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动词转类为名词的语义成分类型

2018-09-17 11:50
文化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常用词语义意象

贾 娟

(晋中学院文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跨语言的语法研究报告表明,迄今为止的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着两个基本的词类——名词和动词。”[1]典型的名词“一般都占据一定的空间,随具体事物类型不同而表现出大小、高低、厚薄、聚散、离合等等特征”[2],它们不易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显著的空间性特点,通常做主语、宾语、定语;而动词指称的是事物的存在、运动与关联,典型的动词在时间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独特性,它们易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经常充当谓述性成分。名词与动词本是词汇意义与语法功能都有明显差别的词类,但在一定语法条件下它们却可以互相转类使用。与现代汉语相比,这种转类在古代汉语中的频率更高,也更为普遍。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转类产生条件的理论解读层面,对古汉语名、动词之间转类的定量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语义类型进行的定量分析更少。鉴此,本文从对古代汉语中动词转类为名词的定量分析入手,分析语义成分类型及转类频度的规律,望对相关研究有所补益。

一、定量分析的范围及词语转类的界定

(一)定量分析的范围

文言文中的动词浩如烟海,可以转类为名词的很多,要对其进行研究,首先就要确定一个范围。本次定量分析的动词主要来源于两处:第一,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十四个单元共计1 086个常用词,这些常用词在先秦典籍中大部分都出现过10次以上,是古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核心词汇、最常用词汇;第二,王力等人主编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收录的4 208个常用词,涵盖了古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基本词汇,是最常用词的扩大,可以称为古代汉语的次常用词汇。

(二)词语转类的界定

转类有不同的内涵,本文所指的转类是在一定语法条件下某词由一词类转用作其他词类,其核心判定标准为转类前后的词语同形、同音,词汇意义相关而语法功能不同。词汇意义相关保证了转类的发生是由于词语内部意义间的引申,而非通过其他词语的假借获得;词语同形、同音保证了在词语所指发生变化时,其能指较为稳固,字形符号较为统一,转类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发生于同一个词的内部。

在现实言语环境中,逐个统计词语的转类很难实现,所以本次调查以《汉语大字典》所列义项为依据,根据义项所举用例而非释义判断其本用与转类。如“命”的本义为“命令”,下收例句“乃命羲和,钦若昊天”(《书·尧典》)与“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子路》)[3],当“命令”讲时,“命”本用为动词,但可转类为名词。众所周知,《汉语大字典》由多年从事古汉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和著名语言学家编撰而成,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运用现代语言学观点和方法编写的古汉语权威字典,一经出版便深受欢迎,荣获了第一届中国辞书奖一等奖,之后又经过多次增补修订,精益求精、日臻完善。因此,以《汉语大字典》所列义项及用例作为转类判断的依据不仅是可信的,而且是较为科学的。

二、定量分析的步骤及所得数据

(一)定量分析的步骤

本次定量分析首先从最常用词、次常用词中统计出能够直接转类为名词的动词,再逐一分析转类的语义类型。[4]概括起来,这些语义类型可以分为三大类若干小类。

1.转类为动核结构的动元

第一,转类为动词的主事,包括转类为施事(如“代”由“接替、承继”转作“继任者”)、系事(如“像”由“相似”转作“形象、相貌”)、经事(如“更”由“了解、懂得”转作“经验丰富、深历事故的老年人”)。

第二,转类为动词的客事,包括转类为受事(如“供”由“奉献、祭献”转作“祭祀时奉献的物品”)、成事(如“构”由“架屋”转作“房屋、屋宇”)、使事(如“炙”由“烧烤”转作“烤熟的肉食”)、涉事(如“眷”由“恋、爱慕”转作“亲属”)。

2.转类为动核结构的状元

第一,转类为动词的凭事,包括转类为工具(如“係”由“拴结、捆绑”转作“系物的带、绳”)、材料(如“沐”由“洗头发”转作“古人用以洗发的淘米汁”)、方式(如“驭”由“驭马”转作“驭马的方法”)、依据(如“括”由“查检、清查”转作“法则、规则”)。

第二,转类为动词的因事,主要指的是转类为目的(如“祓”由“古代除灾求福的祭祀”转作“福”)。

第三,转类为动词的境事,包括转类为处所(如“候”由“观察、守望”转作“警戒敌情的哨所”)、时间(如“浣”由“洗、漂洗”转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条件(如“佃”由“农民向地主或官府租种土地”转作“田租”)。

3.其他

第一,转类为动词动作的类属,如“牧”由“放养牲畜”转作“畜牧业的简称”。

第二,转类为动词动作的载体,如“挽”由“悼念(死者)”转作“挽歌的省称”。

第三,转类为与动词意象相似的事物(下文表格称作“类比”),如“谣”由“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转作“没有根据的传闻、凭空捏造的话”。

第四,转类为动词动作发生时产生的、伴随的或消失的事物,即除主客体外,动作发生时场景内的其他事物(下文表格称作“场景”),如“泣”由“无声或低声地哭”转作“眼泪”。

(二)定量分析所得数据

1.最常用词的统计数据

在1 086个最常用词中,本用为动词的词语有507个,其中能够直接转类为名词的有318个,占动词总数的62.72%。这些动词在535个义项上能够转类为名词,其语义成分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最常用词中动词转类为名词的语义成分分布

上述19个小类中,转类居于前9位的语义成分有:受事(136)>成事(92)>施事(64)>处所(46)>类属(42)>系事(38)>工具(31)>载体(22)>依据(21)。

