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生课外微课学习就是一种有效的精准扶贫

2018-09-17 06:24包洋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分类指导精准微课

摘要:特长生课堂容易分散注意力,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需要课下因生分类指导,精准复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微课学习就为这些学生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微课;精准;分类指导

深秋的三湘大地,生机盎然。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按照习主席的讲话精神,把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的教学成绩提高,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等课后帮扶就是一种精准扶贫,其中一种有效的抓手就是课后的微课学习。

在现行的新课改下,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教学压力非常大,在高一年级要讲完必修一~必修四;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前讲完必修五,期中考试后至寒假期间:文科讲完选修1-1、理科讲完选修2-1和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前文科讲完选修1-2和选修4-4,至此文科课程全部结束;理科讲完选修2-2剩余部分和选修2-3,期中考试后理科还有选修4-4。接下来,高二年级学生面临的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以及考试,考试内容是必修1至必修5的所有内容,这个对特长生来说尤其困难:从上高一以来,他们每天早晨和下午都要进行专业训练,白天时间才能回到教室学一些文化课,这对训练强度大的特长生来说课堂难免分散精力,再加上平时外出参加比赛,课堂效率低下,考试成绩通常都不是很理想。这也是文化课老师,特别是作为数学老师的我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为什么说微课学习能够很好地帮助到这些特长生或者是其他学生呢?首先我们从微课的特征谈起:

1. 教学时间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的一节课,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集中注意力,跟随微课视频学习。

2. 教学内容少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集中,主题突出,更适合学生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更便于学生有目标的学习。

3. 资源容量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学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特长生这类学生群体。

4. 制作简单,创作方便

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课程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所以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开发一些简单的微课来帮助其他学生的学习,这对制作者来说也是再学习的一个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吸收、运用。

5. 反馈及时、针对性强

对于一节微课,学习者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巩固提高,学习的时效性强。

6. 减压与提升

由于可以采取“无生上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从而可以更好地讲授知识与方法,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制作微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4. 考查椭圆的离心率的定义;

可以制作一节微课,讲述椭圆离心率的求解方法

5. 等价转化思想。

可以制作一節微课,讲述数学方法与思想

所以,这一道例题,可以分解成5个知识点,通过8节微课系统学习,学生不会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微课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地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

综上所述,原有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课堂效率的问题。微课学习必须要有“精准度”,不能“天女散花”,要瞄准学习困难学生。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微课学习要做雪中送炭的事,要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变化,从小处着手,创建一个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

作者简介:

包洋,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分类指导精准微课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如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会计专业毕业设计多样化分类指导研究
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