容纳了175家艺术机构,比三年前增加了25家。

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爆发式增长,大批画廊聚集于这片北京东北四环外的艺术区。很多人搬过来是因为看中798“国际化,画廊集中,还有高挑的空间”。

伴随着艺术生长、市场繁荣,一系列的管理难题逐渐浮出水面,越来越国际化的798艺术区也迫切面临“转型升级”的考验,无论对艺术家还是管理者、规划者来说,面对这些问题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搬入望京新校区,又逢高校扩招,老师们工作空间紧缺,就纷纷租用国营工厂的空置厂房。因受租厂房多属798厂,这片区域逐渐被称作“798艺术区”。2003年艺术市场爆发,改变了798的生态。艺术品奇货可居,画廊扎堆出现,刺激房租连番上涨。许多艺术家承受不了高昂房租,逐渐减少租用面积,直至搬走。取代他们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新来者支付更高房租,以此获取可观的品牌效应,赢得藏家更深的信任。

好景不长,2008年的金融危机打击了画廊业。798的画廊主们开始面临两大困难:一是客户减少,二是不买画的游客激增,各种各样的服饰、餐饮品牌随之进入,再次抬高房租。

这样,798发展初期进驻的机构或个人,在两轮房租上涨中成为“二房东”。受利益驱动的转租行为引发了不少管理问题,客观上也影响了798未来的“转型升级”,产权所属者七星集团决定清理“二房东”,直接管理798物业。双方的纠葛影响到很多画廊的经营。出现画廊停业、价值上百万的作品被划伤等情况,令画廊主们伤心。

清理“二房东”并未得到画廊主和艺术家们的广泛支持,反而很没有安全感。一家画廊主称:“我根本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租得起?”

798管委会书记张国华解释:以前的确存在过百分之几十的涨幅,主要因为之前房租定价比较混乱,现在房租统一了,很多原来租用价格比较低的画廊涨幅就显得大了。

在这里工作十几年的画廊主们,几乎没人完全清楚管委会、物业和七星集团之间的关系。管委会应争取政策福利,并管理物业办公室;物业办公室服务于各家租户;七星集团则收取房租。实际上,七星集团才真正掌控画廊的命运。

798艺术社区 红门画廊

第一家进驻798艺术区的境外一级艺术机构——东京画廊

在七星董事长王彦伶心中,798艺术区将在几年内成为“世界文化使馆区”。预计到2020年会有二三十家国家级文化艺术中心入驻。这些规划激起本地画廊不满,除不满商业机构越来越多,还不满物业给予国内外画廊的待遇不一样:给国外艺术机构房租较低,对本土画廊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

画廊更需要各种服务,而不是简单的管理,因为管理弄不好容易变成干涉。

“798作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艺术区,我有再多的不满,也不舍得离开。”有画廊主感慨道,“真正的’最大’,不能仅仅是体量上的。”

大芬村转型

大芬村,这个聚集了上万名画工、每年复制超过100万张油画作品、占据国际市场同类商品60%份额的地方,一直以来被深圳市政府视为深圳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

但很多专家表示,对于大芬村的定位,一开始就错了,应该立足于原创,发展绘画艺术,而不是纯粹追逐商业利润。也有人认为大芬村亟须进行一些基础工作。首先是功能分区,将行画和原创的区域分开,而不是几千个画画的人杂在一起,鱼目混珠。其次是对进入大芬村从事原创的画家设立门槛,使得画家的成分更纯净一些。还有就是要建立高水平的买家平台。

但丰满的理想往往忽略大芬成长的基础,未必说存在即是现实,但大芬村自发野蛮生长到今天这个规模,一定自有其市场逻辑和道理。

很多事情不是单方面引起的,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大芬村大量单纯依靠模仿复制生产油画作品的运营模式已难以为继。而现在的城镇化改造,则使大芬村面临转型。

城市化建设将对艺术产业重新洗牌?

之前大芬村的“玻璃房风波”,实际上已经埋下大芬村改造伏笔,自发生长形成的情况就是很多巷道乱搭建雨棚、乱摆卖占道经营,消防隐患严重,擅自在画廊和店铺加装玻璃房。

2017年开始,深圳龙岗区开始集中整治小作坊和巷道安全隐患,随之而来的是拆除,对一些画家来说,他们没有了赖以为生的画墙,可能就要寻找新的出路。城镇化建设同样意味着拆除,画家们眼巴巴看着从墙上摘下的画作被丢在一旁的垃圾桶边,失魂落魄,传言有些人就此退出画工圈。

大芬油画村管理部门称,为了提升大芬油画村的城市环境品质,规范其经营秩序,消除安全隐患,近十年来大芬油画村的政府职能部门曾对大芬村里的乱搭建现象进行了多次拆除,但却出现了多次回潮的现象。原因很简单,房租贵。

在大芬租画廊铺位,除了租金之外都需要交一笔转让费,从而获得转租权。因租金年年攀升,转让费也水涨船高。一般来说房东转给二房东,二房东转给三房东,三房东再转给画工,第三手要给前面两个喝茶费,就慢慢往里面加钱。

