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微群阅读

2016-09-30 08:30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整合核心素养

王瑶

[摘 要]“1+1”微群阅读即围绕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把一个文本和另一个文本组群教学。这是提高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全新尝试,其特点是切入点小、方向明确、便于操作。微群阅读可以通过平行阅读、一主一次阅读、一动一静阅读等途径,让学生在两个文本中恣意行走,不断引发他们的思辨,提高他们筛选、判断、提取信息的能力,使他们从容应对信息爆炸的新时代。

[关键词]微群阅读 核心素养 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19

当前,“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地位。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找到适合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的切入口,使它发挥奠基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呢?“1+1”整合课,立足语文学科本身,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从纵横两个方面把两个文本联结起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鉴赏等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思维含量。

一、什么是“1+1”微群阅读

(一)概念界定:微群阅读VS群文阅读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一篇篇课文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每篇课文平均使力。为了赶进度,学生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时间、空间严重不足。一学期下来,存于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呈碎片化、琐碎化倾向。

近两年兴起的群文阅读有效地破解了这一难题,它把几篇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群文阅读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不但是阅读量的提升,更在于量变之后的质变,学生的阅读速度及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但群文阅读要求学生在两节课中读5篇左右的文章,对于阅读刚起步、识字量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如果用“1+1”的形式,将一个文本与另一个文本组群,就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两篇文章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可以处在同个单元,也可以是不同单元;还可以是必学课文与选学课文的组合。整合点可以是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写作手法的习得等,这样就形成“微群阅读”。这样,就能一课一得,日积月累,使学生不断地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语文的核心素养。

微群阅读和群文阅读都是基于格式塔理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它们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微群阅读是基础,群文阅读是归宿,微群阅读为今后的群文阅读服务;微群阅读是子体,群文阅读是母体,微群阅读以细微占优,侧重于“听说读写思”其中的一项语文能力,群文阅读以多量取胜,扩展学生的阅读时空,丰富阅读形式。

(二)核心目标:微群阅读VS单篇阅读

单篇阅读教学的目标十分单纯,是严守本篇,只限于本篇文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逾越也不突破。微群阅读由于有了参照的对象,其核心能力目标凸显了文本、文体、年段、表达形式之间的碰撞与对接,可以归纳为:观同、寻异、归纳、推断。观同,就是发现两篇文章间在叙述、观点、呈现等方面的共同点;寻异,就是发现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归纳,包括资源的开发、收集、利用和整合,从而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理解观点、方法等;推断,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中最为关键的能力。它需要学生根据多种资源提供的信息,在叙述、事实、观点等方面能有理有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1+1”微群阅读的教学途径

(一)“1+1”平行阅读——指向理解感悟的同一主题模式

人教版教材以一个个主题来编排课文,每组课文开始前都有“单元导语”。导语语言优美,揭示主题。这样,使“1+1”的两篇文章可以在组内课文中产生。在一到两个主问题的统领下,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平行阅读,每个问题都“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两篇文章处于同等地位。

二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有如下导语:“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图画。”这段导语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组课文是描写秋天美景的。教学时,可以把第一课《秋天的图画》和第四课《古诗两首》组群教学,设计一个主问题:你从哪些地方找到了秋天?《秋天的图画》以拟人化的手法,《古诗两首》用精炼的语言来描绘秋天的美。可是,秋天都是使人高兴的吗?这个问题显然有一定难度。在反复朗读后,学生有了自己的答案。

生1:《秋天的图画》里的秋天是让人高兴的。这里写着“秋天来啦,秋天来啦……”不高兴的话,他不会写两个“秋天来啦”。

师:你不但说清了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还结合文章中的语句来说明理由,真棒!

生2:我也觉得《秋天的图画》是让人高兴的。你看,“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就是很高兴的。

师:是呀,黄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粱、五彩缤纷的画面,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生3:《赠刘景文》里的秋天也是让我们看着高兴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水果都丰收了,可以吃了,一定是高兴的。

生4:《山行》里的风景这么美,像一幅图画一样,也是令人高兴的。

师:那么你读出了秋天带来的烦恼吗?

