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阅读备考策略

2018-09-17 06:24汪雨薇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阅读核心素养英语

摘要:阅读理解一向是中考英语试卷中的“重中之重”,要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除了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和基本的解题技巧外,还需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们需要拓展阅读量、解析题材、依托语法、积累背景来发展学生语言、文化、思维及学习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核心素养备受一线教师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对于英语学科而言,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阅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基本也是最为必要的一个途径。纵观阅读在整个中考中所占的比重,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平时中考阅读备考,使核心素养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素养是每位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中考实例,从四个方面探讨核心素养在英语中考阅读备考中的运用。

一、 拓展阅读量,发展语言能力

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必然会调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及词汇,所以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在着力拓展学生阅读量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文章内容从易到难,文章长度则从短及长。对于不同层次段的学生,也可因材施教,分层布置不同的阅读材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和成就感。另外,英语阅读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配合相应的衍生性活动,如阅读小报、绘本表演等。阅读在平时,只要学生有阅读的热情,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定能使其在应试阅读中更胜一筹。同时,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和背景知识储备也会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而加强和拓展。

二、 解析体裁,培养思维品质

中考阅读理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文章体裁不同,阅读的方法及侧重点自然也不同。

中考阅读常见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等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既体现在认知性的思维能力,也体现在非认知因素。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预测、佳句赏析、文本内涵挖掘等活动,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其思维品质。

以2017年无锡中考为例,它选用了一篇Robert Frost的诗歌。诗歌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式体裁,它不仅语言精炼,韵律感强,意境深远优美,而且渗透了大量的文学气息和人文底蕴,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在牛津英语教材中也出现过诗歌赏析:七年级下册Poems about pets和八年级上册Seasons of the year。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诗歌阅读也提出了要求:七年级能够理解和欣赏一些经典的英语诗歌,八年级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诗歌阅读一般不会考得太难,注重学生对诗歌大意或者所描述事物的理解,所以用词也不会过于生僻。另外诗歌韵律感强的特点会要求学生注意押韵。

记叙文则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常在引出话题或讲完一件事后表达个人情感,因此,在记叙文的阅读中,除了关注类似时间顺序之类的细节题,还要关注作者的主观倾向。在记叙文阅读中,多问几个when,where,who,what,why,how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整个故事情节和作者的个人情感。记叙文中考的比较多也是难易程度第一等级的是细节题,这种题型基本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都能解答。难易等级第二的则是考查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如2017无锡中考第31题,How did Joe most probably feel when he first knew about Delias plan?()

A. Proud but a bit afraid.

B. Excited but a bit angry.

C. Curious but a bit sad.

D. Cheerful but a bit worried.

定位到文章中有這样一句话Joe said,“Id be much happier if you kept up your lessons.”细细品味、反复阅读主人公的话语则能体会到Joe是既开心又有点担忧。记叙文阅读的最高等级则为主旨大意题或推理题。如2017无锡中考阅读32. What did Delia want to say in the end?()

A. When you love your art,you cant tell lies.

B. When you love someone,you cant tell lies.

C. When you love your art,nothings too much.

D. When you love someone,nothings too much.

从整篇文章的解读,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夫妇之间的爱,以及对彼此无私的奉献,所以答案为D。近几年的阅读中考,越来越淡化细节等简单题型,更注重对文章深层含义以及人物内心的解读,这也意味着,学生核心素养越高,在解题中能起到的作用就越大。

说明文是对事物性状、特点等的阐述,没有记叙文那么有趣又有情节性,也没有诗歌的韵律美,可以说是几种文体中最难的,结构复杂,专业术语多,容易拉开分差。说明文解题时注意类似first,second,such as等词语,找准逻辑关系,同时需要考生对整体信息进行理解与整合。

三、 依托语法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语法知识对于文章理解、题目解答及能力的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的语法分析不仅能理解文本内容,也能很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层含义。我们都知道,语法结构具有层次性,共有词素、词、词组、分句和句子五个层次,这些在题目解答方面极为重要。教师若能引导学生理解语句内涵,分析用词,则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015年苏州中考阅读中有这样一题34. The underlined phrase“cut out”probably means()

A. suitable

B. famous

C. ready

D. bad

如果光从cut out这个词组看,我们知道,它有“切断;删去”的意思,跟选项中所给的意思都相差甚远,我们只能回归到原文。“But everyone wanted me to pull Santas sled,so when it was my turn I gave it a try.Im afraid I just wasnt cut out for the job.”“be suitable for”意为“适合”,“be famous for”意为“因为……而出名”,“be ready for”意为“准备……”,“be bad for”意为“对……有害”,代入原文就是“每个人都想我给圣诞老人拉雪橇,所以轮到我的时候,我试了一下,但我恐怕我并不适合这份工作。”所以选项为A。

作为学生,要能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并且学会运用词缀、合成词等猜测生词的词义,更要能借助衔接理解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总而言之,充足的语法知识会让你在阅读解题中游刃有余。

四、 积累背景知识,重视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在阅读中寻求文化品格的培养,既需要基于文本,也需要跳出文本。如2015年苏州中考就有一篇与圣诞节相关的文章,如果學生对圣诞节这个西方非常重要的节日有足够的了解,就能非常容易地理解文章并选出正确的选项。由此可见丰富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品格,对于学生的解题有极大的帮助。对于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除了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文化储备,在我们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也可以点滴渗透。如七年级上册Unit 5 Lets celebrate!里除了对中国传统节日Chinese New Year,Mid-autumn Festival的解说,也提到了很多西方的节日如Christmas,Halloween等。我们可以寻找相关的阅读理解,带学生一起领略西方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由于我们的课本更多的偏向于中国文化的宣导,而学生平时的阅读或者中考阅读很多来源于英语母语国家的原版文章,所以我们可以从各个途径来增强学生的文化品格如听力、歌曲、电影等,平时多花几分钟给学生普及相关文化,相信学生不仅会对英语课堂兴趣加倍,也会更好地增加他们的文化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篇阅读或一堂英语课养成的,却是可以在我们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的。将核心素养与英语阅读相结合,一方面学生能依托核心素养提高其语言能力、培养其思维品质、增强学习能力、提升文化品格,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拓展阅读量,强化语法作用,积累更多的背景知识,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毕胜,韩炳华.“聚集深度阅读,提升思维品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06).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汪雨薇,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核心素养英语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