租金和生活成本在涨,订单却没有明显增量。一些画家晚上眼睛睁不开的时候还要打底,因为要交房租过日子。

在由画工、画师、画廊和画商构建的制售产业链中,大芬画家靠的是“走量”。喜欢画画,想当画家……这些是所有来到大芬村人内心重要的事情,不容轻易打破。巷道既是画工作画和生计的附依,但也是消防安全通道。在大芬超过500名画工依靠墙面画廊维持生计,成为大芬村独特的经营生态。但城市的规划看起来很美很有学术支持,但其实改变墙面画廊,大芬村就已经失去独特的意义。

画家们希望,龙岗区正推进的大芬油画产业基地综合发展规划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按照这个规划,未来几年,将以现有的大芬油画村为原点,周边1至2平方公里左右的范围内规划建设包括美术馆、油画博物馆、专业演出剧场、油画培训中心及酒店等大型配套设施,与旅游部门合作开发大芬油画村的旅游资源,最终将大芬油画村建设成为国际化的油画生产基地、油画交易平台、油画展览中心、油画培训基地和油画旅游小镇。一旦建成,画家们的生活成本又将提高!

但这些,对于画家们来说意味着要重回原点,再找一间出租屋作画,毕竟同样的租金只能租到更小更破更偏的屋子。这种时候,他们常会想起梵高,一生也没有卖出一幅画,备受生活折磨。

宋庄的角逐

大芬村还能一“笔”独秀吗?

继798艺术机构危机爆发、大芬村凋零后,宋庄生态危机与开发会不会使其成为又一块多米诺骨牌而倒下。

离宋庄艺术聚居区不远的地方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商业楼、艺术交易大厦、画廊、国际艺术机构、艺术园区、餐厅,还有林立的地方画院。但这不能掩饰宋庄硬件与软件不相称的问题。随着资本的大举进入、文化地产的相继开发,使得很多艺术家搬离宋庄或者向更僻远的地方聚集,宋庄的矛盾也就日益凸显了出来。

拉闸限电等事件频频发生,一个越来越强烈的信号是,宋庄正在改变。与外界纷繁变化相比,内在的变化让艺术家更为不安。这是下一个圆明园预兆,为此很多人对宋庄何去何从充满忧虑。

在宋庄的一些人曾经历过圆明园时期的“艺术去体制化”,当时一批职业艺术家,纷纷离开学院、机关尝试“市场化生存”,把圆明园当做精神家园,最后却遭到驱逐。

宋庄怎么走?

798厂当年的工业辉煌,风韵犹存

鉴于圆明园曾因租房引起遭驱逐的屈辱感,宋庄可以花2万多元买一个院子。到了2000年初,这里就已聚集3000位在册的艺术家。宋庄不同于其他艺术园区的地方,他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不是靠规划产生出的艺术园区。早年来这里的艺术家从事的多是先锋艺术创作,多是为艺术理想而来,只是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宋庄地价、房租每年都在增长。

之前,在前宋庄镇委书记胡介报的推动下,宋庄艺术促进会可以起到平衡官方与艺术家利益的桥梁作用,即或是2008年,因宅基地禁止买卖,在当地农民与艺术家爆发的冲突中,促进会积极斡旋,最后以补偿农民费用以留住艺术家的方式化解了矛盾。而随着宋庄镇政府管理层换届,半官方背景的促进会完全变成了民间组织,这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其实在宋庄的人都知道,一直就存在着“两个宋庄的矛盾”,那就是宋庄当地人的宋庄和艺术家的宋庄的定位问题,艺术家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精神家园”,当初他们为了结束流浪,花高价买院子、买地盖房子,然后把院子规划成生活、工作理想的居所,结果因为“没有私有产权”,艺术家的居所随时可能被收回。

“流浪”或许就是艺术家的宿命。当初,宋庄需要艺术家来完成宋庄品牌建设,而一旦宋庄品牌形成,宋庄土地规划完成,艺术家的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说到底艺术家还是外来者,他们不具有任何话语权。除此之外,当代艺术的利益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处在市场利益格局底端的艺术家除了应付外界的变化,他们还要为生存权奋斗,理想主义自然会被市场消解掉。

城市化改造使“宋庄已经不好玩了。”艺术家们感到一种未曾有过的孤独和失落,不是对自己坚持的艺术理想的质疑,而是对原创空间一点点被商业蚕食的担忧。目前宋庄有几百家美术机构,宋庄艺术生态已经建立起来,但从2012年镇政府换届起宋庄开始改变了性质。一个是把国家画院拉来做展览,挤占好不容易建立的当代艺术市场,无视宋庄艺术家;另一个转变就是把艺术园区转变为地产项目,画廊则主要是把宋庄作为展出自己艺术作品的一个窗口。

艺术家们推动了宋庄这个文化品牌,让当地居民、镇政府受益的同时,却要为租金、物价的上涨埋单。现在房地产启动,艺术家再占着地儿已不利于地产开发。

“要么抵抗,要么就离开。”目前已经摆在艺术家面前,而令艺术家们担心的是这些艺术家离开后,宋庄就会完全变成一个书画集市,宋庄价值就会丧失。“这不仅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是一个打击。”

宋庄,不应该意味着当代艺术的覆灭,但宋庄不仅关乎一群艺术家的命运。

猜你喜欢
宋庄房租画廊
北京宋庄(诗歌)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宋庄的宿命
买不如租
提前交房租
画廊
画廊
“转体与重建”
画廊
鸡同鸭讲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