(学生们陷入了沉思)

师:秋天里,都是美景吗?

学生们又开始研读起两篇文章来。终于,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从《赠刘景文》的第一句里发现了作者是很悲伤的。荷花都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让人感觉很凄凉。还有第二句,菊花也凋谢了。”

其他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描写秋天不但可以用具体生动的语言,也可以用简练的诗句;景色描写还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呢!

(二)“1+1”一主一次——指向写作能力的同一写法模式

叶圣陶先生曾在《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一文中指出:“语文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读写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立足文本,以读促写,无疑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材中有的文本体裁一致,表达手法也很接近,将这样的文本组群阅读,以一篇文章为主,另一篇为次,一篇作为分析的例子,一篇作为运用的对象,不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更能使他们找到一些写作的密码。

低年级教材的导语侧重于人文性主题,对工具性的目标,如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关注较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无痕渗透,有机融入。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通过一些词语和故事,使学生受到启发。其中,第十五课《小柳树和小枣树》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比来阐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这种对比的写作手法,是童话故事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选学课文中也有一篇运用对比手法揭示道理的文章——《骆驼和羊》。

教学时,以《小柳树和小枣树》为主,请学生先找出描写小柳树、小枣树的段落;再扶着学生学习1-4自然段,圈画出描写两种树不同外形特点的词句,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发现两种树的特点,并在朗读中感受小柳树的得意之情。学习5-8自然段时,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揣摩主人公语气的同时,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小枣树结出枣子也不自大,反而夸奖小柳树。它的谦虚、宽容和小柳树的骄傲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两种树的不同之一。

接着,将这样的写法运用到同样阐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骆驼和羊》中。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找出骆驼、羊争论的问题以及它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设计的情境;再画一画骆驼和羊在这两种情况下的优势和遇到的困难,填写到表格中。

其中,做法1、做法2分别对应骆驼和羊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设计的两次情境。它们对“高和矮,哪个更好?”这个问题进行了辩论,观点、支撑观点的事例、在特定情境中的优势劣势不同。在一次次的对比中,文章的主旨也呼之欲出了。

课后,还可以设置一个课外超市,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做:

1. 请找出日常生活中两种事物的不同。

2.仿照《骆驼和羊》的表格,对比两种事物的特点。

3.请你也编一个童话,童话里要有两种优缺点相反的事物。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训练。有的发展了观察能力;有的学会了列表说明;还有的放飞想象的翅膀,成了“故事大王”。

(三)“1+1”一动一静——指向语言发展的同一内容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媒体已进入千家万户,传统的文本正受到极具可看性的“视像语言”的冲击。“视像语言”包括基于音视频的“可试听”语言和基于图像的“可视化”语言。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揠苗助长》是个寓言故事,语言较为简练,给读者留下了不小的想象空间。但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想象说农夫表情、动作、语言时都有些困难。而同名动画片正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动画片里农夫夸张的表情、重复的动作,都为学生合理想象、完整描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拐棍”。

师:农夫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你能想象他当时的样子吗?

生1:他会皱着眉头。

生2:他急得直跺脚,一边挠着脑袋想办法。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画片里农夫的模样吧!

(播放动画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农夫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围着秧苗转着圈子,边走边自言自语:“怎样才能让禾苗快快长呢?”

经过观看动画片,农夫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学生心中,他们语言表达的质量也随之提高。课文学完后,再让学生给这部动画片配配音、演一演,使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在上课。他们投入地说着,指手画脚地做着,俨然就是那位一心想让禾苗长得快些,却忘记了自然规律的农夫。

“1+1”微群阅读微在内容,微在训练点,它或主次分明,或动静交错,或张弛有度。微群阅读,让学生在两个文本中恣意行走,不断引发他们的思辨,提高筛选、判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容应对信息爆炸的新时代。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整合核心素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