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模式的共性研究

2018-09-17 06:42袁红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共性发展模式

袁红松

摘 要 计算机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传送技术更新迭代导致高校学科信息的扁平化,虚拟现实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准确数字媒体学科定位,顺应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实际需要,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重要话题。文章在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虚拟现实进行定位以后,对二者的发展方向和模式的共同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 虚拟现实 发展模式 共性

中图分类号:TP73 文献标识码:A

虚拟现实:利用计算机模拟,综合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创造出一个虚拟的多维度空间,为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模拟体验,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使用者可以及时、没有限制的观察三度空间内的景象并与之进行互动。虚拟现实技术涉及到多门不同学科,包括计算机图形学、人机工程学、人机交互理论、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等。虚拟机和虚拟化的概念是值得关注的战略技术和发展趋势,数字化的理论中,物理机领域拥有的特性已经快速向虚拟化领域迁移。由于商业领域大型资本的介入,未来计算机将朝着具备沉浸感和人机交互方向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等设计院校专业方向,属于设计艺术学,是指依据计算机的数字存储和数字创作功能,利用计算机软件或者语言,根据审美要求,设计创作出实用于社会需求的数字媒体作品的设计学科,包括与数字设计有关的互联网信息设计,数字影视设计,计算机动画,视觉设计,数字游戏、虚拟现实等课程方向。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起步较晚,一般认为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的萌芽和形成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到90年代末期由于受到国外的影响,已经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媒体艺术。本世纪的前十年,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在众多方面取得了全方位的实践,如影视、网络媒体、装置空间、虚拟现实等取得了一些成绩。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出现在我国高校教学体系中是在2011年4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中,明确了设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历经多年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由历经了由平面空间向立体空间、单一对象传播向互动传播的多重历程,科学预计,未来数字媒体发展应该朝着更多空间维度和全感官沉浸式体验的方向。

纵观整个数字化领域的发展轨迹,虚拟现实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是具有相同之处的。

首先,数字媒体艺术与虚拟现实技术都是基于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的运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同时又给了计算机技术新的灵感虚拟现实是通过组合或分割现有计算机资源来呈现作为一个或者多个操作环境呈现的资源,实现这一资源再分配依赖于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传输,高速运算和传输能解决虚拟现实环境的复杂、逼真的贴图映射以及短时仿真渲染技术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处理问题。而数字媒体艺术与计算机的关系可以从众多的专业定义和指向中就看出端倪;奚春雁在《数字媒体的现在与未来》中指出,数字媒体指信息传播的载体,即以不同于以往的模拟信号,而以“非连续”的数字形式存在的一种叫做“比特”的电子符号为载体,全方位交互传播信息的计算机装置刘惠芬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设计》一书中认为,数字媒体艺术可以理解为采用数字化的方式通过计算机产生、记錄、处理、传播和获取的信息媒体。学者们普遍强调数字媒体是一种数字化的信息载体,它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撑。

其次,数字媒体艺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呈现方式都是最终以动态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物理世界中,任何物像都是处于运动之中的,所以,要正真实现现实的虚拟,是必须要模拟运动中的形态与效果的。虚拟现实的终极体验就是运动中的真实感,体验者看到的场景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更新,而且更新的速度必须跟上或者快过观察速度,否则会出现信息阻断所造成的滞后现象。同时,不管是细分为影视、动画、游戏、互联网中的任何科目,数字媒体艺术的所有研究内容就是实现动态元素的操控与效果管理。

第三,数字媒体艺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与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感主要体现在视觉和听觉上,基于互联网的多感知交互正发展成为热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成立伊始,便有了互联网设计方向(或者称信息设计方向),而从属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影视、动画、游戏等其他专业方向,也都必须根结与互联网络的使用与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与互联网可以说是并驾齐驱的两架马车,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结语:综上所叙,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以沉浸式体验和物联网人机交互为技术支撑的虚拟现实技术,所以,发展虚拟现实课程和设备、生产更多的虚拟现实产品,输送更多的虚拟现实人才,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首要任务。作为高校前沿专业的数字媒体艺术与作为科技前沿产业的虚拟现实技术无论从发展环境、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等方面来说都是具备共同性的。

参考文献

[1] 蒋友蹫.基于虚拟现实与交互的影像设计应用方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6.

[2]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修订一稿)[Z].2011-05-05.

[3] 奚春雁.数字媒体的现在与未来[J].互联网周刊,1999(25).

[4] 刘惠芬.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艺术共性发展模式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