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花青韵皆自在——说说吴宇华的画

2018-09-15 08:47/范
艺术品鉴 2018年6期
关键词:瓷片设色青花瓷

文 /范 扬

吴宇华,1961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8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无锡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无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太湖画派”研究会副秘书长,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画艺术交流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水墨画院特聘画家,中国作家书画院特聘画家,荣宝斋画院导师组导师,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家。

月夜清谈 34.5cm×52cm 纸本设色 2008年

吴宇华30年前就是我的学生了,1984年他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现在是2014年,正好是30年。宇华在读书的时候就是一个很有才华而且擅于独立思考的学生,我记得当时教素描课程,他在班上就画得特别好。在大二暑假期间,他和同班同学王跃年一起到山西芮城永乐宫去临摹壁画。这次临摹复制是一项政府工程,有许多老专家和大学教授一起工作。他们两个人整整一个暑假,面对那么巨大而且精彩的原作,精心临摹,完成后得到永乐宫文管所范金鳌所长的肯定。这样的临摹对他们来说,算是比较扎实而深入地去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经典作品。现在这样的机会对本科生来说是很难期望的了!所以那是一次难得的实习机会。他们都是下过功夫的学生!

宇华本科毕业进高校工作五六年后,又到北京来学习和进修。那时北京正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地下挖出来的土方中常夹杂着老瓷片,他发现后收集了近一年时间,恐怕有上万片的瓷片,都是明清的青花碎瓷片。那期间我来北京,就跟吴宇华说,你这个捡瓷片有认识青花瓷的乐趣在里面,有那种朝花夕拾的精神享受,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可以慢慢的渗透进去,青花瓷里人物、山水、花鸟、吉祥图案、文字等等,从题材到手法,这里面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人民大众的审美取向和爱好。而且它大多出于民间画工之手,笔法生动、新鲜、活泼,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你何不从中汲取养料来注入自己的创作呢!

第二年,他就拿了上百幅青花手法的描绘作品给我看,看得出他很勤奋好思。之后他选取其中精品和自己的认识心得,出了独立画册。我觉得很有意思!从民间瓷绘里走出来的艺术前辈不乏其人,如林风眠先生,他用笔流畅、爽利,虽然跟传统的用笔思路有距离,但他确实注入了一个新意。宇华也是从中国画传统出发,结合民间这一路,尤其是青花瓷画这一路慢慢走出来,青花瓷画的韵味就是出自于水墨,然后又从青花回到水墨。对宇华而言,这样一个轮回,其艺术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循环往复不断上升而又回归的一个过程,也起到一个返祖归本的作用吧。从水墨中来转换成青花,又从青花中回归到水墨,宇华的选择完成了这么一个链条的连接,他没有掉链子,他接上了这一环这一链。

吴宇华 高士图 四屏条-1 90cm×30cm 纸本设色 2012年

牧牛图48cm×44cm纸本 2002年

过了这么多年再看宇华的画,我觉得有很多他个人的审美趣味在里面,有一种优雅,悠游林下的感觉,跟当时对青花的学习,对瓷片上绘画的吸收是分不开的,其向度正好也基本贯穿元明清至现在,传承的路线是很清晰的,我们能看到这里面的一个脉络。应该说宇华在这里又取了比较雅的一段脉动。所以一个事物可以有多方面的渗透空间与审美内涵。很多人——文人也好,技师也好,撷取传统艺术的审美注入到各自的创作中,形成新的态势。那么宇华汲取的是偏文、偏雅这一路,他笔下大都是一些高人雅士、琴棋书画、渔樵耕读等等,这些内容和形式跟传统是接气的,也跟大众审美是接气的。既接天气又接地气,同时又有了人气,这也是三才在宇华作品中的体现,我觉得这是一条很不错的路子,他走得正好!他会走得越来越好!

赶巴扎 137cm×70cm纸本设色 2010年

猜你喜欢
瓷片设色青花瓷
国画纸本设色《荷》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岩高千尺虎》
亿年瓷片
《独白系列之三》
纯净的青花瓷
郑庆余艺术作品
学术价值高于收藏价值,稀缺古瓷片才有升值空间
冰点以下的缝合
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