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探析

2018-09-15 02:31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围术宫颈癌住院

邹 薇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 妇科,贵州 铜仁 554300)

宫颈癌也即子宫颈癌,为女性生殖器常见恶性肿瘤类型,我国宫颈癌每年发病人数多于13万人[1]。宫颈癌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围术期临床护理是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宫颈癌的常规围术期护理缺少系统性,有一定随意性[2],近年来,我科尝试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指导宫颈癌围术期护理工作,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宫颈癌手术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为两组。以2017年1月之前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共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3~70岁,平均(52.63±4.17)岁;病程2个月~24个月,平均(18.52±3.06)个月;其中鳞癌20例,腺癌16例。以2017年1月及之后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共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3~68岁,平均(52.57±4.20)岁;病程3个月~25个月,平均(18.60±3.14)个月;其中鳞癌23例,腺癌17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经验为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措施,包括环境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指导、心理疏导等。

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下的围术期护理:(1)入院日:热情接待患者,为患者与家属讲解医院环境、主管医护人员、规章制度与住院期间住院事项。展开入院评估,主动讲解宫颈癌知识(若患者不知情自身疾病,注意隐晦讲解),说明心理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讲解调节情绪的方法。说明术前检查目的、饮食方法、注意事项等,指导展开卧床排便训练。(2)术前1d:为患者与家属说明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禁食时间、麻醉方法,展开皮肤准备、麻醉皮试和抗生素皮试,指导有效咳嗽、沐浴更衣,嘱咐保持充分睡眠、平稳情绪。(3)手术日护理:护士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教会患者运用深呼吸法、转移注意力法、想象法等排解不良情绪。讲解手术注意事项,陪同家属护送患者到手术室,为患者打气。待手术完成后亲自迎接患者回病房,注意动作温柔,密切观察患者切口、血运、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全面情况,了解患者日常行为,经微信提醒患者充分休息,提供易消化饮食清淡。(4)术后1d到出院前1d:密切展开生命体征监测,每日抽出10~20min为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如说明术后饮食应遵循生精填精、补气养血的原则,多进食含有丰富矿物质、丰富维生素、高蛋白食物,促进切口愈合;嘱咐禁止性生活,在术后1月内不可提重物,不可骑自行车。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根据疼痛情况给予针对性疼痛疏导,说明疼痛发生机制、减轻疼痛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读书听故事等),对疼痛严重者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结合康复情况说明尽早下床活动的意义,鼓励患者克服疼痛尽早活动,并为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锻炼计划,鼓励患者出院后坚持运动。(5)出院日:展开出院指导,说明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后续治疗措施,提醒患者遵医嘱控制饮食、运动及用药。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2)以科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根据评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等,以非常满意与满意者占比统计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s)

表1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s)

组别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 医疗费用(元)对照组(n=36) 57.46±3.21 14.58±2.17 8074.69±254.71观察组(n=40) 50.18±2.94 11.05±2.03 6155.38±226.53 t 10.320 7.326 34.771 P 0.000 0.000 0.000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

3 讨 论

宫颈癌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引发的恶性肿瘤,为妇科肿瘤中最常见类型之一。大部分宫颈癌患者需通过手术治疗,且治愈率为75%以上[3]。围术期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手术实施及患者预后,且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影响较大。因此,近年来各大医院对宫颈癌围术期护理工作日益重视[4]。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综合性、跨学科的整体护理方式,可以让护理工作更为标准化、规范化。其是从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期间,将每日成效护理作为标准值,以图标形式提供依据,使得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连续、主动而有效的护理照顾[5]。这种新型护理模式决定了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执行医嘱,而是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基于人的整体性,从疾病、社会与心理等不同方面给予护理诊断与护理计划,为患者实施预见性、多元化护理,从而将问题在萌芽状态解决。我院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带领资深护士共同查阅国内外先进研究结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并借鉴上级医院临床路径护理的实施情况,制定出符合医院实际的宫颈癌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表,并且在患者入院之后就为其悬挂在床头,便于患者掌握临床进度,护理人员也可遵循表格来有条不紊的展开各项操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可见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促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缩短病程。另外,护理满意度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可见观察组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为宫颈癌手术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展开围术期护理,可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且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猜你喜欢
围术宫颈癌住院
妈妈住院了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