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法的发展趋势

2018-09-17 09:21刘新颜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趋势合作学习发展

摘要:合作学习法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新学习方法之一。合作学习法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广泛应用,研究涉及的层面及内容也越来越多,就合作学习法在我国的发展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关键词:合作学习;发展;趋势

一、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合作学习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并积极推广,是因其具有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创造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以及形成学生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的作用。美国教育学者Vermette (1994)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研究的历史,并取得非凡的成绩,在中国,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之中,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合作学习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于对合作学习法的研究越来越多,不仅涉及理论和实践层面,还涉及各个学科。在理论层面,很多学者关注合作学习法的本体,对其基本要素,价值内涵,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实践层面,学科教学实践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关注点在于将合作学习法应用到不同的学科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效果,涉及的学科有数学,英语,历史等等。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少学者也发现了合作学习法在实践中出现的弊端,那么,合作学习的弊端是否影响其发展,它是否值得被继续研究,我们有必要对其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而得到答案。本文将对合作学习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对1998至2017年的关于合作学习方法的实践应用进行综合分析,试图找出其发展规律,并对合作学习法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二、 合作学习法

在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 John Dewey 提出把在学习中合作应用到课堂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提倡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Rodgers 1988)。合作学习法的内容提倡的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身心发展所需要的经验,用合作代替竞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法的目标是使用结对或小组活动获得自然的二语习得,给教师提供方法去实现习得二语的目标并能够应用在不同的课堂环境中,更加关注某些词汇,语言结构和利用互动任务的交流功能,给学习者机会去培养交流策略,增强学习者动机和减少学习者压力,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合作学习法很大程度上接受了Jean Piaget (1965) 和Lev Vygotsky (1962)心理学观点,都强调学习中的社会互动性。人类生活的大部分都与交流有关,一个人最大化的会话是通过日常交流互动实现的。合作学习法的中心前提是学习者在社会或教育性结构的情景中通过交谈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合作学习法鼓励发展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调合作,合作意味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起学习以达到共同的目标,使自己与同伴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这与竞争模式的学习是完全相反的。

成功的合作学习有五个关键因素:正相互依赖,小组自评,个体责任感,社交技能,混合编组。正相互依赖是指小组成员中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组员的学习负责。个体责任感是指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决定了小组整体的成功。社交技能是指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社交的技能,即使学生有合作的愿望,小组合作也是不成功的,而这种社交技能就是学生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小组自评是指合作小组定期地评价小组成员共同的学习活动的情况以保持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混合编组是指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采用组内异质的方法,保证了小组内部的多样性,使小组活动中有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

三、 实践应用

本文采用计量的方法,从CSSCI搜集了1998~2017年发表的以合作学习为主题的文献共211篇,其中,论文204篇,综述2篇,评论1篇,报告4篇。本文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整理与分析,其中实践类的有 110篇,理论类的有101篇。在理论层面,从心理角度进行分析的有21篇,从合作学习自身的角度分析的有62篇,从师生及师生关系角度的有9篇,从教育角度的有5篇,其他角度的有4篇。在实践层面,其中涉及学科教学实践的有57篇,包括英语,数学,体育,物理等各个学科,涉及网络环境(远程)课堂设计的有25篇,有关教师与学生角度的调查有7篇,关于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的有8篇,涉及合作小组设计的有9篇,其他角度的有4篇。

整体上,对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要更加偏重于实践。在理论方面,对合作学习法自身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合作学习法的内涵,原理,基本要素,内在机制,意义以及合作学习法对其他事物的影响等等,其次为从心理学角度对合作学习法的研究。实践方面,学科教学实践为主要内容,我们就学科教学实践再进行详细分析,英语学科的有22篇,数学学科有8篇,体育学科有12篇,语文学科有6篇,信息学科有5篇,思政学科有2篇,历史学科有1篇,化学学科有1篇。同时,在合作学习学科教学实践中,英语学科的所占份额最大,依次为体育,数学和语文学科。其次为基于网络环境或远程设计的合作学习课堂。

本文对基于网络环境或远程设计的合作学习课堂的研究进行更深入了解,通过下表,可以更清楚看到基于网络环境或远程设计的合作学习课堂的研究情况。

基于网络环境或远程设计的合作学习课堂的研究从2004年起发表第一篇,且所占比例不低,同时,可以看到2014年与2015年的比例达到最高。2012年,2013年与2016年,2017年并没有此类研究发表。但是,在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其基本内涵之学会学习中提道: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互联网+”与合作学习法的研究,将会是长久的发展趋势。