2.次常用词的统计数据

在4 208个次常用词中,除去已经调查过的1 085个最常用词,本用为动词的词语有1 567个,其中能够直接转类为名词的有603个,占动词总数的38.48%。这些动词在651个义项上能够转类为名词,其语义成分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次常用词中动词转类为名词的语义成分分布

上述19个小类中,转类居于前9位的语义成分有:受事(121)>工具(89)>成事(85)>施事(82)>处所(67)>系事(51)>载体(34)>类属(28)>材料(23)。

三、语义成分分布情况分析

(一)使用频度越高,转类可能性越大

通过对最常用词、次常用词中动词转类为名词情况的调查,笔者发现词语的使用频度越高,其转类可能性便越大。这是因为,使用频度越高,人们对词语意象图式的认识便越充分,在头脑中建立的概念的显著性特征便更牢固,在具体言语环境中某显著性特征被聚焦而被换喻为整体概念的可能性便越大。[5]由此可见,换喻是词语转类的内在原因,而高使用频度是其外在条件。本次定量分析最常用词、次常用词动转名所得的相关数据(能转类为名词的动词分别占总量的62.72%与38.48%),即是对这一规律的印证。

(二)与动词意象结合越紧密,转类可能性越大

最常用词、次常用词中动词转类为名词的语义成分分布情况并不均衡,这表明被激活的语义特征的显著程度、与动词意象结合的紧密程度各异。这些差异在本次计量分析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转类为动元的频次高于状元

如表1、表2所示,在最常用词、次常用词中,动词转类为动元的比例都明显高于转类为其状元的比例。动元是动核结构中动核所联系着的行动元(或称“论元”),指称的是动作行为、变化、关系等的主体或客体。在语义上,动元紧密依附于动核,是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产生、发展或演变的内围成分。因此,动元在意象上与动词建立的联系更牢固、更紧密。状元是动核结构中动核所联系着的状态元,描述的是动词动作行为的环境、原因、目的及凭借等方面的内容。它不是动词意象图式的必要成分,较之于动元,其与动核的联系更为松散。故与动词意象联系更为紧密的动元被换喻为动词的可能性更高。

2.转类为客事的频次高于主事

主事是动词所表示行为、变化、状态、关系等的主体,客事是主事施加动作所支配的客体。在最常用词、次常用词中动词转类为客事的频率明显高于其转类为主事的频率(最常用词转为客事及主事的频率比232:105,次常用词转为客事及主事的频率比209:136)。这是因为典型的动核结构中主事是某一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客事是该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动词的动作支配着客事,使客事或承受该动作行为,或受动作行为影响,或在其影响下发生位置状态的改变。[6]因此,在动词的意象图式中,其与客事的联系更为紧密。

3.转类为与事、补事的频次很低

与事是动核结构中动核支配着的与主事一起参与动作或状态的语义成分,其并非是动词动作或状态的主体,而是其参与者、邻体,在句法结构中往往需要“向、给、对、为、与、同”等介词介引,故其与动词意象图式的联系较薄弱,由动词与事换喻为动词概念的可能性就比较低,因此,本次定量调查在最常用词、次常用词中并未发现动词转类为与事名词的情况。

补事是补充说明动词动作作用于客体之后所发生或出现的情况的语义成分,是使令类动词组成动核结构时的必有成分,如“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隐公元年》)中“贰于己”即为动词“命”之补事。补事是动核结构的补体,其语义与使令类动词概念之间缺乏固定、必然的联系,且其多由动词性词组充当,因此,在最常用词、次常用词中笔者并未发现动词转类为补事名词的情况。

(三)动作动词转类比例较大

如上文所示,在最常用词、次常用词动词按语义成分转类的排名中,虽个别类型在序列上有差异,但大体上保持了一致:受事>成事>施事>处所>系事。

最常用词中,排名前三位的受事(次常用词中亦位列第一)、成事(次常用词中排名第三)、施事(次常用词中排名第四)都是动核结构中与动作动词建立紧密联系的语义成分。它们换喻动词概念的比例较高,除了说明其与动词意象联系紧密之外,还说明动作动词在常用词中的比例较大。

对比该项排名还会发现,动词转类为工具的比例从最常用词的第7位(31次,占总量的5.79%)一跃而至次常用词的第2位(89次,占总量的13.67%)。工具是动核结构中与动作动词之肢体类动作动词紧密联系的语义成分,其比例在次常用词中的陡然增多表明次常用词中肢体类动作动词的比例高于最常用词。

与经验动词、性状动词、关系动词相比,动作动词指称的是动作行为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等方面的内容,是对运动着的、变化着的事物与事件的叙述,其在现实言语环境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是动词的典型性代表,因此,收录在常用词中的动作动词较多。此外,动作动词使用频率高,其意象图式为人所熟知,发生换喻而转类为名词的可能性便高。

四、结语

世界是普遍联系着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词语转类使用本身就能被看作是人们对相似相近概念所进行的整合。这种整合不仅有将意象图式中主要的、典型的概念进行换喻,如动词按其语义成分类型转类为名词使用;还有将意象图式中并非主要但相对特别的概念进行换喻的情况,如动词转类为表示类属、载体、类比、场景等语义的名词。后一种转类名词所指称的事物虽然不出现于动核结构中,且转类频次有限,但它却体现着人类的发散性思维。

猜你喜欢
常用词语义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语言与语义
意象、形神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常用词“开、辟”在“开阔”义上的演变替换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