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下的小学高年级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2018-09-17 06:24袁超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实际问题体验式教学小学高年级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在了解体验式教学特征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入手,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相关问题,最终达到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实际问题

一、 前言

体验来源于个体对生活的经历,是认知方式的一种特殊表达,从体验的本质来看,体验不仅是一种反思活动,也能体现出活动产生之后所出现的后果。基于这一理念下,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是一种强调学生认知感官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营造不同的体验环境,促使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来进一步深化对其中知识点的理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 体验式教学研究

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因此在体验式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创新,还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小学生提供多种个性化的体验式教学干预,这样才能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在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转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以当前课堂教学为依托,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中,通过体验式教学来为学生营造不同的教学体验,促使学生能够从更广阔的角度来了解知识点内容,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与其他课程相比,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因为数学与学生之间的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学生生活中的购物、计算物体的体积和面积等,其中都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思想。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对于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快学生成长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应该得到教师的关注。

从生活实践能力的角度来看,体验式教学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以“体验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所以对于课堂中的一些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甚至一些学生能够通过体验式教学的过程,来快速评估数学问题不同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最终灵活地利用各种知识点来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成长,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 体验式教学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研究

在本次研究中,将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长方体与正方体》为研究对象,对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策略作进一步研究。

(一) 课前准备

在上课之前,教师利用课堂上的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与长方体、正方体有关的知识点,包括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概念、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物体等,让学生能够对整个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结构、计算方法、概念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 创设体验情境,引发思考

教师利用课堂上的多媒体设备来展示一个图片:在一艘大船上,一个长方体的集装箱上放着一个正方体的集装箱(集装箱的表面平滑、无凹凸),其中正方体集装箱的长度与长方体集装箱的宽相等,长方体集装箱的高度与宽相同,并且长度是宽的3倍,其中已知长方体的长度为18 m。

在创设这样一个教学环境之后,教师提出问题:(1)大家知道这两个集装箱有什么特征吗?(2)请问这两个巨大的集装箱里面能承装多少东西呢?同学们有思路吗?请同学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思考,并利用演算纸来计算这个问题。

之后同学们在教师的这一要求下展开思考,并在演算纸上逐渐梳理着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走下讲台时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已经认识到了一侧面积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影响,但是对于如何正确地计算整个长方体的体系却不甚了解,因此很多学生表现得十分紧张、焦虑,担心自己无法顺利回答教师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情境的内容所吸引,教师可以开展下一步教学。

(三) 体验情境深化,加深认识

看到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问题所吸引之后,教师在讲台上拿出一个粉笔盒,并提出要求:“大家一起來观察,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个粉笔盒有什么特点,你能利用手中的直尺、剪刀来做一个和老师手中粉笔盒类似的‘粉笔盒吗?”

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立刻进入到体验环节,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制作“粉笔盒”。此时教师可以发现,在情境体验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粉笔盒的弯管特点来勾勒自己想要做的“粉笔盒”。例如,用直尺制作出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再用这一个正方形来制作出其他的五个,最后将五个正方形拼装在一起,成为一个与教师手中粉笔盒类似的物体。也有一些同学会直接勾勒出正方体的形状,并在纸上裁剪下来,拼装之后制作成“粉笔盒”。

(四) 体验引导,完成课程知识点的渗透

在学生的手工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在制作这个‘粉笔盒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呢?”在教师提出这一问题之后,学生很快就能反应过来:正方体在一定程度上和正方形是相同的,只不过正方形是要求四个边相等,并且四个角的夹角均为90°,那么通过手工制作,学生可以发现正方体的六个面的边长都是相等的。根据自己体验的这一结果,学生可以得出结论:正方体的长、宽、高三边的长度都是相同的。

很快,一些细心的学生会联系自己在之前学习的长方形的概念,总结了正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差异,并开始尝试通过变换正方体边长的方式来制作长方体。

教师在观察到学生的这一主动探究的趋势之后,立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体验,利用纸板来制作长方体。很快,学生会制作出各种形状不一的长方体,并根据正方体的概念来逐渐自我判断长方体的概念。教师趁热打铁,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鼓励小组之间通过组间讨论的方法,总结出与正方体、长方体性质有关的知识点;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每个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高涨,能够利用自己所制作的长方体与正方体模型来进行激烈的争辩,整个小组讨论的氛围良好。

最后,教师邀请每个小组成员代表走上讲台,总结本小组成员的讨论成果,在每个小组代表陈述结束之后,教师引入课本中的内容,系統阐述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能够顺利解答问题,达到了预期目的。

(五) 效果评价

采用体验式教学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在本堂课中,教师通过创设“长方体与正方体集装箱”的环境,快速引导学生思维的变化;之后教师将体验式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教育中,带领学生体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制作过程,进而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性质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各边所具有的数学关系,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

从另一角度来看,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对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也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一方面,学生通过这种动手实践操作的方式,能够通过自我实践的方法来理清两者之间所具有的数学关系情况,因此对于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数学特征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计算一个箱子的体积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在课堂上的实践体验结果,判断箱子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进而计算出相机的体积,判断箱子是否能够装下自己的书本、玩具等,提高了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通过课堂体验式教学之后,学生对于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性能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所以在生活实践中,也愿意主动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计算微波炉内部体积的大小,一些学生能够主动地到网上查阅一些与正方体、长方体有关的案例;例如,在了解了“水立方”的长、宽、高之后,就能快速判断“水立方”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并计算“水立方”的体积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四、 结论

体验式教学在现阶段小学高年级小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同时,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加快学生成长中发挥着作用。正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之后,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参与到正方体与长方体属性的探索中,还能通过探索结果来帮助自己解答实际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得到教师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周楠.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建构——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2017(11):157.

[2]倪玲.深入感受,强化记忆——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07):55.

[3]赵烨.在体验中绽放智慧之花——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6(32):71.

作者简介:

袁超,江苏省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

猜你喜欢
实际问题体验式教学小学高年级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学习小学数学
建构主义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