四、 发展趋势

(一) 总体趋势

从上面这个图可以看到从1998年到2017年关于合作学习法的研究在CSSIC上发表的总体趋势。从1998年到2004年一直呈上升趋势,也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的几年内,并且第一个高峰出现在2004年。2004年之后,趋势呈不平稳状态,有增有减,但总体有下降趋势。第二个高峰出现在2007年,不妨将2007年至2017年的发展趋势再做分析。但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的数据有待商榷,由期刊发表到用户在数据库检索成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所需时间不能确定。所以,重点在于2007年至2016年的趋势分析。我们对2007年至2017年的数据再作详细分析。从2007年的高峰期过后,整体数量在减少,但走向渐趋平缓。我们可以预测2017年以后,对合作学习法的研究将会持平式的发展。

(二) 研究主题多元化

在理论层面,对合作学习法的研究更多的在于对方法本身的研究,比如合作学习法的原理,基本要素等等,体现出对方法本身的关注。在实践层面,对合作学习法的研究更多的关注教学领域,而较少的关注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但是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对合作学习法的研究都并不局限于方法本身,还有大量的研究涉及其他领域,如:心理领域,教育领域,计算机领域,网络环境等等。但是对某些领域的研究并不多,比如计算机领域。

(三) 发展不平衡

合作学习法的发展不平衡,其一表现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基础教育改革前后,合作学习法受关注程度不同,其原因与国家与相关的政府部门发布的文件有直接关系。基础教育改革左右,合作学习法的研究数量比较多,但从2007年之后,其研究数量就不断减少。其二表现在对学科的研究领域不平衡。在实践应用部分,在对学科的整理上,可以看到,对英语学科的研究为最多,其次为体育学科,数学学科,而对历史,化学等学科的研究相对较少,对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研究几乎没有,其原因与学科所占课时及学校关注点有关。其三表现在研究角度分布不平衡。从理论层面我们可以看到,从合作学习法自身出发进行的研究远远超过对于其他角度的研究。实践层面,从学科领域出发对合作学习法的研究占据大部分,其次为基于网络环境的合作学习法的研究,其他的像对学生合作与学习能力提高的研究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

(四) 研究对象不均衡

合作学习法关注的对象涉及研究生,大学生,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小学生,儿童等等,但是研究所占比例却不均衡,其中,研究生和儿童所占比例为最少,各占2%,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多,为36%,中学生所占比例21%,小学生所占比例29%。指明研究对象的文献占总数的39%,其他文献并无特定强调某一群体。

五、 小结

McGroarty(1989) 认为合作学习法用于外语学习课堂有六大优势:

1. 通過不同的互动的形式,增加二语练习的流利性和多样性。

2. 增加了在语言使用中认知发展和语言技能提高的可能性。

3. 提供了整合语言和内容型教学的机会。

4. 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材料来刺激语言和概念的学习。

5. 教师有更大的自由去掌握新的专业技能。

6.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彼此作为学习的资源,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更加活跃。当然,合作学习法应用与其他课堂具有同样的优势。合作学习法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法不管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具有复杂性。在理论层面,它建立在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同时关注合作学习法的自身原理等。在实践层面,更多关注于教学方面,同时涉及教师的角色,课堂环境等方面。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复杂的策略体系,它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不对称性。

针对合作学习法的现有趋势,基于2014年教育部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基本内涵:学会学习,信息意识,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 “互联网+” 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合作学习法还应被深入探讨与挖掘。为拓宽加深对合作学习法的研究,在对理论实践层面继续加深研究的同时,拓宽研究方向,寻找多种角度,关注与其他领域的结合,与当下社会背景的结合。与此同时,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应大力推进互联网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的研究,促进网络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潘琳琳,宋毅. 合作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97-105.

[3]吴荣耀,何高大. 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应研究[J].外语教学. 2014,35(3):44-47.

[4] 刘燕飞,王坦. 论合作学习实践中的情感缺失[J].中国教育学刊,2016,53(3):87-9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

作者简介:刘新颜,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趋势合作学习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趋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初秋唇妆趋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